关于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
2009-08-31胡春
胡 春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尤其是民办教育。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分析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怎样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民办院校 学习教育 知识教育 结合
在国内,民办院校改革开放的产物,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教育之路无任何成功模式可以效仿。民办院校,其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学院在近阶段必须通过较严格的一日常规管理才能很好地完成学生的学业。这样就存在着严格的一日常规与学习个体发展力求更大的自由度的矛盾,素质教育随之提上日程。民办院校的教学在抓一日常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学习教育,从而缓解民办院校发展中的矛盾,这也是民办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在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学习指导类课程,如《专业导论》。但中国的教育模式更侧重于“教”。学生有一些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将学习教育贯穿于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始终,使学生热爱所学的课程。知道怎么学习,掌握好学习方法,做到既学会,更会学。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大学教师更应重视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怎样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呢?我在七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近三年的教学工作中领悟到了一些心得。
一、把握“三情”。明确“三点”
“三情”与“三点”是实施学习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中必须贯彻的思想。
(一)把握“三情”
“三情”是指家情、学情、近情。这是对一个学生的立体了解,教师必须心知肚明。家情,是指学生的家庭状况,借此可以了解学生的一些性格和心理,从学生的家庭背景把握学生这个个体。学情,是指通过学生的档案材料、与家长的沟通等渠道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学习的兴趣,再通过与学生的谈心、与舍长班干和各科任教师的交流及摸底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兴趣,从而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指导。近情,是指了解当前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本专业当前学科有哪些新精神与动向,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探讨和沟通,从而使学生有充分思想上与业务上的准备,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明确“三点”
“三点”是指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熟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必须确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要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向感,有侧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指导。做到“八要”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始终要在从事学生日常工作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教育,在思想指导中突出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要点,在把握好“三情”的基础上做到“八要”。即。要多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多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在;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要密切联系各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经常和班干沟通,了解班级的学习风气;要多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增进感情,了解学生的另一个侧面;要及时树立学生中的先进与典型,既鼓励先进又带动后进,同时有利于从政治、学习与能力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要多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互动,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明确框架。做到“十要”
在从事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该课程的基本框架,该课程对于将来他们工作有何益处,将“三点”落到实处,做到教学过程中的“十要”。
(一)明确框架
课程必须有一个基本框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清课程基本框架,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学习时应该把握的脉络。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进行学习。比如,我在课程教学中,首先给学生交代《秘书学概论》这一课程的基本框架,以及贯穿这一框架结构的主线——“四个转变”:其次说明“四个转变”为什么是课程内容的主线,进行实例分析;再次针对如何把握重点、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读书、笔记及考试等多方面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了这门课程将来在工作中不但能用,而且会用,并不是纸上谈兵。
(二)做到“十要”
学好一门课程,除要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外,还要做到“十要”:要逐章提出学习指导要点;要突出重点难点,明确思路,指导学法;要指导如何阅读教材;要提供学习参考书目;要对针对课程内容提出思考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要指导记录课堂笔记的科学方法;要有双向交流,生问师答;要有各个阶段的设问、提问,以调整教学、指导学习;要布置预习、复习;要讲评学习态度、课堂秩序及学习方法。
四、注重反馈,厦时调整
哲学上有这样一个理论,即“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我认为不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不能离开这一真理,要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更应注重这一点。
(一)注重反馈
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做到“三情”与“八要”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工作是有反复性的,尤其是学生,大部分在高中学习时就没有恒心,学习的目标具有反复性。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教师应将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赶场子、走场子,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沟通的过程。而反复的基础则是注重学生的表现与学习状况的反馈,注重任课老师的反馈,注重班级干部的反馈,注重家长的反馈,在此基础上深刻地进行思考,及时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再一次做好“三情”与“八要”。
(二)及时调整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上,评价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不在于教得怎样,而在于学得如何,在于学习质量的高低。有人说,民办院校是~流的教师,三流的学生”,这就导致一些抱怨,因为这个“一”字和“三”字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矛盾。就像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一样,应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各自找原因,从而很好地解决矛盾,做到二者的和谐。在实施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站在学生对面,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教师发送的信息,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获取信息,从学情出发,指导学生如何接受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双向或多向活动,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只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认为学生基础不好无法很好地授课,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而应该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检测教学信息作用于教学现象所产生的各种学习状态信息,同时不断地发送新的学习控制信号。考试后,及时分析考试成绩,检查教学效果,调查学生的反映,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各种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以此方便“再备课”。
五、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不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实施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先决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人还是在从事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为基础。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着它本身所固有的一些优势,但毕竟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一大重要弊端就是重教轻学。
那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比较科学的呢?教育学家们提出了教学并举的口号。就是要变过去的“重教轻学”为“重教重学”,变‘镦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变单纯教学生“学会”为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实施教学并举,强化学习教育。教师在向学生发送知识信息、思想教育信息时,还应发送涉及领域里面的指导信息、评价信息等,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自我钻研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
学生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是教师实施思想教育的载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作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实施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改变教师站在学生对面,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互动,一起探讨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马叔平.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与展望[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2]胡学增等.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M].太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美]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