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的理论特性

2009-08-31林秀艳

文教资料 2009年19期
关键词:叶嘉莹特性

林秀艳

摘要:“兴发感动”说是叶嘉莹在《迦陵论词从稿》、《迦陵论诗从稿》和其他著作中贯穿首尾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四个特性:纵观古今、融会中西、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叶嘉莹“兴发感动”特性

一、纵观古今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的提出,一方面是因为吸收了中国古代诗说之主要传统。在《迦陵随笔》之四《作为评词标准之境界说》中她如是说:“我还曾将王国维之境界说,与严羽之兴趣说及王士祯之神韵说作了一番比较,以为他们在重视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不过‘沧浪之所谓兴趣,似偏重在感受作用本身之感发的活动;阮亭之所谓神韵,似偏重在感兴所引起的言外之情趣;至于静安之所谓境界,则似偏重在所引发之感受在作品中具体之呈现。另一方面源于多年的批评实践的体验。正如叶嘉莹所说:“古语有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我对着这种兴发感动之作用的重视及提出。至少并非是耳食之言,而是我自已经过创作及批评的实践后,与古人之说相印证所得的结果。”叶嘉莹在总结分析张惠言和王国维的评说方式时,认为他们都能从个人所得的感发和联想去立论,都可以说是对诗歌这种感发的质素有深切的体会。但是也指出他们二人在批评的实践中各有缺憾:张惠肓的缺憾在于不能就诗歌中感发作用的基本质素去立论,只从字句的表面去猜测和比附,其病是舍本逐末,因而有时不免会失之穿凿和牵强;而王国维的缺憾在于只举出了个人感受之一得,过于简略,过于主观,其病在于使人对原诗很难有充分的理解,也未曾说明原诗与个人感受之所得之间的关系究竟何在。由此指出了中国旧传统之文学批评的共同弊端,那就是都未能以理论为基础作详尽客观的分析和说明。不容易使读者完全了解和信服,也未能为自己树立起一种思考和衡量的依据。有时会因一己之主观而陷入偏差和错误之中。

通过对前人系统而细微的研究、批判和继承,通过自己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叶嘉莹提出了自己的“兴发感动”说,而且她提出这种重视兴发感动的诗论也是为了对中国今日诗坛产生一点影响。希望能使中华民族的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凭借诗词中生生不息的感发力量代代相传。所以说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把古代、当代及未来沟通起来,使古典作品在现代人心灵中得到生命的延续。

二、融会中西

关于叶嘉莹如何把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巧妙结合的成就,缪钺在《迦陵论词丛稿》题记中作了全面而精湛的评介:“叶君研治中西文学批评,较其同异,各有短长。中国古人论诗,极多精义,然习为象喻之语,简约之语;西方文评,长于思辨,擘肌分理,剖析明畅。中国诗评,宜于意会;西方文论,工于言传。故叶君论诗,汲取中国古人之精言巧璧,而用西方文评思辨之法,准确详尽以辨析之,明白晓畅以表达之,如抽茧剥蕉,如水银泻地,使读者豁然易解。对于古人诗论中神妙难晓之说,如严羽所谓‘兴趣,王士祯所谓‘神韵,王国维所谓‘境界,均能加以科学之解释,义界明确,清除模糊影响之弊,如拨云雾而见青天。此叶君论诗融贯中西之特点也。”

在叶嘉莹题名为《迦陵随笔》的15篇系列论文中,她用西方的一些观点解读了中国古人一些晦涩不清的思路,这里简单介绍叶嘉莹提出的与“兴发感动”说密切相关的一些西方理论。

“诠释学”(Herrneneutics)原是指西方研究《圣经》的学者如何给经文作出正确解释的一种学问,被后来的哲学家与文学家用来泛指对一切抽象意义的追寻。“诠释学”认为原义并不可能在诠释中被如实地还原,都不免带有诠释者自己的色彩。叶嘉莹把它与中国旧传统诗论中的“诗无达诂”和常州派词论中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之说作了一些比较。

“现象学”最早出现于1929年的《大英百科全书》中胡塞尔写的一篇关于现象学的简介。后来美国学者詹姆士·艾迪(JamesEdie)在他为法国梅露·庞蒂(MerieauPonty)写的《什么是现象学》一书所作的介绍中阐明:现象学所研究的既不是单纯的主体,又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在主体向客体投射的意向性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所构成的世界。叶嘉莹把现象学注重意识主体与现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与中国诗论注重心物交感的关系也作了一些比较说明。

“符号学”(Semiology或Semitics)的理论奠基者当首推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manddeSaussure)。他以为符号是由两个互相依附的层面形成的,一个是符号具,另一个是符号义。他又把语言分成两个轴线,一个是语序轴,另一个是联想轴。后来俄国符号学家洛特曼(J·M·Lotman)把符号学用于诗篇分析,他认为一篇诗歌给读者的,既有理性的认知,又有感官的印象,前者多属于已经系统了的符号,后者则多属于未系统化的符号;前者可予读者知性之快乐,后者则予读者感性之乐趣。叶嘉莹依循这些理论概念,对张惠言与王国维说词之“衍义”的诠释之由来作了说明。

西方的“接受美学”承认读者可以发挥自己之创造性的理论,正在受到日益加强的承认和重视。法国著名接受学家伊塞尔曾提出文学作品有两个极点,一方面是作者,一方面是读者。我们对作品的文本及对读者的反应,应该加以同样的重视。而且读者对作品的反映永远不能被固定于一点,阅读的快乐就在于其不被固定的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个接受美学家尧斯认为一篇诗歌的内涵可以在读者多次反复的阅读中,呈现出多层含义,读者的理解并不一定要作为作品的本文意义的解释和回答。意大利的接受美学学者弗兰哥·墨尔加利将读者分为数类,其中有一类读者,他们带有一种背离作品原意的创造性,这一类读者是把作品只当作一个起点,而透过自己的想象可以对之作出一种新的创造性的诠释。总之。接受美学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王国的维境界说,也为叶嘉莹“兴发感动”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一方面保存古代传统固有的精华,一方面又使之得到理论化的补充和扩展”。所以能扬长避短,巧妙结合,堪称中西融合的典范。

三、感性与知性相结合

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重在诗歌能引起读者感性的启发和联想。但是并不是轻视知性成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她回顾自己在台湾教书经历时总结道:“只看重诗歌之感性欣赏的教学及写作方式。并没有完全尽到自己所应尽的传承的责任。因为如果对中国的古典文学。不能在客观的、知性的、理论的方面,具有深厚的根基,便不能养成正确的判断能力,而如果盲目地使用自己的主观,或盲目地接受西方的理论。则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和诠释,便极容易造成很大的扭曲和偏差。”所以,叶嘉莹对比分析了感知成分对诗歌中感发生命的传达所起的不同作用:“一般而言,其感性成分之较多者,大约便较易与将诗歌中感发之生命作出更好的传达,而且可以在读者

间引起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动效果,而其缺点在于缺少知性的考证辨析的依据;至于知性成分较多者,则在考证辨析方面虽可以作出更细密的推论,但却有时又不免反而斫丧了诗歌中感发生命之生生不已的生机。”

“七窍凿而混沌不死,使古今中外的知性材料都能在七窍之凿中效其妙用,而却仍能护持诗歌中感发之生命。使之在读者之感受中不仅不受到斫丧,而且能得到更活泼更完美之传达和滋长”,这是叶嘉莹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她在诗歌评赏中坚持以感性为主,结合了三种不同的知性的倾向:一是传记的,对于作者的认知。二是史观的,对于文学史的认知。叶嘉莹认为感性的欣赏仍需有知性的史观作基础。三是现代的,对于西方现代理论的认知。

尽管叶嘉莹的说诗方式结合了各种不同的知性的倾向,但对于各种知性的资料,她一向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只求为其所用,不愿意为古今中外任何一种理论学说所拘缚。这种感性和知性的结合,最终还是为了诗歌中感发生命之质量得到更好的获得和传达。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古代诗学源远流长,蕴藉丰厚,这是世人皆知的,但时代相隔,不仅观念上,而且理解起来都有些滞碍,使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渐渐只被搞理论研究的人所关注,离教学实践越来越远了。就拿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说,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是讲授和学习古典文学的人所共同承认的。但是就大多数读者而言,还是太精要了,它给予人的多是简括的概念,很少有条分缕析的说明。但是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给人春风拂面、茅塞顿开之感。

叶嘉莹在纵观古今、融会中西的基础上提出的“兴发感动”说,是一个现代的通俗易懂却蕴含深刻的诗学概念,其理论体系涵盖了诗歌创作、作品、欣赏等全过程。它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在我看来,对中学古诗词教学实践具有不可多得的切实可行的价值:研究作者创作前的兴发感动,分析作品中传达出的兴发感动,重视传承中的读者产生的兴发感动,与教学过程几个环节休戚相关。尤其在衡量鉴赏诗词上,叶嘉莹将“兴发感动”之确立为批评标准,并将之具体落实到“能感之”、“能写之”因素上;在说诗方式上,以感性为主,但坚持三方面的知性倾向,等等,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明确了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悟、值得借鉴。甚至值得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可以说,这是离教学实践最近的诗论。歌德说过:“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一些诗学理论空洞而抽象,当然给人苍白的感觉,让实践者敬而远之,而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却生机盎然,给灰色的古诗词教学平添了一道亮色。

叶嘉莹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河流,感发之生命的长流,这也就正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一份珍贵的宝藏。现在的语文教师,在叶嘉莹理论的感召下,没有理由不带领学生体认这条生命的河流,加入这条河流,一同沐浴和感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带给我们的最大乐趣;没有理由不让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

注释:

①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84.

②同①,1997:3.

③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5:8.

4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2版:251.

⑤同④,2000,第2版:43.

⑥⑦同④,2000,第2版:53.

⑧同④,2000,第2版:108.

参考文献:

[1][2]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5.

[45 6 7 8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2版.

猜你喜欢

叶嘉莹特性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远天凝伫 弱德之美”
——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研讨会召开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