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外交关系变化在对外文书文种上的体现

2009-08-31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照会文种清政府

陈 静

摘要:鸦片战争前,清代对外公文有书信、盟誓、上谕、敕谕、咨、条约等,以下行文为主。从其行文方向和公文用语可以看出。清朝前中期与某些国家存在着“宗主”与“藩属”的关系,其实行的是一种“中外统一”的中华世界秩序体制,在对外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鸦片战争使清朝社会发生巨大动荡,公文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公文文种发生演变,对外公文有了正式的文种,开始使用电报,公文用语也趋于平等,其对外关系变成了“国”与“国”的对外关系。

关键词:

清代自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大金到1912年末代皇帝宣统退位,历时296年。在这漫长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由盛及衰,经历了由繁荣富强的天朝帝国向满目疮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转变。在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上。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转变在清代的对外公文文种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一、鸦片战争以前

这一时期,从对外公文的行文方向和文种来看,清朝一般使用平行文和下行文,以下行文为主。

清朝建国之初,人关之前,其对外公文文种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书信和盟约。

《公牍学史》载“有清一代外交,当自满蒙通好始”。满洲和蒙古最先的通问之辞就是书信。天命四年(1619年)十月,察哈尔林丹汗及喀尔喀五部众贝勒遣使带着书信到金,信中说:“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态度傲慢。清太祖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指出,明洪武攻打蒙古大都时,蒙古四十万众败亡殆尽,只逃窜出六万人,其中还有三万人不属于蒙古统辖范围,来信太过骄恃。同时,他还挑明了蒙古受侮于明朝的事实,强调了满洲对蒙古察哈尔部落的恩德。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促使满蒙并力,“与明修怨”。这是两国最先通问之辞。天命四年(1619年)十一月,清太祖派额克星格与喀尔喀来始到期会地点,“刑白马乌牛,设酒一器,肉一器,血骨及土各一器,告于天地”嘲,立下《满洲蒙古盟誓辞》。誓词中满洲与蒙古五个部落结下同盟,共同对抗明朝,如有反悔,“皇天后土,其降之罚”。

清初对外文种的单一反映了其对外关系的单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积极发展军事联盟,合并力量,打败明朝,入主中原。

入关之后,清朝的对外公文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主要包括谕、敕谕、咨、条约等。

谕,告之使晓谕也,原为以上告下的通称。《左传》中即有周天子谕告诸侯的记载。清制,由皇帝主动颁发的命令性文书称为“谕”、“谕旨”、“上谕”,由臣下奏请而批复的文书称为旨。用于晓谕中外及京官自侍郎以上、外官自知府总兵以上的黜陟调补,统称“谕旨”或“上谕”,是一种下行文。顺治六年,世祖为朝鲜朝贡的事情,遣大学士刚林传谕朝鲜国使臣曰:“朝鲜一年一朝,原定阁臣一员、尚书一员、书状官一员。共三员代觐……”。

敕谕,是清朝皇帝向地方重要文武官员授予职权,交代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范围,规定行政纪律,指导方法的文书。也是一种下行文。清朝经常使用敕谕这一文种来敕封或谕告外藩。清朝藩属国如朝鲜、琉球、越南、苏禄、南掌等国遇有国王嗣位时,清政府例须遣使敕封。外藩遣使入贡时,清政府则颁敕谕嘉奖及颁赏礼物。顺治即位时,对朝鲜“颁诏其国,并赍敕往谕”,朝鲜国王死后,顺治帝“遣礼臣启心郎渥赫等往谕祭,赐谥庄穆。又遣户部启心郎布丹、侍卫撤尔岱充正副使,赍诰敕往封世子溟为朝鲜国王,妻张氏为王妃”。康熙二十年夏四月,敕封琉球世子尚贞为琉球国王。这里的“敕谕”、“敕封”就是顺治帝用以处理朝鲜国王嗣位事件以及册封朝鲜王妃的文书文种。

上述谕和敕谕,从行文方向来看都是下行文,充分表现出宗主国与藩属国的上对下的等级关系。

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贡斯当为副使的使团访华进贡。这是乾隆皇帝在遣回来使时,写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一封敕谕。敕谕以“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这样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头。接着,乾隆说道“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口显然。乾隆帝并未意识到,英国人奉表进贡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扩张的需要。他只是肤浅地认为英国人是来拜寿、朝贡的。

就英国政府提出的互派驻外使节、建立经常性外交关系的要求,乾隆皇帝以“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且“言语不通,服饰殊制,无地可以安置”为由加以拒绝。英国政府要求增开通商口岸,扩大贸易,乾隆皇帝道:“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下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言下之意就是我天朝要什么有什么,实在没有与你们国家交易的必要。

从乾隆皇帝这份敕谕可以看出,一方面清政府沉湎天朝帝国的迷梦中,以为自己仍然是世界的主宰;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清政府在提防西方国家。但是这种提防,不是建立在发展自我、强大自我的思想基础上的,而是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鸵鸟路线,这就注定清王朝将一步步走向衰败。

清朝并不是对所有的国家都用下行文,还用过咨、条约等平行文种。

咨也写作“谘”,亦称作咨文,是地位相当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时使用的平行公文文种。“康熙年问定例,中国行俄罗斯之公文,用理藩院的印信,咨行俄罗斯萨那特衙门(“萨那特”意思为理事);俄罗斯行中国之公文,用萨纳特衙门及托博勒城守尉印信,咨行中国理藩院衙门。”这里。理藩院与萨纳特衙门两个机构在职位、品级上都是对等的。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与对待藩属国不同,清政府对俄罗斯采取了平等的态度。这是因为蒙古察哈尔部落在清王朝建立之后很快归降,而喀尔喀则仍死守漠北数十年。俄罗斯虽然兵力东渐,常常侵犯外兴安岭,但它毕竟地域广阔,不可贸然长驱直入。出于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和军事实力的考量,清王朝不得不对俄罗斯“先示怀柔”。

两国交往凡事都必须通过理藩院辗转,有所不便,虽然如此,清王朝这么做也是有深意的。陈康琪《郎潜纪闻》云:“国初与俄罗斯行文于其么玉斯衙门,如有司咨牒状,盖恐后日梗化,必致有伤国体也。”

条约,广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发面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包括条约、公约、协定、议定书、宣言、宪章等。

清康熙二十八年九月,与俄国公使费要多罗在尼布楚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两国界限。这是清代外交史上最荣耀的条约,它是清朝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大获全胜后与俄国人签订的平等条约,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充分显示了鼎盛时期的大清在处理外来侵犯时的强悍。

从上述文种的使用对象来看,清政府在对待亚洲欧洲国家的态度上是存在区别的。对待亚洲各国,完全就是一种上对下的家长态度。虽然亚洲各国不在版图之内,但清政府

对其内政、外交都有一定的干顶杈。而对于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清政府则将其摆在外藩的平等地位,较少干涉他国事务。

就文种的使用频率而言,谕和敕谕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咨和条约则用得极少。一般情况下,清政府都是以天下共主的姿态,或是以泱泱大国的倨傲,用命令的口吻对周边国家发文。鸦片战争以前,清朝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是国际关系的主导者。

二、鸦片战争以后

近代的外交关系,不能照搬以往朝代的经验。宋代,辽金兵力虽然强大,但辽金立国以君长为本,在国书中称兄弟叔侄,岁币也只是送给皇帝。只要宋代能发愤图强,任人得当,还是可以相安无事的。近代则不同,西方列强注重的是通商、攘利、夺我主权,而清政府一开始还是为了体面、虚名,最终才认识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炸开了中国禁闭的大门,清皇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碎,丧权辱国的噩梦开始了。清朝被迫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渡。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作为维系国家统治,传达政令军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对外公文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是一些传统文种的功用发生了变化,如条约、照会等。条约,之前是由政府以条项形式,向其所辖民众公布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约法三章”。实际是一种地方法规。之后则用于清政府与其他某国就某一问题达成的约定,不再具有下行性质。以《南京条约》为例,与上文《敕谕》相较。在《敕谕》中乾隆帝自称“天朝”,对英国要在中国拓展贸易的请求一概拒绝,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大国家长的口吻训敕英王。而在《条约》里,清皇被称为“清朝大皇帝”,而凡提到英王的地方则对等地称“大英君主””;对英国的贸易要求不仅无力拒绝,甚至大开门户,开放沿海口岸,给予其商贾极大的优惠。可见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再也没了那种中华帝国趾高气扬,不再将西方国家视为未开化的蛮夷小国,而是处处显示出小心谨慎,甚至卑谦。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方一直试图突破旧制。英国政府派遣的驻华商务监督不愿沿用过去的“具禀”成例,但另一方面,不用“禀”的式样,中方又不接受。两国间的官方文移关系无法构建。1836年12月24日,义律接任首席商务监督,他企图用较灵活的策略打破中英文书的交往的僵局。在这个问题上,他主张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试图作出突破。1840年6月,中英战争全面爆发,中英文书关系随之发生全面逆转。战争爆发后。英方曾在厦门向中国政府投书未成,在浙江投书又未成,其原因在于清朝的文书体制不允许口岸官员接受“夷书”,致使地方官员将原书掷还。结果战争爆发了相当时日,清政府还不知道战争为什么发生。

之后,清政府对公文制度作出了变通处理。1840年8月11日,英方在白河口投书,直隶当局痛快表示可以接受。英方的信函中引人注目地不再使用“禀帖”格式,而是“咨会”字眼。15日,直隶总督琦善复函,放弃“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

照会在宋元两代用作一般用语,有“会同照阅”之意。明朝时,照会由一般用语变成公文名称。据《明会典》,照会是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公文。用于无隶属关系的官署之间,适用于两种类型:第一,由地位较尊的衙署对地位较低的衙署,具有明显的准下行属性,清代设置为“朱笔照会”。反之,后者对前者使用咨呈。第二,在同级衙署之间相互使用,是纯粹的平行文,清代设置为“墨笔照会”。鸦片战争以后,清朝与外国行文使用的是“墨笔照会”。如《清史稿·文宗本纪》载,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壬辰,命胜保为钦差大臣,总统援军。敕恭亲王照会英人。勿修城北炮台,速行议约。”

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制定江甯条约,其第十一款云:“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咸丰八年,中法条约第四条也有类似条款。此后,“照会”成为中外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改用照会之后,凡事都需要商量辩论,再没有峻厉之辞。当局者小心谨慎,唯恐横生枝节,“外人揣知其意,转多要挟,交涉棘手,此亦一端”。汉文写作的照会虽然工整优长,但一翻译成洋文,语气全失。为了避免歧误,翻译署改变了做法,先用汉文起草,翻译成洋文再修改,等洋文定稿之后再译为汉文。这是比较妥当的。

二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文种——电报。

“本大臣现将寄发驻京公使客希尼电信原稿开录”、“以上电文,除已电告客使外,应请转达中国为要”,这是俄外部大臣格尔斯1894年4月12日写给驻俄公使许景澄照会中的内容,其中“电信”、“电告”就是电报。

电报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清朝统治者对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大多采取排斥的态度,但是随着中国电信主权的陆续丧失,以及面对电报所显现出来的迅速快捷的优越性和军事外交上的重要性,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要求架设中国人自己的电报线路,最终请政府下令由李鸿章试设电报。从1879年开始至1884年,全国主要电报线路的铺设已相继完成,北京终于和世界接上了轨,自此之后,有紧急事务时,无不利用电报以传信息。尽管不情愿,清政府还是放下了架子,从古老的闭塞中走了出来。

从整体上看,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对外公文,在文种上多使用谕、敕谕等下行文,在内容和用语多是命令和奖惩,体现出高高在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对外公文文种使用最多的就是条约和照会。在内容上都是割地赔款的条款,反映出清朝衰败后丧权辱国、任人欺凌的可悲处境。

从清朝对外公文的变化,我们看到了清朝对外关系和政策的转变,这是一个盛及衰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一方面是其盲目自大、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一方面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与新型的资产阶级制度相抗衡。但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清朝的对外关系由“宗主一藩属国”的朝贡体制变成了国与国的关系,使中国与世界接轨,从而促使外交公文规范化,促进了公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同莘,公牍学史,档案出版社,1989:276

[2]许同莘,公牍学史,档案出版社,1989:277

[3]印鸾章,清鉴纲目,岳麓书院,1987:101

[4]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86:85

[5]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八册),中华书局,1966:211

[6]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中华书局,1980:66

[7]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中华书局,1980:154

猜你喜欢

照会文种清政府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如何处理“争端”*
普京签署法令废止《开放天空条约》
试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形式研究的意义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一日轻装范蠡舟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从错用文种谈规范公文写作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