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2009-08-31洪季平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语文是基础的人文学科,人文精神是语文的灵魂,五年制高职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我国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只是着眼于实用技术的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为迎合市场需要,从学校的导向到学生都偏重于实用性、实践性强的学科,作为以人文精神为内核,注重从精神上关注人的人文学科往往受到忽视,语文教育就首当其冲。当语文离开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门供选择的课程时,它的处境就变得被动与尴尬。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往往“唯专业”设置课程,不断“精减”语文的课时,而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也只把语文学习当作升学的工具,目的达到了,语文学习对于他们来讲也就没有意义了,要么就是按学校硬性规定上,要么就是为了学分而上。在这些前提下,学生表现冷淡,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更不要说主动性。因此课堂上他们总是用戏谑、不恭的眼光看待、消解语文的文化内涵。
勿庸置疑,社会需要人才,但我们决不能把人才简单理解为具有某种应用技术或职业技能的人,难道高职院校仅仅只需要培养“急功近利”的所谓应用型“人才”吗?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不但不应该砍掉语文这一具有很强的人文教育潜质的课程,相反,更应加大这门课程的教学份量,在突出语文教学“应用性”的同时,构建注重人文教育的高职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未来的竞争要求人具有全面素质,我们的教育追求的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摒弃功利的短期追求,重新高举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旗。而语文教学是推广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前沿阵地。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它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高职语文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与人交流的工具,它既要作为工具教会学生表达思想,又要在审美中培养其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精神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词汇,古今中外凡是以弘扬人的价值、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探寻生命意义为特征的思想观念和文学作品都可以冠之以这一美称。它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包括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和求索,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与追求,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与呼唤,对人的关注尊重,以及对生存意义和价值取向等问题的反思。它是一种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人本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及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其心理上易受外界的影响。急功近利,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往往导致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他们每每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或者过于懂得现实,在现实操作中可以不讲理想,不讲信念,不循规范,有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却因缺少一种信念,一种追求,缺乏一种精神依恃,所以很容易受现实利益牵制,现实利益需要怎样操作,就会无所顾忌地怎样操作,严格来讲,就是对自己没有要求。他们可能会成为成功的“职业人”,但却可能不知如何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极为可怜又极为可怕的。上述现象充分暴露出在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力度不够,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高职教育本身的后续发展也会造成危害。实现人文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回归,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二.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并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但毫无疑问,人文学科(诸如文、史、哲、艺、体等)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语文课作为母语学习的课堂,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这一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语文课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
语文课程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传递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的信息,给学生一点精神亮色,有了这点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才不至于走向绝对的虚无。
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并且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核心的位置,而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神骸所在、魅力所在,也是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是其它学科不能取代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坚定地在教育中灌输人文精神,放弃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无异于否定了语文存在的意义。
三.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
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乃至民族的全部历史。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把人文精神融合到教学内容中
1.通过赏析作品,突出人文精神。
《大学》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教育的精髓,在于能够净化个人的心灵,陶冶个人的情操,培养个人的善良美德;在于教化群众,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教育永远是不能忽视人的情操的陶冶与德行的培养,语文教育尤其如此。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文学作品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国人的情怀节操、品格胸怀,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赏析作品时应当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去吸取文字背后的深厚的人文性之精华。
比如,笔者在讲授《国殇》时,先请全体同学起立,听《国歌》。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而通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时代特征感受屈原的满腔爱国热忱,从而深刻地理解《国殇》中饱含的痛苦和炽烈的情感。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古代圣贤道德自我完善的先例。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则显现出先哲们崇高的节操。这些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尚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可使学生对社会人生价值进行积极思考。
2.整体把握作品中的美
适度淡化“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机械教学,让学生在适度的“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轻松的读书氛围中,品味文质兼美的精神食粮,形成和保持学习的兴趣。
比如《鸿门宴》中的一段:“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我在简单地讲解之后说:“大家看,太史公的语言真让人赏心悦目,范增的短短一句话简直就是一份完整的军事行动计划,它包括实施行动的原因、行动的步骤、行动目标、行动要达成的结果、行动失败的后果。不但如此,我们在读这段文字时甚至能感受到范增气急败坏、咬牙切齿的表情。”同学们在会心的微笑中充分体会到中国语言特有的魅力。
而苏轼《前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则是一幅空濛迷人的“月夜江色图”,其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已成传世名句。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奇特想象,更令人心动神往。字、词上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脑海中叠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感受到作者心旷神怡的快感。
(二)借助现代化技术从多角度,多感官刺激学生的感受力。
现在的学生面对这信息万变的世界,看惯了浮光掠影,对传统和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变得麻木、没有感觉。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如powerpoint(课件制作)、图片、音像、网络资源等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辅助理解文本。如可让学生把文学原著与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引发学生兴趣,进而了解声像读物表现外显性形象之生动,感受文本读物描写内隐性形象之所长和文字本身的魅力;如课件制作时可为文本选取意境相若的背景音乐素材,像讲《春江花月夜》时可配上古筝版的《春江花月夜》,营造一种欣赏的环境;如诗词的讲授可配上与诗境词境相符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所传达出的优美意境;如可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以课堂学习为切人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络链接,引导学生课外吸收各方的信息和见解;亦可建设教师的个人网页、博客和论坛,外延课程教学、交流的空间。
(三)注重文史哲常识的介绍
在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相关的文学、历史、哲学知识。这里并非以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学习,而是将兴趣融人到学生对文学、历史、哲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厚重而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深邃而丰富,结合具体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文的兴趣,使他们逐渐把握自己国家的历史,对古往今来的发展传承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逐渐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理性地分析问题,为将来面对现实的社会打好基础。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1.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史》、《中国风俗史》、《美学》、《伦理心理学》、《古诗词鉴赏》、《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艺术欣赏》、《写作技巧例谈》、《散文阅读与鉴赏》、《普通话训练》等等。以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美育思想影响着新一代的高职学生,使他们不但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而且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培养其美好的道德情操、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
2.利用好校内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场馆设施,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讲座,学术研讨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办各种文学讲座、演讲会、辩论会等等。
3.走出校门,发挥校外社区文化建设功能,从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热点话题、重大事件等方面挖掘课程资源,使语文教育更丰富更生动,创造性地把语文学习纳入广阔的生活空间。
高职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它的“交际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文化”是底蕴、是基础,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穆静: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吴乐央:高职语文教育应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3.苏虹:论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与职业,2006.1。
洪季平,男,江苏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