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
2009-08-28曹美娜
曹美娜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与信息技术整合,将给音乐学科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生成,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例如,在初学五线谱时,为了让学生清楚的掌握每个音符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我设计了一个网络游戏“小音符找家”,游戏情节是: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在小木屋里玩耍,他们的帽子上分别标注了七个唱名,他们面前有七张写有唱名的小桌,学生需要把七个小矮人送到他们自己的床上休息。我把学生分为8组,在音乐开始的时候,学生随着音乐做律动,他们认真地听辩,敏捷地反应着音乐的变化。通过这种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歌曲《嘀哩嘀哩》时已经是炎热的夏天,而《嘀哩嘀哩》又是一首描绘春天的歌曲。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表现歌曲呢?我设计了“回忆春天”这样一节音乐创造活动课。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任务:你们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将其用语言描绘出来吗?接着,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任务,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索。他们有的搜寻关于歌颂春天的歌曲;有的搜寻赞美春天的诗歌和散文;还有的搜寻网络上描绘春天的Flash动画……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获取了大量信息,同时,学生们还自己充当小小作词家,创作了许多歌唱春天的优秀作品。
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们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进行合作。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这对于克服学生操作中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国粹—京剧时,由于学生听的少、见的少,所以他们对京剧相关知识了解并不多,于是我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京剧知识知多少”的擂台赛,同学们纷纷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教师同时也在网站上开设了一个BBS,供学生协作讨论和与外界交流。就这样,一节原本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提供了让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在建设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电子网络教室以及相应的制度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时;当教师应付不了学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时的又是个别的学习需求时;当学生对课程以外的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与关注时;当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时,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例如,学生可以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以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据需要,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由于主体的学习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这种学习模式重视认知过程的主体—学生,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而对学习能力较弱一些的学生来讲,这种方式既能免除公众之下怕出错的心理障碍,又能在自己选择的练习中建立自信心,哪怕是小小的成绩,也能使他们达成满意的自我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