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培养情感 享受音乐
2009-08-28胡静
胡 静
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影响。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发挥好情感教育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音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兴趣导入,享受音乐
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如果在学习新课之初,教师以兴趣为导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感受美感。
1创设情景导入
如欣赏晋时桓伊所作的《梅花三弄》,我以文人墨客的三品为教学线索,通过品花、品诗、品乐贯彻《梅花三弄》始终。首先我让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画,然后引导他们吟诵赞美梅花的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接着逐段欣赏《梅花三弄》。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作品意境中,教学新课也就比较顺利。
2音像图画导入
提倡视听整合是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表现语是静态的,要使它流动起来可以借助媒体,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音乐形象。我在课堂中,将诗歌、图画、多媒体等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通过多种方式去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如在欣赏《天鹅湖》的教学中,我采用视听结合这一手段,通过媒体讲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3范唱范奏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先弹奏这部作品,或者先随伴奏音乐深情唱《化蝶》,让那熟悉、优美而缠绵的声乐一下子吸引住学生。再顺势指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一节课的导入就这样巧妙完成。
4谜语故事导入
中学生同样喜欢谜语及故事。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首先以“森林里的小动物”几个谜语导人,学生对此很有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结合故事开展一系列“改编动物故事”“模仿动物声音”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表达能力,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
二、学科融合。享受音乐
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教学时,如果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剖解课”是不行的,应在音乐的内容和含意上进行更宽泛一些的探索,使音乐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1将音乐与文学融合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人余光中的《乡愁》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那首著名诗篇。
2将音乐与历史融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到“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一课时,我请同学们欣赏《黄河大合唱》,并给他们讲述了这首歌的产生背景:1938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附近东渡黄河,转入梁山抗日根椐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避礁石冲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的《黄河》诞生了。通过这段历史,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什么是音乐的时代风格。
3将音乐与地理融合
欣赏“中国民歌”时,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讲解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到处都是杨柳垂岸、小桥流水,连人都长得小巧玲珑,使得音乐风格也委婉秀丽:北方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是一望无垠的土地,气候寒冷,人长得高大彪悍,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学生听了之后,回想起自己旅游时的见闻,都认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将音乐与美术融合
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河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又如,在欣赏内蒙古长调《牧歌》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美丽的大草原风光摄影图片,学生又感受到了美丽的草原景色。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学习兴趣中享受音乐,在学习欣赏中享受音乐。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