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讲评后教师还应该做什么

2009-08-27李世淼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习作交流

李世淼

习作教学过程包括习作指导和习作讲评两大环节。现行的做法是,讲评课结束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习作讲评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大有所为:

一、教师要反思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

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反省提高的过程。反思,是为了让下一次习作教学做得更好。学生习作的整体效果是检验习作指导的“晴雨表”,一次习作教学活动结束了,总会暴露一些问题。教师要对照习作教学目标,比照学生习作状况,深入思考。教师要思考习作指导还可以怎么优化,习作讲评还应该如何增强针对性;教学中哪些方面是成功的,还有什么教训值得吸取;尤其是习作中反映出的典型问题,还要想办法补救和解决。教师不仅仅要反思自己的“教”,还要反思学生的“学”,比如学生的习作过程、学生自评互评的情况等。分析学生的习作情况,就可以查找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今后的习作教学就会少走弯道,提高效率。

二、教师要督促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习作讲评课是习作的再指导,而且效果可能比习作指导课的效果还要好。通过教师讲评后,学生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在讲评后再次修改习作、再次作文,就能将习作讲评落到实处,也才会有效果。再次修改、再次作文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对所得所获的消化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对习作反映出的问题的校正。只有再次修改、再次作文,才能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有很多教师在讲评课结束时都布置了再次修改习作的任务,但课后没有督促检查,让再次修改、再次作文成了空

头支票,没得到落实,巩固讲评课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三、教师要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

这是在习作修改定型后必须要进行的重点环节。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要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我有个观点,与其让学生欣赏书店购买的作文选、作文集,不如鼓励学生欣赏本班同学的优秀习作。那些优秀作文选集都是“加工”过的,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而同班同学的优秀习作更有榜样效应,对学生的激励、借鉴、启发作用会更大。

交流、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创办“优秀习作园地”,把习作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编辑“班级作文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当“小编辑”,小组合作也行;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如回家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评价习作等等,使学生获得来自家庭的动力,让家长也分享学生习作的快乐;还可以推荐优秀习作投稿,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建博客,让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习作。交流和展示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任务。与此同时,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也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

四、教师要有资源意识

一次习作活动后,收集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保存下来,那将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优秀习作当然要保留,写得不怎么样的习作也要保存,尤其是带典型问题的习作。这些学生习作,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有帮助,也可为下届学生做“下水文”,那可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啊。近5年来,我都坚持这样做,收集的学生习作装订了十多本。这些“宝贝”不仅方便了我的教学,我从中还“掏”出了一篇论文呢!■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交流平台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