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习作的“兴奋灶”

2009-08-27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记叙文课本童话

聂 闻

在今年第5期《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在卷首位置我写了《把作文“烧”成了木炭》一文。杂志出来之后不久,就收到不少反馈,有来信说它指出了我们当前作文高耗低效的原因所在,更多的来信则是询问:你在文中所说的作文训练序列体系是什么?能不能给一点示范性的提示?如果要建立作文兴趣训练序列体系,那又该如何来进行呢?的确,在那一期的卷首语里,我只是提出了要让作文兴趣之火达到充分、持续燃烧的观点,并没有指出如何才能让作文兴趣之火充分、持续的燃烧,没有指出如何来构建习作的“兴奋灶”。

在小学阶段,记叙文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能真正写好记叙文,小学阶段的习作就可算是过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可以把记叙文的诸多要素设置成作文训练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作文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而又有情节的小故事,作为序列训练的“种子”。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学生听后,让其根据教师的讲解和他自己听来的故事信息,把这个故事用笔复述到作文本上。这第一步,既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与要求,同时也为学生找到了有可炊之米的习作素材。接下来,就可以将记叙文涉及的要素进行分解训练了。如可以按照如下的序列展开进行习作:环境描写,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怎样的,时间上是白天还是黑夜?周围有哪些景与物,它们各是怎样的(鼓励学生描写细腻生动,要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语言描写,故事中的人物们在各自的角色中彼此会说哪些话来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动作描写,在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主人公们又会有哪些一举一动的表现呢?要求学生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和联想,把人物的一举一动描摹出来、用笔反映出来。心理描写,无论是环境、语言、动作等方面,又都伴有人物的心理活动。当这些主题习作训练结束了,作为延伸,还可以再对原故事进行一次续写,续写的时候,教师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训练过的要素来展开,并且不妨要求学生刻意体现一下,这时候,对习作的字数也不必作任何要求,学生能写多长,想写多长,就写多长,如果学生有兴趣和意愿由此写成长篇,又何尝不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掌控训练序列的发展方向外,更主要的是充当一个“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的角色,从而让学生的写作热情得以不断地燃烧,让学生对于写作始终保持一种兴奋,一种敏感。点星之火容易熄灭,那是因为它们的孤立与零散;如果星点之火聚在一起,共同发热,就可燃起熊熊大火。而我们的习作序列训练,就是一个能将作文的兴趣、激情得以持续、充分燃烧的“兴奋灶”。学生燃烧起来的写作热情从不衰减,学生的写作水平何愁得不到提升?

如果您对童话这一体裁感兴趣,就可以用童话这一创作形式来构建您的习作训练序列。如果想让童话创作这一训练序列与课本习作练习结合起来,就可以这样来安排您的作文训练:先设置一个有趣、好玩的童话意境,作为序列训练的“种子”,之后,教材涉及到写哪方面的内容,就把这个方面的内容巧妙地设置在这个童话的世界中,让学生们想象童话世界里这一情境里的故事,学生可能会比单纯的根据课本上的习作训练会更感兴趣。如果采用此法来展开训练,又要和学校的习作教学进度来接轨,我的提议是:让学生以练笔的形式在日记本或其他练习簿上先写同样习作内容的童话,其次再按课本习作训练要求再进行课本上的习作内容。这看似进行了两次习作内容,但其作用是不同的。通过童话序列的训练,一是使我们原来各自独立的单元作文有了内在的关联;二是采用童话这种变式作文,会令学生更感兴趣,且又会给课本作文训练奠定基础;三是最后以课本习作训练来收尾,既不影响学校的教学任务的落实,又利于对同一主题性质习作的二度深层开发,从而夯实学生的习作基础。

以上提到的两种作文训练序列,只是在作文“兴奋灶”构建上我的一些想法。其实,只要留意一下我们的杂志,也不难发现构建作文“兴奋灶”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今年第四期的《一切源于改变》谈的就是校园小说作文训练序列;还有第六期《来自森林的连续报道》,讲的是有关环保作文的序列训练。这些都是作文序列训练成功的典范之举。

当然,我这里所提到的作文训练系列,并不一定是最科学、最有效的训练系列,在这里,只是为那些既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又为我所说的“作文训练序列体系”感到迷茫的人提供一点思路上的示范,旨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记叙文课本童话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童话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午夜童话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