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原则
2009-08-27周秀芬
周秀芬
质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个好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适当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否则就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朝鲜为什么会爆发内战?美国为什么要干涉朝鲜事务?中国为什么出兵援助朝鲜?中国军队为什么不把美国军队彻底赶出朝鲜半岛?这几个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延伸了教材内容。
二、问题的设计难易程度要适当
老师设计问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水平,不能太深,否则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有的教师在《经济大危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中,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这样设计: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我国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就有些难了。所以说,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老师设计问题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让学生尽快产生解决问题的快感、兴奋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吸引他们再去解决更难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启迪他们的智慧。如在《鸦片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中,可设计这样几个有层次性的问题: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②为什么近代中国落后,西方国家发达?③中国当时为什么不能学习英国,改革开放,走向强大呢?如此一步步诱导学生
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四、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老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如在学完《元朝的统一》(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后,可设计以下问题:你如何看待我国历史上边疆开拓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再如在《“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教学中,有关《楚汉战争》部分学完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项羽,兵败后你会像他一样做吗?你会怎
样做?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问题的设计要明确
老师设计的问题只有明确,学生才会积极地思考,否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如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中,如果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拿破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会感到无法回答。可是如果改为这样:你怎样评价拿破仑?问题就明确多了。
当然,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如问题设计要具有普遍性,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