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心理障碍 成为学习的主人
2009-08-27王合方
王合方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好学。
一、“四重”,即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严格按照课标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二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一是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数学过程和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
二、“三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教师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3.兴趣引导。一是问题激趣。所提的问题应该是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可以创造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