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本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09-08-26赵建康张卫华
赵建康 张卫华
校本培训质量的高低,依赖于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纵观以往的校本评价,常是奖惩性评价,评价的功能立足于对教师的监控,评价的方式常量化指标,简单地划分出等第,考核时只关注教师眼前的工作,不关注教师长远的发展;只关注管理者决策的实施,不关注教师被考核时的内心感受。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很难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我们确立了一切以教师发展为宗旨的评价思路,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胆对校本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走进书林,感悟大师心语
在时下,不少教师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物欲横流的内心很难静守一方天地用于读书,已与文化渐行渐远。即便读书了,也是一些教学参考或应试之书,很难引起心灵共鸣,久而久之养成职业倦怠,再也不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上海北郊中学曾是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学校师资力量薄,硬件实施差,生源质量低,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秘诀是:让教师读书。校长郑杰指出,读书是教师职业增值并成为品牌的有效途径,读书应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加强阅读,充实自我,这是提升教师精神境界,提高教师工作质量,走向专业成长之路的必然选择。华东师大吴刚平教授说,文本是保存的经验,如果理论文本一直被尘封,没有被阅读,它就永远是一堆堆废纸而已。阅读会使教师与教育理论变成一种互动与互构的关系,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校特意把读书作为评价方式的一种,单独组建了D2(校名简称)书林,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类专著。这些书籍都是根据教师们的需要而选购的,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如果发现或需要什么书籍,就把书单开到教科室,然后由教科室统一汇集购买,每学期都及时添置。为了不让这些资源浪费,在借书制度上特别规定,每位教师最多可以借阅十本图书,每本图书在手中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学校每学期开学前都重点推荐一些书目供老师们阅读,推荐书目分学期必读书目和自由选读书目。评价时不仅看谁读得多,还要看谁读得透。在荐读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悟大师心语,寻教育真谛。并要求每位教师把这些读书心得发布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鼓励其他教师自由跟帖,一起交流,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开设讲坛,聆听智者声音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教师大多是从全国各地引进而来。是一支具有不同地区风格、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发展历程的优秀队伍。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又有擅长教学的学科带头人,还有众多成熟有为的年轻骨干教师。因此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校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为教师的发展着想。积极推行“D2讲坛”的校本评价形式,让这些优秀教师不仅当好校本培训受益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当好校本教研实施者与评价者的角色。
为此,在每周五下午的全体教师会上我们都会安排这个环节。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主讲教师感受到了成长的艰难,也体会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幸福,从而更加激励自己向前迈进。让听讲的教师,被身边的榜样所感染,被真实的故事所打动,从而勉励自己要迎头赶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校就能学到不同地区的优秀做法,取到不同风格的宝贵“真经”。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登上讲坛的教师已达三十多位,其实,讲述的过程也就是展示自我、剖析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通过这样的锤炼,我们发现他们的自信心变得更强了,责任感变得更重了。
参与讲坛的每一位教师是学习者,也是评价者,掌声与微笑就是最客观的评价。真实的教育事件,精辟入理的分析,教师们俨然成为一位位精通教艺的智者。每学期结束时,我们还评出D2讲坛之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以资鼓励。
规划成长,设计精彩人生
人生因设计而精彩,科研因规划而发展,这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思路。我校现有特级教师两位,市级学科带头人七名,还有众多区级骨干教师。每位教师一到我们学校,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专业成长的起点。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更是憧憬着有一天能像优秀的教师一样深得大家的认可。因此谋划自身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要求名教师为“老教师”的发展出谋划策,“老教师”又为新教师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师们还可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在谋划的过程中,各种先进做法和有效的尝试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教师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共进、团结向上的研究氛围。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是分三类进行规划发展的。一类是名师型,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的是专业引领;二是骨干型,强调精通教学,注重的是科研提高;三是新师型,强调教学达标,注重的是快速成长。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教师都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设计一份专业成长计划,计划中要有自己近期、中期、远期不同的发展目标。成长规划一式两份,一份学校备份留以综合评价,一份自己留以对照反思。学期结束,学校将会以此来考核,评价教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自我反思,找准发展方向
校本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校本评价中我们坚信,教师自我评价是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教师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过程。为此我校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反思,以此找准发展的方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我们要求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反思自身成长。
首先是记录教学点滴。教学工作看似平常,但是细细揣摩起来,还是值得回味的。为了不让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过眼烟云,学校特别鼓励老师们拿起笔,用文字来记录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此来关注常态下的教学活动。因为在记录的过程中,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成了观察、研究的主要对象,就能及时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灵光”,并且有意识的把生成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及时提取出来。再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及科研部门的指导加以攻克,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其次是剖析教学过程。如今,以“微格”分析的方式,来解析常态教学已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为此,我校积极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定期地进行摄像,并将此素材作为反思的重要内容。这样一来,执教老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也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在这一反思的形式中,更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专家的指导与同伴的互助。
最后是调整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活动的双方本身也是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的。如果教师仅以单一的教学行为去面对每天的工作,不仅自己觉得枯燥,恐怕我们的学生也难以接受。为此,教师还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为什么,然后再找出相应的对策及时做出调整。千万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总是固守住自己的一套。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充实。
师徒结对,实现共同提高
为发挥名师带头作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我校非常重视师徒结对工作。“拜师为榜样”“收徒为光荣”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为强化责任意识,学校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一方面师傅有责任引领徒弟专业成长,督促管理徒弟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徒弟也有义务帮助师傅搞好学术研究,按时完成师傅布置的各项任务。在评价中,我们要求徒弟每星期至少听师傅课一节,师傅每个月至少要深入徒弟课堂一次。我们还大力提倡师徒同课异构,让师傅现身说法,帮助徒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更为有效地加强师徒之间的教学互动,实现师徒间的共同成长,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师傅们进行课堂教学示范。目的是引导更多的徒弟少走弯路,更快地发展自我。在这样的活动中,徒弟们通过听课、评课、仿课,在观察、对比、分析、理解之后,及时地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种面对面的指导形式,更有效、更直观地帮助教师们改进教学、提高效益。真正地将徒弟们引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当然,我们不仅用示范课“面对面”地引路,还用解惑课“手把手”地领航。对于众多的徒弟来说,仅是观摩师傅的课堂教学,可能关注的还只是表面现象,而对于师傅们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等内在的精髓,还很难领悟得透,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针对这样的困惑,我校则采取师傅坐堂问诊,徒弟点击解惑的做法。也就是如果徒弟有困惑之处,或是疑难之点,不妨寻求师傅的帮助。师傅们会手把手地与徒弟一起分析教材,理解教材,设计教学,优化教学。师傅传授经验的过程其实也是实现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而徒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接受到了他人的评价,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了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