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成长阶梯
2009-08-26庄惠芬
庄惠芬
现时代的教育家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直接从事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并卓有成效。最后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崇高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开拓创新精神,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见解,善于和勇于把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人民群众不仅满足于“有书读”,更向往“读好书”。这种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呼唤名师名校长,呼唤教育家的诞生。
找准教育家的坐标
1、大爱,就是要有爱满天下的情怀
对受教育者有一种真诚的、无私的、持久的、普遍的爱,也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的、热烈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一切有效教育工作的开端和一切成功教育的前提。有没有这种爱,是区别于一位教育家和一位以教育谋生的人的根本标志。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所有教育家们才无一例外地拥有一种高尚的“人梯”精神和“蜡烛”精神。
2、大德,就是要有德行天下的人格
教育家能够自觉地将教育目标在自己身上人格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行为习惯,堪称学生的榜样、社会的楷模,他们的思想道德、言谈举止,具有高度的教育示范性。教育家的社会影响与声望来自他们自身的业绩和思想对外界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才能和教育业绩能够通过自己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通过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事和领导向社会传播。他们的道德风范能为师生和世人所称道、敬仰。他们独特的教育和办学经验、教育思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为同行和学者们所关注、重视和认可。
3.大志,就是要有献身教育的志向
一个好校长要成为一名教育家,他能看到一般教师所看不到的,他有超前意识,能为学校设计将来,规划前景。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艘大船,校长就是船长,他牢牢地把握学校的方向。战略对头了,学校将永远有生命力,战略失误,教师无论怎么努力,学校也很难有美好前景。
4.大责,就是要有敢为天下的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正在由公平享受教育向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过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诉求,是教育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心胸应该更宽广,眼光应该更高远。办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追求。
追寻教育家的境界
1.要有佛性——学会放弃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芸芸众生中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没有超出别人的付出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放弃,因为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诱惑太多了。
当好一名校长要做一名教育家,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大度、大气,抓大事。分得清事情的主和次,善于抓根本,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
2.要有信仰——学会执着
一个人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不容易,一个人坚持自己做出的正确的人生选择更不容易!任何时候,一个人如果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生信念,要干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信仰缺失必将导致精神麻木,最后演变成追求享乐和精神的腐朽。作为教育者,只有奠定了特色的理念和独有的取向文化,才能够形成好学校,原因是人才成长的方向是理念引导出来的,是文化的战略设计出来的,因此它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恩泽和力量。为医者要有仁慈之切,为教者要有理念之切,人才的培养不但要体现出技术,更要表现出人文。教育家既掌握前人的教育理论,又能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同时又善于将这些经验和思想总结和表达出来,并影响到一个群体乃至更大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家必定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家,有深刻的思想能力是一切教育家必备的素质之一。当然这些思想不一定都以理论的形态出现,而是在他们的言论、总结、报告、讲座、工作意见中闪烁着光芒。
3.要有思想——重写哲学
教育家首先应该是哲学家,一个校长不管你是小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最基本的素养就是独立思考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育家是研究和变革教育问题的学问家。要成为教育家,必须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对教育形成的独特理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激发教师的求知欲,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这是决定他们能否主动进行教育创新、提出有价值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的前提。一位教师要成为名师,进而成为教育家,必须始终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
丈量教育家的成长
1.寻找教育家成长的文化土壤
我们要努力建立教育人才的高地,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通过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经验分享、思想交锋、智慧启迪,为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师名校长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条件。在具体实践操作上,要努力构建名师名校长培训体系,并实行挂职、蹲点、考察、观摩、导师制等形式,同时对实训基地学校、教师和校长实行“解剖麻雀式”的研究、调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名师名校长不仅要洞悉国内教育的发展事态和趋势,而且要捕捉国际教育发展的动态,跟上时代潮流,为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尽责尽力。因此,名师名校长培训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做好基地培训,同时要开展国际合作培训。
2.建立教育家成长的制度保障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学校演变成一个行政组织。显然,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性机构靠行政化的管理,靠权力意志管理,很难办好教育,造就教育家,只能造就政治家、行政长官。建立一种现代的学校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改变行政化的办学制度,让学术权力取代行政权力,按照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学术机构、学者集团来改革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办好教育、造就教育家的关键。要进一步办好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教育家,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从行政权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让他们把聪明才智和主要精力用于办教育、办学校上,定能办好教育。
3.搭建教育家成长的发展阶梯
(1)职业追求上的“理想驱动”
搞经济工作的人,要有不断的“经济冲动”;干教育工作的人,则要有持续的“教育冲动”、不懈的职业追求、澎湃的从教激情。或者说,要有“九死犹未悔”的“教育情”,要有“都云此人痴”的“教育瘾”。确立教育理想和奋斗目标,恰恰是持续“冲动”的发动机,是形成“教育瘾”的加油站。教育工作者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乐干,不能目光短浅;要
“现实一点”,也要有点浪漫主义,不能过于“现实”。教育工作者应当同时是个诗人,尽管他或许没写过诗,但他不能没有一点诗人气质。更何况,在特定的教育理想驱动下,那一个个成功的创造,其实就是一首首动人的“教育诗”。
(2)专业成长上的“自我造就”
校长只有自强不息地造就自己,才能更好地造就教师和学生。造就了师生,再促进自我造就。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绿色教育生态,这才有利生利师、利教利国的职业幸福。从事教育,是需要科学理念的,但更要将正确理念在实践中具体化。具体化的本领,当是我们要修炼的最重要的本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上怕就怕“具体”二字;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才落实。谁害怕具体化,谁就很难改变教育。谁就很难在较高层次上造就自己,谁就很难成为教育家,尤其是教育大家。
(3)自我提高上的“视学为命”
我们应当视学习为第二生命。如果一个人需要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和延续物质生命的话,那么,一个人需要学习,则是为了发展和升华其精神生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视学为命”,不仅影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影响下一代的培养,影响民族的未来。所以,身为人师者,身为教育者,尤其要“为命而学”;为自身的生命增光添彩而学,为肩负的重大使命出色完成而学。在学习上,教育工作者理应成为青少年的典范、本民族的楷模。
(4)学校办学上的“世界眼光”
校长的任务就是办学,办学的灵魂要有科学的办学思想。科学办学思想的形成需要校长有前瞻意识,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宽一点;既要立足眼前的实际,又要看到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要思考如何使学校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明确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学校教育的创新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具备了教育家素质的校长,才能立足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抓住一切机遇,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弱校办成强校,把强校办成名校,并且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校长必须是一个教育家,用教育家的气魄、教育家的眼光、用教育家的思想谋划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教育家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出来的。教育家的诞生是一种“慢工”,一种“细活”;教育是一种“熏染”,一种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