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校制度下校长经营学校应树立六大意识

2009-08-26吴宏保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7期
关键词:办学经营意识

吴宏保

现代学校管理必须要经营

1.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有一种教育趋势叫“再造教育”“再设计教育”,就是主张把企业的一些管理思想和方法引进学校,重新设计教育内容与过程,以便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其实这就是“经营学校”管理思想的萌芽。

新世纪即将经历的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转变,将会引起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和知识革命。

就教育而言,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一个教育组织单位内部的人与物。相对来说,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它是封闭的,它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等过程;而经营则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它不仅重视过程,而且注重教育成本、资金运作、投入产出、注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本的利用和开发,注重教育教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不仅要考虑学校内部的管理,还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学校的形象塑造和社会声誉等等。

2.从国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经费来源、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去向及教师来源等均是政府的事,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这些学生和老师,用好有关经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正在影响教育体制的深刻革命,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变化,势必引起学校外部和内部关系的变化,学校管理的作用、内容和方式也会随之调整和变化;这几年的历程,我们明显感觉到,学校外部的变化在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变化。同时教育本身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学校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学校面临诸多问题:如教育拨款有限,入不敷出,必须另开财源;单靠上级指派师资难如人意;私立学校不断发展趋势下的生源竞争,是必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由于生源有限的问题,热点学校人满为患,事业兴旺;薄弱学校则生源不足,趋于消亡,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也就要求校长既懂得教育规律,又要懂得经济规律,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有机结合,要求在实践中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把经营管理思想引入教育,构建适应教育特点的经营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曲线,即学校的管理引入市场的竞争和经营机制。

3.从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的情况看,我国在WTO《服务总协定》的第三款第74条、75条、76条、77条、78条,把“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其他教育服务”都定位在开放的服务行业之中,服务行业在WTO中,归于“不开放”“半开放”“全开放”三类中的“全开放”行业。

把教育列为开放的服务业中,学校不再是“上层建筑”,更不是“阶段斗争的工具”了。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应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优质的服务。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更是享受学校优质教育和服务的“客户”。当然,这个服务不是狭义的服务,而是从后勤保障、质量监控,到打造环境,创造从浅层到深层的校园文化,都是服务,而这一切服务都是需要精心策划、悉心经营的。

经营学校应树立六大意识

第一,确立服务意识

“顾客是上帝”“服务第一”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教育也是服务,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确立服务意识是经营学校的思想前提。

随着多元化办学机制的形成,民办教育的兴起,民办学校公开提出学生是上帝,我们的教育要让上帝满意。那么拿什么让上帝满意呢?一是优质的质量,二是优质的服务。如果我们的学校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那么学校今后的生存就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与危机。

学校要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义务,应认识到学生是“衣食父母”,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因而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努力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蹲下来和学生谈话,尊重学生人格,改变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现在出现“学生怕老师,家长怕学校”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所有教师、职工都要学会微笑,要有换位意识,微笑上岗,礼貌服务,爱学生如爱子女,敬家长如敬亲友。特别是校长应该有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服务意识。理想的校长应该把学校的发展视同自己的眼睛一样。

第二,确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同样应成为教育的命脉,“质量至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质量是学校品牌的核心,学校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新的质量观,树立“市场欢迎,质量就好;市场否定,质量就差”的理念。今天,所有的学校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学校越来越多地受社会选择,受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怎么样,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上级行政部门是否对你说“OK”。而是家庭、社会对你的评论已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学校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苦练内功,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学校办学主体多元结构的形成,教育的经营时代,学校所给予学生的不只是漂亮的校舍,先进的设备,而是这些投入将带来怎样的效益,诸如校舍、设备的利用率如何,以及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知识、技能。当然,学校不同于企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注意教育机会均等等问题。实践证明,在视质量为生命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相关的改革,仍然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确立品牌意识

两者相争勇者胜,勇者相争智者胜。特色品牌是市场经济中成功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学校走上名校之路的必然选择。“当无形资产大于有形资产时,企业就成功了。”根据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分析报告,《财富》杂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有近50%的市场价值来自于无形资产,其中品牌价值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也一样,教育在越来越开放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经营者意识到,一个有实力的学校品牌不仅可以使学校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也可以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如何提升学校品牌价值则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多少家长千方百计把子女送进名校、品牌学校,也不考虑孩子适不适应,似乎只要进了“名校”,孩子就前程似锦了)。学校应确立以特色和品牌立校的办学理念。在办出特色、打造品牌上狠下功夫,才能以较强的实力、鲜明的特色、公认的质量取胜。学校还应千方百计精心策划,利用强势媒体,采用一系列营销手段,广为造势,强力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塑造和整理理想的学校形象,达到创办特色名校的目的。

第四,确立成本效益意识

企业要考虑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办学也是如此。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将教育划人产业范畴已经无可非议了。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政府

应承担的公益事业,而且也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服务领域,教育应该吸收经济领域中许多成功的做法,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学校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把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这始终是办学的最高宗旨,而如何在这一宗旨下,尽可能地提高办学效率,需要从教育和经营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对教育资源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显得犹为重要。学校要通过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提高经费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确立资本运营意识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发、开放,学校可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看作可增殖的资本。资本经营不仅限产权经营活动,如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形式,还包括可以使资本得到最大增殖的一切活动,如无形资本经营、实业资本经营和金融资本经营等(名牌学校以自己的校名和名师名校长作为无形资产或还以出售冠名权的方式增加学校资产总量等)。

所以,学校要提高无形资本,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师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观念的落后,意味着一切的落后,要从学习人手,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朝着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我认为:“学校的差距不在于规模和条件,而在于教师群体的学习能力的差距,教师的差距不在于他们学历,而在于业余的学习差距。”通过学习反思,不仅转变教师的观念,同时还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重视骨干教师的特别培养和关心。管理理论“二八律”告诉我们,学校的80%工作、成绩及其品牌都是20%的骨干教师打造出来的。20%的骨干教师为学校赢得声誉。为此学校要精心策划制订教师继续学习、骨干教师培养和名师工程的周密、详细、可行、有效的计划和规划,并付诸实施。这是提高学校无形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学校品牌含金量的核心工作。

第六,确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改革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学校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学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办学,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而不能满足现状、墨守成规。现在一些学校在办学机制上实行“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和“股份制办学”等等,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内部广泛引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如聘任制、淘汰制、结构工资制等,力图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学校在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提高了实力即竞争力。

猜你喜欢

办学经营意识
雷人画语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