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看农行
2009-08-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贷款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新时期农行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导向下,在各地全面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通过试点,在改革信贷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担保范围,提高审贷效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成效。
蓝海惠风好扬帆——新时期农行服务“三农”工作巡礼
黄均亮
2007年6月,新一届党委成立伊始,农总行就按照“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和要求,紧锣密鼓运作,精益求精探索,大刀阔斧改革,廓清了新时期服务“三农”的“蓝海战略”规划,重塑了体制机制和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新的“三农”业务运作体系。新时期农行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导向下,稳健行驶在“三农”金融服务这片“蓝海”,风劲帆满,破浪前行,生机盎然——
2008年,全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7667亿元,占全行贷款累放额的25.9%。还原剥离因素,全年涉农贷款实际增加1353亿元,增量占同期全行贷款实际增量的37.36%。涉农贷款增幅10.66%,比全行贷款平均增幅高0.17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281亿元,同比多放563亿元。截至5月底,扣除票据融资后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0163.59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99亿元。
这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映衬着农行人服务“三农”的坚实步伐,折射着农行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凝聚了农行人在“三农”这片蓝海中击水千里的智慧、豪情与勇气。
精益探索发展路径精心绘制战略蓝图
时异则事移,事异则备变。在服务“三农”这块领域,农行有着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经验、制度、技术和组织优势,但农行人并不因此自恃自足,而是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态度谨慎研究农村金融复杂的格局。2007年9月,农行在吉林等八省区的17个地区、123个县支行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2008年8月,试点工作铺展到全国1027家县支行,占全部县支行总数的一半以上。通过试点,在改革信贷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担保范围,提高审贷效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成效,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典型案例。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支农贷款显著增加,
“三农”金融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各大主流媒体也给予了积极报道。
正是在这种“善弈者谋势”的全局观念指引下,2008年,农行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探索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新时期农行服务“三农”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今后三、五、十年的发展目标,勾画出今后服务“三农”的战略路线,确立了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几次关于科学发展的大讨论则将“上下同,欲者胜”的法则演绎得恰到好处,全行企业文化建设也与蓝海战略紧密结合,服务“三农”的思想意识得到空前统一和增强。
分层明确重点领域多维体现比较优势
没有重点就没有战略,没有重点就难以突破,就只能保持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发展、无序发展,乃至徘徊不前。农业银行正是在基于战略的高度,从“三农”客户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了服务“三农”的职能、区域和行业重点。职能方面,确定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等规模化融资领域发挥骨干和主导作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确定在农户、中小企业、粮棉大县、贫困县等“贷款难”问题上取得突破,起到支柱和稳定职能,不断扩大服务“三农”的覆盖面。区域方面,粮棉大县以促进粮棉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转化增值为重点;贫困县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培育县域支柱产业为重点;经济强县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边远、高寒、沙漠化、石漠化、生态条件恶劣地区,主要通过内外部政策扶持,努力改善经营条件,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促进边疆安定、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行业方面,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商品流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生产生活和公共金融服务等八个领域,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领域。
改革优化制度流程倾力顺畅绿色通道
构筑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与政策制度体系。农业银行在总、分行设立了“三农”信贷管理中心,作为三农金融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司“三农”信贷政策制度制定和信贷审查工作。在二级分行层面,根据“三农”业务占比配置职能,城市业务占比高或城乡业务相对均衡的二级分行,比照总、分行设置“三农”信贷管理中心;“三农”和县域业务占比高的二级分行,信贷管理部门整体纳入三农金融分部,单独成立为城区业务服务的信贷管理团队。在前期试点过程中,总行出台了《“三农”信贷业务基本规程》、《“三农”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办法》、《“三农”客户授信管理办法》、《“三农”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农户贷款业务“三包一挂”管理指引》、《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等多项综合管理制度,涵盖了三农信贷评级、授信、担保、授权、流程、风险监控、风险分类、激励考核等各个方面,“三农”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能放贷、进得来、贷得到、贷得快。一是下沉经营重心,扩大审批权限,让服务“三农”的机构“能放贷”。根据“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特点,总行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适度下放权限,下沉审批层次。通过授权调整,绝大部分“三农”信贷业务可以在二级分行以下得到审批。二是完善信用评级体系,让“三农”客户“进得来”。针对“三农”和县域客户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的实际,调整信用评级指标,减少财务数据要求,更多地从定性指标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三是创新担保方式,让“三农”客户“贷得到”。根据各地实际和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采取多户联保、“公司+农户”、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解决抵押品不足难题。四是简化业务流程,使“三农”贷款“贷得快”。合并了农户贷款评级、授信、用信程序,简化中间环节,提高办贷效率。“三农”零售贷款原则上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审批环节大大简化。
创新满足服务需求共建开放和谐金融
量体裁衣,惠农卡成为惠泽“三农”的“及时雨”。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农业银行专门为广大农民研发了“金穗惠农卡”。这种卡除具备
普通的结算功能外,还具备小额信贷循环使用和代理财政支付的功能。另外,又推出惠农信用卡,授信额度可达到30万元,重点解决农村市场中农产品批发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小型加工运销户、种植养殖大户的临时短期、小额、频繁的资金周转需求。
勇开先河,农村产业融资产品创新填补空白。为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工作部署,年初农业银行提出把落实“国十条”作为实现今年信贷有效投放的主要抓手。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产品创新。一季度制定了《农村城镇化贷款管理办法》、《县域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准入规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填补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方面的制度空白。
多方合作,推进建设共赢和谐的服务“三农”金融格局。针对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融资难的问题,农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沟通,为扶贫小额信贷组织提供融资支持。农业银行先后与供销合作总社、中化化肥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其商品流通网络和农村分销网点,拓宽惠农卡使用渠道。同时,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小额贷款业务,与妇联研究发行联名卡、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村妇女脱贫。此外,还与中国人寿联合推出“新简易人身保险”,与太平洋财险共同开发了针对小企业、农村自然人的“金农保一单通”。
此外,农业银行还推出了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可循环贷款、商铺质押贷款、专业合作社贷款等产品,适销对路,深受农村中小企业欢迎。
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激发内在工作活力
农行在内部资源配置上,针对“三农”业务做了一系列特别安排。如单独编制县域综合经营计划、单独配置经济资本、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等。明确规定优先保障县域支行的经济资本需求,确保“三农”贷款增长速度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县域机构的增量存贷比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严禁城市业务挤占“三农”和县域业务的贷款计划。对农村商业金融需求旺盛地区的县域支行,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支行,提供优惠利率的系统内借款或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强化风险管理控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定了《“三农”业务风险管理政策纲要》,明确要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重点,建立针对性的“三农”风险全面管理体系,并尝试对“三农”实施单独的风险准入、识别、定价、流程、预警、担保、拨备等政策。
积极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担保、保险等多种手段,有效转移“三农”业务风险。评选信用乡、村、户,对诚信守约客户,给予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等扶持政策,对违约失信客户,设立黑名单,采取惩罚措施。湖南分行还探索出农户贷款“五老”(老支书、老村长、老干部、老党员、老村民)协助调查法,帮助客户经理识别风险。
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和业务运行监管。推行二级分行、县域支行风险经理、独立审批人和监管人员派驻制,加强对“三农”业务的风险垂直管控。明确了“三农”业务的风险容忍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移交和离任审计制度。对农户贷款实行“三包一挂”(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绩效工资与贷款营销、管理和质量挂钩)制度。通过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IT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等方式,加强对“三农”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客户生产状况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