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研究综述与展望
2009-08-24王玉梅王宪涛
王玉梅 王宪涛
[摘要]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也大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部门多。具体到不同领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成果,其转化的途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必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创造。知识共享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手段。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共享研究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运用博弈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问题。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83-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即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
知识管理活动贯穿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之一,知识共享可以使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内部人员充分实现知识转移,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意识,推动组织的知识创新,最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综述
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已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发展中国家要追赶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即促使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它包括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产业化(即使用)三个阶段,其实质就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
(一)国外学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渊源是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这一概念,开创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的教授曼斯菲尔德(Mansfield)对新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可以看作是技术扩散理论的起源,此后斯通曼(RStonman)、弗里曼(C.Frecman)、舒尔茨(L.Schohz)等人对技术推广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国外很少直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概念,多以“技术创新及生产力的实现”代替,而且多使用“Technology tansfer”等进行表述。目前,国外对“Technology tansfer”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探讨,他们往往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来对“Technology transfer”的机制(Mechanism)、障碍(Barrier)、战略(Strategy)等进行研究。
美国为了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一步创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隶属于美国商务部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中小企业信息中心以及多建在大学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日本在实施“产业再生”、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过程中,进行咨询服务,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委托开发。对于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技术,一般通过国立中介机构实行“委托开发”。二是开发斡旋。即通过“契约”调整彼此关系的中介方式。三是独创性研究成果育成事业。四是支援专利化。英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完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整体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面:政府层面、公共层面和私人公司。Giorgio Petroni,Chiara Verbano,Walter Kit Sally.J.Fellenzer等对宇航工业(Aerospace Industry)的“Technology Transfer”进行了研究,Giorgio Petroni,Chiara Verbano对意大利空间局所采用的技术转移路径进行了研究,初步的研究表明这种技术转移路径是非常有效的,可能对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Walter Kit对美国NASA软件的技术转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NASA软件技术转移成功的重要因素。Sally J.Fenenzer对美国国防部(DOD)宇航项目商业化的组织障碍进行了研究。Rhonda G.Phillips对美国的技术商业孵化器进行了概括式的研究,指出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是技术商业孵化器的主要开发者,同时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技术商业孵化器建立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技术转移,但是效果不好。Yukako Sunaoshi,Masaki Kotabe,Janet Y.Murray对企业层面的技术转移进行了研究,指出可展示性和可勾画性是影响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的重要方面。
此外,还有很多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如Eric S.Rebentisch,Marco Ferretti,Daniela Venanzl,John Bessant,Howard Rush等。
综上所述,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主要方面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体制,即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本身所采取的形式,如研究人员创办自己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的合作研究和合同研究,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开展的人才交流等;政府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各种措施的研究,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法规保护以及促进公共研究机构的社会化等。
(二)国内学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多是从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出发,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研究领域,根据可收集到的文献,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下领域:技术创新扩散研究、“产学研”合作研究、知识产权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等。
在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方面,我国著名专家傅家骥、许庆瑞是代表人物。傅家骥认为“一项技术创新的成果,如果不能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它便不能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开始于技术发明或技术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之时,与该技术随后的整个商业化应用过程自始至终相互联系”。通过傅家骥教授所持的观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相近的内涵。许庆瑞教授主要从科技发展理论出发来研究技术创新,他认为“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构成不同产业的技术,是很不相同
的”,所以它们的技术轨迹差别很大。由此可知,许庆瑞教授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看作是产业技术发展轨迹的一部分。
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先生,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并非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现实生产力”。河海大学程萍博士认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与形成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也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衡量,把‘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变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可见,程萍博士是把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研究的。其他研究学者还有胡兴河、程雪梅、张凤桐等。
“产学研”合作研究(“官产学研”联合)是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浙江大学王成军博士“给出了大学—产业一政府三重螺旋体的内部结构和图式谱系,指出国内‘产学研的缺陷与纰漏,明晰了‘官产学的应对与使命;运用TH(Triple Helix)算法和科学计量、网络计量手段实现了一个有关中国三重螺旋模型的定量分析,并与其他典型国家/地区三重螺旋作比较分析,得出若干有价值结论”。东北大学的终晶石博士“从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的视角,运用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历史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三方主体平等和地位互换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石火学博士‘从总结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际出发,归纳出产学研结合的6种典型模式和4个典型特征”,“探讨了当前我国产学研结合的障碍”。此外,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学者还有刘力、胡恩华、吕海萍等。
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博士银纯泉认为“现代技术发明越来越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新的技术发明,尤其是重大技术发明,大都需要动用先进的研究设施、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跨学科的人力资源”,“所以,合理界定高新技术成果产权的内容及归属问题,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着重大的意义”。陈俊认为科技成果转化,要以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作为保障。为此,针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之不足,他对职务发明成果原始权利人的归属、专利申请人的资格、科技转化收益、受奖励权、技术人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此外,张双武、蒋美仕、王培璋等人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方面的研究,赵文清认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4个主要因素是:观念、机制、环境、管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管理。”他根据科研活动的链式过程,提出了链式管理的设想。陈琴荃等人创建了符合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类型的四种互相促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周亚庆、许为民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通过清华同方案例的剖析,探讨了股份制模式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借鉴意义,指出多方共同合作和利益共享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方向。田高、袁虎在揭示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转化过程模式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拉动式”过程模式,并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此外,吴启运、吴林海等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除了_上述四个方面,我国学者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技术市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在国内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题目了,而且国内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立法、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_一定的成果。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还是不够的,而且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更是很低。因此,我们不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要加深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二、知识共享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知识共享概念的研究
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是组织知识管理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提高组织中所有知识的共享水平和知识创新的能力。知识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建立面向知识共享的机制文化,消除人员之间的共享障碍,对那些积极共享和创造知识的人进行激励,整合组织内各方面知识,最终促进知识共享活动的普遍发生。知识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只有在企业的最多数员工中得以最大程度的获取和应用后,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而且知识共享的过程本身即为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知识共享在知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中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于知识共享,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含义和运作机理做了研究和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知识转移的角度,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共享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Bartol和Srivastava认为知识共享是个体与他人共享组织的相关信息、观点、建议和专长。
2从知识交易的角度,知识共享是指不同知识拥有者之间交易的过程,体现了知识共享活动的经济本质。Connelly和Kelloway认为知识共享是关于交换信息或帮助他人的一组行为;Hooff和Ridder认为知识共享是个体间相互交换他们的显l生和隐性知识并联合创造新知识的过程。
3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知识共享是指某一技术团队向另一团队学习的过程。
4从知识系统的角度,知识系统建立的目标即为促进知识共享,体现知识共享的手段。
5从知识类型转化的角度,野中郁次郎在对日本企业的研究中提出实现知识共享首先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实现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知识共享的基础;Ipe将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定义为个体的知识转化是可以被其他个体理解、吸收和使用的过程。
对于知识共享定义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并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对知识共享本质的理解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研究知识共享的角度不同来。
(二)知识共享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学者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德鲁克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一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动的方式。”彼得·德鲁克是最早注意到这种社会变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1960年左右创造了“知识工作”或“知识工作者”等词汇。1995年日本教授野中郁茨郎和竹内广孝出版了《创造知识的公司》(Knowledge Creative Company)。迈克尔·波拉尼对知识进行了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区别。1997年,保罗·S·迈耶斯详细介绍适合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系统的设计方案,自此以后,人们开始从各个侧面研究企业活动与企业知识共享的关系,迈克尔·吉米从文化、战略、环境、技术等方面出发,构建知识共享的情境维度,分析了知识转移与情境的互动关
系;乔伊斯·汤姆金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人力资源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阿姆瑞特·蒂瓦纳于2000年5月出版了《知识管理工具箱》(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 Kit),这本书奠定了企业知识管理,特别是企业知识共享的技术基础;南希·M·狄克逊:7:2002年3月出版了《共有知识》(Common Knowledge),在这本书中,她指出:要建立有效的知识传递与转移系统,必须保证转移的方法与要转移的知识类型相匹配。
近年来,国外一些著名公司像施乐公司、惠普公司、莲花公司等都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网站,不仅有效地推进了本公司的知识共享,还为人们研究企业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但是,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多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没能建立起适合的知识共享型的文化而遭失败。如Pillsbury公司于1996年在研发部门进行知识管理活动,组织了一个项目,但是该项目以失败而告终。该项目失败的原因是项目的发起人只看到组织的潜在利益,而未考虑到用什么激励方法去鼓励员工们做贡献,IT的员工也只注意技术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要在推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001年接受Hackett Benchmarking&Research最佳实践调查的公司中,只有25%的公司在全公司内有明确的知识共享,这些公司之所以在调查中具有优势是因为其良好的成本管理。其余公司中,只有7%的公司在整个公司内使用知识共享措施,超过一半的公司至多在两个商业部门采取知识共享措施。
虽然现在国外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明确知识共享,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无论是国际企业,还是国内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还缺乏经验和认识,知识管理方案实施的效果还不理想,而且存在大量失败的案例。其症结在于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共享的内涵,不了解知识共享实现的条件,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共享体系,因而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知识共享。
2国内学者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
在中国,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只是处于雏形阶段,还没有系统化的理论。1998年中国长城战略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知识管理网站,仅仅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一些少数机构的专家展开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根据中国知识管理网用户资料统计表明,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对知识管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关注度较高的省(市)分别为:北京、广东、上海,最高的是北京。随着知识管理在中国研究的深入,知识共享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袁红清提出了基于Notes群件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孙政顺对各种信息技术,如个性化研究、搜索过滤算法、分类策略、智能代理、知识挖掘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这些都为知识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紊振杰提出了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交易市场;陆若愚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享机制;张庆普、李志超从企业隐性知识的角度出发,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并比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赵修为从组织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现知识整合的实现机制。这些都有效地探讨了知识共享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员工的心理问题、企业的组织问题、企业的文化问题、知识的表达问题等。
企业方面,很多企业都知道知识资产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企业拥有处理复杂知识工作的能力,大都缺乏知识管理型员工。中国万宝工程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是于2001年10月14日在安达信公司的帮助下实施的。现在,清华同方、方正、海尔、TCL等公司实施了知识管理,国内也出现了金蝶、蓝凌科技、上海泛微等提供企业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积极成果:初步探讨和定义了知识共享的概念、类型和模式,初步阐述了知识共享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意义,区分了个体知识共享和企业知识共享。最大的成就还在于对知识共享过程中障碍的认识和就此提出的一些成功进行知识共享的具体途径和对策。
虽然近年来许多组织已经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但是能够使知识在其内部有效共享的组织却很少。而且对于已有的知识共享的研究还存在问题:1这些研究或者着眼于知识共享的技术体系,或者着眼于知识共享的一个侧面,如组织机制,没有系统地解决影响知识共享的各种因素;2研究不够深入,如在许多文章中都提及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知识共享型的企业文化,但是对于怎样建立这种文化却不着笔墨。由此可以得出,知识共享的研究在中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知识管理的重中之重,亟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的展望
科技成果是知识的集合,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流的运动,在这样一个知识密集的领域,知识管理天然地存在。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很多学者已经把知识管理应用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拓宽了新思路。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知识共享,但从相关文献来看,多数学者关注创新人才的激励、培养等问题,而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的共享研究很少。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问题,它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我们应该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加强研究,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从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最终达到将科技实力和潜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作者认为可以运用博弈论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共享问题。然而运用博弈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却是很少,而且研究不够深入,只是从宏观方面进行了总结,对三者进行结合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成果发表。因此应该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与博弈论的耦合出发,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成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和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解决策略,为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提供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