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对华出口首超对美出口

2009-08-24

环球时报 2009-08-24
关键词:麦肯锡消费市场对华

贸易比重超美韩之和 消费规模将仅次美日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岳 光 本报记者 魏 莱 ●刘雅芳

中日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损害。在中国保持日本最大贸易国地位的同时,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报告,日本对华出口首次超过对美出口,中国成为日本进出口两方面的最大贸易伙伴。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也发布预测称,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

中美贸易地位发生逆转

据《日本时报》20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2009年上半年日中贸易》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受危机影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了25.3%,只有465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额为562亿美元,下降17.8%,但由于对美国进出口下降得更严重,所以中国已经超过美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

对中美两国在日本对外贸易的逆转,《日本时报》指出,虽然日中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仍占日本外贸总额20.4%,超过日美贸易(占13.7%)、日韩贸易(占6.1%)的比重之和。韩国《朝鲜日报》21日指出,这是受“美国消费市场低迷和中国消费市场好转”影响产生的变化。美国“市场观察”网站21日也有类似的报道,有读者留言称,“这一事实的发生比想像的要快,而且具有巨大的含义,说明中国已经在亚洲大陆扮演美国的角色;另外,贸易关系密切有助于消除中日两国间几百年来的仇恨”。

由“生产基地”变为“消费市场”

对中日、美日贸易出现的这一巨大逆转,韩国《朝鲜日报》援引《日本经济新闻》今年4月的一项调查称,59%的在华日资企业在中国国内销售一半以上在中国生产的产品。100%面向中国国内销售的企业比例达到14.9%,向中国销售80%至99%的企业比例达到27.7%。该报称,在日本经济中,中国的作用正在从“生产基地”转变为“消费市场”。

据路透社21日报道,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也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期望很高。该机构在21日发布的《积极消费:释放中国的消费潜能》报告称,2007年,中国个人消费总额达8900亿美元,成为除美、日、英、德之外的全球第五大消费市场。但是,中国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6%,只有美国的一半和欧、日的2/3。麦肯锡认为,到2025年,中国的消费额将达8万亿-15万亿元人民币,将略超法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日本经济结构必须转型

对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能力,近水楼台的日本企业收益颇丰。《日本经济新闻》23日称, 2009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主要30家大企业在亚洲及其他新兴工业国的收益比一季度增长了19倍,对亚洲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日本经济新闻》同时强调,借助于中国政府内需刺激政策的推动作用,日本汽车、机电等骨干产业的业绩恢复尤其明显。

不过,韩国《朝鲜日报》指出,早在2002年,日本对华进口额在总进口额中所占比重就已超过美国,但日本的经济结构近年来一直是“从中国进口,向美国出口”,通过从中国进口低附加值产品,向美国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来保持整体贸易收支的均衡。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孙立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国反映了中日之间贸易依存度的加深。与美国相比,中国政府直接投资实体经济,增加了对日本机械电子设备的进口需求,而美国政府的救市资金还大部分间接地停留在金融市场机构里,日本在美国那里的外需没有显著改善。从长期看,中国的内需市场,特别是崛起的中产阶级市场对日本一些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日本应当看到这个趋势,逐步、局部地开放对华技术出口,加强互信,而不要把中国继续看成劳动力便宜的中转站,把半成品加工好后再倒手出口到美国去,那样的结构必须转型。▲

猜你喜欢

麦肯锡消费市场对华
本期导读
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助推宁德经济发展
商务部:东盟对华投资下降是正常的市场和企业投资现象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
对快时尚服饰的下游价值链及消费市场反馈的研究
《北京市海淀区鸡蛋消费市场研究》结题报告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
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一切
麦肯锡兵败实达之反思
教授教我学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