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助推宁德经济发展
2016-12-19余新美
余新美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但消费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文章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当前宁德市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制约因素及潜力所在,提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潜力分析;消费市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102
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内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分析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和潜力所在,探寻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有效措施,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宁德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现状
1.1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消费不断扩张
十年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1元,比2005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9元,比2005年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0.3%。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扩张,十年间消费支出将近翻两番。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05年的4376元增长到2015年的14268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2.5%。
1.2消费市场不断繁荣,消费结构得到升级
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45亿元,比2005增加345.09亿元,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14.5%。2005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城镇和农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从由2005年的45.9%、49.5%下降到2015年的36.9%、40.6%。表明宁德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升级。
1.3总体消费层次偏低,城乡差异依然显著
全市消费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从消费总量看,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45亿元,仅占福建省的4.4%;从消费结构看,食品消费支出仍是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分别占消费性支出的36.9%和40.6%,两指标均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从城乡消费市场看,2015年全市实现城镇市场零售额402.74亿元;乡村市场零售额62.71亿元,城乡差异6.4倍,城乡消费市场的差距依然十分显著。
2制约因素和潜力分析
2.1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收入水平总体偏低。2015年宁德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5351元,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56625元,分别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2277元、2094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75元,虽比2005年增加了12793元,但仍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6229元。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居民消费总量仍然偏小。
预期消费支出偏高。据抽样调查显示,46.5%的城市居民表示其安排家庭结余(指消费后的剩余部分)的最主要方式是储蓄。当问及储蓄目的时32.0%选择养老、29.0%居民选择防病,而选择子女教育为储蓄目的的占47.0%。居民的预期消费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
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市场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建设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消费业态比较单一,商贸流通业还不发达。另一方面,商贸企业自身经营粗放,理念陈旧,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在激发居民消费需求上还缺乏应有方式手段,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2.2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分析
高储蓄率,为消费潜能释放提供资金基础。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3.75亿元,人均储蓄额达19991元人民币,大大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年均增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能量“蓄水池”。储蓄资金如果用于投资,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投资的增加可能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速的增加;如果用于消费将对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低城镇化水平,蕴含巨大的消费需求。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经验,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产生的直接消费将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只有53.6%,低于福建省9.0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宁德市较低的城镇化水平,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
低消费层次,蕴藏广阔的增长空间。从不同的消费群体来看,消费结构在优化、升级和转型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消费需求:相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提高低收入户的生活质量,增加中档生活用品的消费量大有作为;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扩大中等收入户的服务性支出的空间较大;而高收入群体对汽车、住房、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这些潜在的消费需求一旦转化成有效需求,必将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3扩大宁德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3.1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
收入的合理增长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前提。一要努力开拓就业门路。政府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就业率;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3.2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消费需求
从总体上看,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尚待培育,大多数城镇居民有消费能力但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而相当数量的农村居民有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有限,这是消费难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转移,通过增加城镇人口来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3.3创新贸易方式,优化消费环境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进一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全市商品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奖优抚强,下决心培育一批大型流通集团,并以此为支撑促进全市消费市场发展。二是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拓展网络消费领域,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科学规划,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商业网点新格局。适应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3.4完善保障制度,激发消费热情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明确市场监管主体责任,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尽快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统一公平的市场体系,营造合理竞争的良好市场经济秩序,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要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供给和保障制度,确保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政策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上让居民对自己未来的利益保障无后顾之忧,从而激发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能,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促进消费水平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