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粮仓”纪行

2009-08-22吉米平阶

中国西藏 2009年4期
关键词:糌粑日喀则青稞酒

吉米平阶

后藏日喀则,素有“西藏粮仓”的美誉,5月的后藏大地,冬小麦已经冒出头来,绿绿的一片。而在连片的温室里,各种各样的菜蔬瓜果,有的已经成熟,有的露出嫩绿的新芽,散发着清新的芬芳。复苏的季节里,阡陌纵横,沃野千里的后藏大地,到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第一个产量过亿的县

日喀则江孜县是西藏的历史名城,又是西藏的主要产粮基地。30年前的1980年,这里进行了一次科学种田的有益实验,农业技术人员带领农民采用机耕机耙,保持农田耕作层的深厚追肥,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旧习,为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的7到8次浸灌,大面积使用了良种,精耕细作,适时播种。那时,许多群众认为打农药杀虫是杀生,有抵触情绪,有的还把农药偷偷倒掉,农技人员就亲自背上喷雾器灭虫,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到了收获季节,奇迹发生了,当年天气不好,周围的庄稼都不同程度减产,只有实验区的产量倍增,实现了在上一年丰收的基础上翻番,许多老人说,他们活了几十年,从没看到过这么好的庄稼。20年前的1990年,江孜县的农业生产又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粮油产量过亿斤的目标,是西藏第一个粮油产量过亿斤的县,创造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连续增产的全国最高纪录。

近两年来,江孜通过推广实行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经过标准化生产,现在青稞亩产量可达1000斤以上,良种覆盖面积达到85%,实行了机械化生产。

现在,种粮食已经不是老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江孜近年大力提倡经济作物的种植,种植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成了最好的经济来源。一个温室大棚一年创收最高可达1万余元。目前露地蔬菜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每亩地可创收4000—5000元。老人们说,江孜能够种出蔬菜,这在以前从来不敢想。在80年代的时候,江孜老百姓的主食还只有糌粑,蔬菜只有土豆和藏萝卜。由于当时的气候特别冷,夏天的时候还会下雪,一到冬天地都冻得裂开了,种什么死什么。现在的江孜绿化越来越好,气候也暖和了,这里的土地成了宝地,种什么出什么,成了名符其实的“西藏粮仓”。

罗布旦增的糌粑事业

日喀则有一种很出名的糌粑,现在畅销西藏,常常脱销,这就是“洛丹”糌粑。

“洛丹”牌糌粑是日喀则白朗县嘎东镇贵热村村民罗布旦增申请注册的产品。近日,他的这一品牌又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贵热村地处年楚河中游,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这里素以盛产优质青稞而闻名全区。过去,罗布旦增和当地其他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门心思务农。村里虽然拥有上好的青稞,但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这青稞磨成的白白糌粑,也会铺出令人赞叹的致富之路。

早年,罗布旦增贷款买了一辆“东风”货车开始走出村子闯市场。经常往拉萨跑运输,罗布旦增看到拉萨市场上优质的糌粑很受欢迎,联想到自己家堆满仓库的青稞,他就琢磨起了自己的生意经:贵热村每年收获的青稞,都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成家庭生活必需品。当时,1斤青稞按最高价格7角算,换回一双7元左右的球鞋,至少需要10斤青稞,但要是磨成糌粑,1斤最高可以卖到2元钱,换回一双球鞋只需要3斤多的青稞,这么一算,罗布旦增开窍了。

经过一番筹备,1999年底,罗布旦增盖起了厂房,开始向糌粑加工业进军。创业之初,罗布旦增针对糌粑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决定从质量和销售服务上下工夫。他依据市场消费群体结构把糌粑分成不同档次,实行不同的价格,同时,为了让产品很快被市场接受,他组织车辆送货上门,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罗布旦增生产的色泽洁白、入口醇香的糌粑,很快风靡日喀则、江孜、白朗等县市。洛丹牌的糌粑闻起来清香扑鼻,吃进嘴里甘甜细腻,吃完之后,抓过糌粑的指间余香久久不散,是没有品尝过的人想象不出的。

现在,白朗县被列入西藏“年楚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范围。罗布旦增又有了新的设想,他准备将糌粑加工厂的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利用糌粑加工的副产品麸皮,发展养殖业,发展温室沼气,促进糌粑加工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罗布旦增富裕了,但他知道,能有今天的富裕生活,全靠国家的好政策。自己虽然靠国家的政策富起来了,但周围还有很多乡亲并不富裕,他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糌粑生产上了规模,需要雇佣工人时,他首先考虑的是本村的贫困户。目前,企业雇工中有90%是本村的贫困户,仅此一项,他就为本村群众每年增加现金收入27万元。在收购青稞时,他按国家收购价优先收购当地群众的余粮,同时也以高价收购无公害青稞,还在嘎东镇几个行政村里推广种植绿色青稞,发展高端青稞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乡亲们的现金收入。

小糌粑做出大产业,罗布旦增的成功,为日喀则农牧产品深加工趟出了一条路子。

年楚河畔瓜果香

日喀则的白朗县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年楚河的中游,从江孜到日喀则的平展大地上,但见道路两旁不时有一排排的新房从眼前飞过,高效温室大棚更是缀联成片这里就是白朗县境,属于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境内灌溉便利,阳光充足,比较适合大棚蔬菜农业发展。白朗蔬菜从1998年试种成功至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当时成立了公司、基地和农户相结合的县农工商公司,还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了黄瓜、西红柿、青椒、西芹绿菜花等蔬菜。白朗县的对口援助省市山东省济南市为种植项目提供了技术人员和培训,在科技的支持下,大棚蔬菜效益相当可观,平均每个示范大棚当年平均收入就在8000元以上。10多年来,依靠国家投资、援藏资金、群众投劳,形成了年产各类蔬菜4200多万斤的产业规模,蔬菜年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人均收入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以上,成为西藏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之一。白朗的西瓜、西葫芦、黄瓜、番茄、茄子等15种蔬菜果瓜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蔬菜产业是白朗县特色产业的龙头,白朗以打造“蔬菜产业之乡”为目标,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抓住被国家确定为A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的机会,不断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白朗蔬菜”品牌,已率先建设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县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等,推行以“生产标准、产品监测标准、技术标准、产品认证标准”四个国际生产标准,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抽样检查、定档分级及包装和商标使用管理。

通过调整蔬菜品种结构,白朗积极引进山东章丘大葱、富硒西瓜等优良品种,并投入资金扶持农牧民发展蔬菜大棚。在蔬菜品种上,重点发展“两瓜”(西

瓜、黄瓜),稳步提升“两果”(西红柿、菜椒)。在种植技术上,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作用,从蔬菜公司的示范基地起步,抓好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帮助蔬菜种植专业村组建蔬菜协会,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县内外市场有机连接起来,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在努力提高蔬菜单产的同时,组织引导群众提高产品质量,提倡使用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提倡施用有机肥,实行合理轮作,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壤、水质积累性污染。试验示范微灌、滴灌、无土栽培等技术。完善服务体系,构建产业化经营运作。由援藏资金支付报酬,将山东当地农民技术员直接分配到白朗有关乡镇,以面上指导、集中培训、重点培养等形式,专职进行技术指导,实现蔬菜种植“技术大众化”,下一步,白朗准备建立一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把周边的蔬菜都调到一起,再联系运销大户把白朗蔬菜销到江孜、日喀则甚至拉萨和内地。同时建立白朗净菜加工车间,把整好、洗净的蔬菜包装,直接进超市或者上饭桌。

白朗县全年日照时间3200小时,干湿季节明显,有利于种植西瓜,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白朗蔬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特别是把“白朗西瓜”作为做大做强全县蔬菜产业的主打品牌,并先后从内地引进17个西瓜品种,经过长期比对试验、示范,在试种的17个品种中,已确定了7个西瓜品种进行推广,这些品种分别命名为太阳雨、小兰、双色冰淇淋、红艳、嘉年华、蜜童、伊丽莎白甜瓜。

“山东有寿光,西藏有白朗。”如今白朗县的蔬菜瓜果,不仅经营上有规模,产量质量上有保证,还有了品牌。在取得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的基础上,“白朗蔬菜”的品牌还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产品优势开始转化为品牌优势、名牌优势和出口优势。

白朗蔬菜的品牌是日喀则新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不仅是惠及广大农牧民的惠民工程,也促进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而蔬菜品种的多样化,带来了农牧民饮食结构的多元化,西藏正在形成讲究营养、口味、色泽和品味的绿色餐饮的一场“革命”。

一种新的模式

在日喀则江孜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线麻村”杂吴达村,“线麻”,是藏语“优质氆氇”的意思。氆氇是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也叫藏毛呢,是加工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也可以做床毯,最主要是做男式衣服。氆氇最早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那时叫“拂庐”,在西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熟练人工制作的氆氇,细密平整,质软光滑,是做衣料或装饰品的优质毛纺织品。制作氆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羊毛用纺锤捻成线,借助简单纺织机手工操作,用这种方法,一个技术熟练的妇女一天可织近3米氆氇。二是将羊毛用纺车纺成线,再用梯形木结构织机纺织。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织机。织好以后的氆氇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制作一件男式服装需要18米左右。氆氇一般都要染成黑色,少有染成红、绿等色彩作它用。因为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很受广大群众喜爱。

杂吴达村生产的氆氇质地细腻,越洗色泽越好,是西藏富裕起来的人们制作高级藏装的首选材料,24公分宽的氆氇每米可以买到200元以上,它的原材料来自西藏半细毛绵羊颈部下面的那一点,非常珍贵。加工氆氇是杂吴达村的传统工艺,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改善的杂吴达村村民们开始重新捡起过去的手艺,加工的氆氇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声名鹊起,村民们靠农忙务农、农闲织氇氇而走上了富裕路。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档次也越来越讲究,市场对毛线氆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抓住这个良好机遇,村委会组织农户分户承包加工,氆氇生产有了规范管理,销售渠道有了明显改善,销售额逐年上升,杂吴达村氆氇在广大服装爱好者中成为讨论对象,前来订购的商家、氆氇爱好者络绎不绝,这时,加工设备落后,加工人员和材料不足成了制约氆氇发展的瓶颈。

在这样的形势下,经过村民们商讨,决定成立集体加工厂,改变过去的分散型加工,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上海的援藏领导用援藏资金在村子里建设了厂房和仓库,并对村里的贫困户妇女进行编织技术培训,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氆氇的产量和质量。

在日喀则拉孜的曲玛乡,有一个“松巴拉姆”品牌的藏靴,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藏靴是生活在日喀则的群众过去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现在,平时穿着的人不多了,但在日喀则地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藏靴仍是不可缺少的穿着,以显典雅和庄重。藏靴作为独特工艺品,正受到国内外游客的争相追捧,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松巴拉姆靴也称松巴靴、冈杂,为方头仿足靴,靴掌由加工后的牛皮制成,靴底里层由布片夹层纳制,靴底边侧则由棉线裹缝,靴筒和靴面氆氇上绣丝线花、彩线花。它们所有工序都是手工,而且分工制作,做靴掌的是皮匠,做靴底的是靴匠,而靴筒、靴面由裁缝制作。松巴拉姆靴分为双层革底靴与单层革底靴,在旧社会,双层革底靴称为“甲郎”,只能是活佛等上层人士穿着,仅用单色丝线绣花或者不绣花。单层革底靴较为普及,分为男式靴和女式靴,此外,此靴还有城乡之分。在日喀则地区,松巴拉姆靴乍看大同小异,但在行家看来,区别还是很大的,城市里的藏靴绣花精美繁丽高贵,小城镇的次之,乡村的则简洁朴素。以节日盛装和日常装束不同、僧尼与凡夫俗人不同、男女不同、城乡不同,松巴拉姆藏靴有花色简繁之分,但靴面氆氇一般都以大红和朱赤为基色,靴筒一般为黑色。如今的加工户主要散布在曲玛乡的查马龙、卧龙、藏洛三个村,涉及121户800多人,过去由单家独户自产自销,无品牌,经济效益差,群众的收入上不去。联合经销改变了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再后来成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打出了“松巴拉姆”品牌,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增收。

农户(艺人)+集体+市场,这样一个模式,正在日喀则的许多具有传统技艺的农牧区,在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如雨后春笋般的纷纷出现,给日喀则的农牧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江洛康萨,“酿”出来的美名

江洛康萨,是日喀则市的一个居委会的地名,也是日喀则一个传统酿酒的巷子,又是当年农奴主私家酿造作坊所在地。民主改革之后,江洛康萨居住的那些过去世代酿酒上贡的人们,一下成了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自由身,手里也慢慢有了口粮之外的富余青稞,小巷就慢慢成了日喀则的美酒集散地。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是江洛康萨这个地方因酒而得名,还是住在江洛康萨地方的

人酿酒出名。一首流行于当地的民歌这样唱到:

江洛康萨是孩子的出生地,

在这里可以喝到最甜美的青稞酒;

把最好的美酒拿上来吧,

慢慢地喝,喝到尽兴!

酿造青稞酒的过程很简单,在日喀则,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自制自用,但酿酒的火候掌握就是一个大学问了,有的家酿成的“羌”,甘洌可口,而有的酿出来又酸又苦。大家都说,这主要看这家的女主人的心肠好不好。酿造青稞酒之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一夜,再放到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大约两小时后,把煮熟的青稞捞出来,稍微晾一下,去除水汽以后,再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慢慢搅动,撒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青稞酒就会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又发酵不好。撇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容器里,用棉被一类的保暖东西包起来放好。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

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分头道、二道、三道酒。在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对酿青稞酒就有非常生动的描绘:

到日喀则的人家做客,主人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如果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里,家里有条件的,都会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还要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端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三次,这时主人会向你敬“松者夏达”意思是喝三口一杯的酒,就是客人先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客人添满一次酒,喝完第三口,主人给客人斟满后,客人再把这杯酒喝干。

另外,在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还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否则会被罚喝两大碗。饭后的这杯酒,叫做“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用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现在一般也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在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士,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伴着节奏且歌且舞,杯中的酒却绝不会洒出。客人有时也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气氛十分热闹,把宴会推向高潮。

青稞白酒则是将醪糟加少量水,进入蒸锅蒸馏,蒸出的酒精度可达60度左右。还可以用土法蒸馏,就是将醪糟装入陶罐中,加水,罐中架一口铜锅,锅沿与罐沿平齐,锅上加一个锥形的锅铛,在陶罐下面加温,不断将锅铛中升温的水换成凉水,使罐中蒸汽凝结为水珠滴到铜锅里,即是青稞白酒。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小在江洛康萨长大的强旦从80年代初开始恢复传统的酿制青稞酒工艺,并起名“江洛康萨”,开始经营以青稞酒、青稞白酒为主的茶馆,日喀则的乡亲们又闻到了江洛康萨小巷飘出的美酒芳香,后来,强旦的茶馆规模逐步扩大到藏餐、加工面条、日喀则特产粉条、糌粑、榨油等多种经营。慢慢的,强旦家的小作坊变成了酿酒公司,日喀则、拉萨乃至遥远的印度小城,都有他家的江洛康萨青稞酒销售。清风一吹全城醉,江洛康萨青稞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用日喀则出产的优质青稞、荞麦为原料,引进现代技术装备,用无污染的天然优质矿泉水精心酿造,不勾兑,久储自然老熟而成。江洛康萨青稞酒原味醇香、清亮透明,饮后头不痛、口不渴,在日喀则家家酿酒,四面经营的环境中独树一帜,经过上海援藏干部的推荐,参加上海的几次展览会,在上海声名远播,成为抢手的礼品。

改革开放以来,日喀则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饮酒的种类也趋向多样化。特别是在城市的青年中,啤酒受到很多人喜爱,这可能与啤酒的特性、味道都和青稞酒很近似,而且比青稞酒饮用方便、便于储存有关。面临啤酒这样工业化生产的挑战,青稞酒生产也必须打破家庭酿造的传统,转为工业化生产,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这也是“江洛康萨”需要发展的一个理由。

猜你喜欢

糌粑日喀则青稞酒
青稞酒风味的独特性
日喀则,天堂的邻居
糌粑,青稞面团里的原生态
浅谈青海称多县“卓木齐糌粑祭祀节”
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候特征与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藏族饮食与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糌粑和酥油茶
卓木其印象
青青稞酒业绩连年遭降 大撒网是危机还是突破口?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
在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