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城名刹

2009-08-22

中国西藏 2009年4期
关键词:班禅达赖喇嘛藏传佛教

洛 军

西黄寺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所在地,位于北京德胜门和安定门外,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恢弘,令人肃穆。在建筑形式上,集汉、藏、印建筑艺术为一体,精美绝伦,堪称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瑰宝。

黄寺始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是在辽萧太后燕京行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同年,应高僧恼木汗之请,根据顺治帝敕令,毗邻黄寺东侧的普静禅林同时改建成藏传佛教寺院。由于二寺毗连,又同为藏传佛教寺院,故当时人们习惯于称普静禅林为东黄寺、黄寺为西黄寺,两寺称谓遂约定俗成。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黄寺开始第二次大规模重修时,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现东、西黄寺的称谓,三世章嘉国师通过理藩院大臣的上书中已经有了:“黄寺东西二区,同垣异构,土人号曰‘双黄寺”的记述。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皇帝即位,即派人人藏邀请西藏地方具有重要影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人物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五世达赖接受邀请,于顺治九年正月(1652年)启程朝清,翌年抵达北京。为褒奖五世达赖喇嘛的爱国行动,清政府特令拨白银九万两在京城之北建黄寺,供五世达赖喇嘛在京驻锡之用。

五世达赖喇嘛在京期间,驻锡西黄寺,多次到皇宫内朝见顺治皇帝,报告西藏地方政教大事。顺治皇帝也多次为五世达赖喇嘛在宫中赐宴。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五世达赖喇嘛奏请启程返藏;四月,清政府派遣以礼部尚书觉罗郎丘和理藩院侍郎席达礼为首的官员,携带着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金册、金印来到代噶(今内蒙古凉城),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册封达赖喇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援“照封五世达赖之例”,特派钦差至扎什伦布寺封五世班禅罗桑意希(1663—1737)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册金印。从此以后,历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必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为历史定制。

有清一代,西黄寺遂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朝觐的驻锡地,也接待过一批批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朝贡的使臣。同时,藏传佛教界一些领袖人物及著名高僧大德也与西黄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西黄寺曾几度成为驻京掌印扎萨克达喇嘛处理北京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乾隆皇帝70寿辰。这一年的庆典活动,除了蒙古诸部王公、扈从大臣和外国使节参加祝寿外,突出的就是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朝觐。这次六世班禅觐见,与五世达赖有不同之处,五世达赖是“实以敦请”,而六世班禅则“不因招致”,不避辛苦,远道而来,颇不寻常。此时的六世班禅,正是年幼的八世达赖的老师,是西藏地方政权的主要领袖。而六世班禅对清朝中央政权的乾隆皇帝是非常拥戴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一直图谋侵略西藏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提出与西藏签订通商条约等,当时的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表示坚决反对。当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了布鲁克巴(不丹)人,妄图染指西藏。印度总督赫斯汀的使节搞分裂阴谋活动时,六世班禅鲜明地表态说:“西藏是中国的领土”,所有军政事务必须得到清中央政府的指示,给予有力的回击,因而倍受乾隆的尊敬。所以,乾隆皇帝对六世班禅朝觐的各项接待活动,安排得极其隆重。

乾隆四十四年(1 779年)元月,班禅率领三大寺堪布及高僧百余人,从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由驻藏大臣护送,经金沙江、巴颜喀拉山至青海西宁。沿途经宁夏、归化(呼和浩特)、多伦诺尔,皇六子永珞和章嘉国师前往多伦诺尔迎接,六世班禅乘黄轿直达承德避暑山庄。在承德期间,乾隆向六世班禅颁敕了一银印,银印用汉、满、藏、蒙4种文字镌刻,文字是“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宝”,这是清朝给班禅唯一称宝的印章。

在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活动结束后,九月,六世班禅抵京驻锡西黄寺。九月二十六日,乾隆皇帝亲临西黄寺,六世班禅出寺迎接,乾隆赏赐六世班禅许多贵重厚礼,并在西黄寺内与六世班禅一起用膳。此后,乾隆和六世班禅多次往来于皇宫和西黄寺之间。六世班禅病重期间,乾隆皇帝数次探视。十月二十九日,乾隆皇帝到西黄寺亲自探视六世班禅,遣御医诊视,命章嘉国师守护,并命皇六子加倍注意班禅病情和饮食情况。十一月初一,六世班禅发高烧,乾隆皇帝亲到西黄寺赐送貂皮大氅、皮褥等物,作“祈寿长椿图”和《写寿班禅圣僧并赞》诗赐予班禅,为其祈寿。十一月初二下午,六世班禅大师于西黄寺内圆寂。乾隆皇帝亲临凭吊,处理一切善后,并于西黄寺西侧敕建清净化域塔及清净化城塔院,由于塔是为六世班禅而建,故俗称“班禅塔”或“六世班禅塔”,塔内珍藏六世班禅衣冠经咒和乾隆皇帝的赐物等,以志胜因。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塔院建成,乾隆亲笔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以纪念六世班禅的无量功德。乾隆御书《清净化城塔记》碑和《写寿班禅圣僧并赞》诗碑(碑内刻“祈寿长椿图”和《写寿班禅圣僧并赞》诗)作为历史文物,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于西黄寺清净化域塔院东、西碑亭内。清净化城塔和清净化城塔院是西黄寺完整保留的唯一一处历史遗址,尤其是清净化城塔驰名中外,成为西黄寺传世的标志和历史象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8月,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进京朝觐,在西黄寺驻锡近3个月,加深了与中央政府的感情,巩固了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插手西藏事务,造成西藏地方政府内部矛盾加深,西藏局势动荡,1923年11月,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尼玛带领少数随从北上出走,寻求祖国内地的支持。1925年2月20日到达北京,受到民国政府代表和西黄寺、东黄寺、雍和宫僧众的热烈欢迎,驻锡中南海瀛台。1927年九世班禅在福佑寺设立了“班禅驻京办事处”,由于西黄寺与六世班禅大师的特殊因缘,九世班禅开始组织修葺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院,1928年竣工。此后,清净化城塔院一直由班禅驻京办事处派人管理。

1954年,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期间,他与十四世达赖喇嘛联袂前往西黄寺朝拜清净化城塔。1987年9月1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正式创立,十世班禅大师亲任第一任院长,今天的西黄寺成为了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高级僧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1979年8月21日,北京市政府宣布西黄寺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于1981年7月于清净化城塔院天王殿右墙前设立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和文字。1983年西黄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黄寺的历史,像一幅辉煌的历史长卷,它真实地记述了藏传佛教界领袖人物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不朽精神;西黄寺的历史,又像一尊历经沧桑的石碑,它把中华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意志和美好心愿永远地镌刻在大地上,让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班禅达赖喇嘛藏传佛教
中央高层曾多番争取达赖喇嘛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大枣巧治班禅活佛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
活佛见主席
高雄市长要升“藏独”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