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与高校德育建设
2009-08-21雷雨泰
雷雨泰
摘要:大学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与其大学教育的先进与落后息息相关。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大学教育。全国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把德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
关键词:和谐发展 德育 以人为本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相互撞碰。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收入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必然形成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科学文化知识如何,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和谐发展与德育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和全国人民在二十一世纪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谐”英文是harmonious:即和睦的、调和的、和谐的意思。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有关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四是要加强社会治安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人是社会的主体,和谐说到底不是物的和谐,而是人的和谐,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从人的精神与人的价值方面提升,即是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和谐和人格发展上来,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所以培育和谐人格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和谐,它不仅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它更突显人的作用,所以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第二层面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即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第三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等多方面的和谐。
古人曾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意思是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自我修养就完善了;自我修养完善了,家庭就整顿有序了;家庭整顿好了,国家就安定繁荣了;国家安定繁荣了,天下就平定了。其实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和谐发展的基本道理是一样的,要先完善自我,再做更高追求。即:自我、家庭、他人与社会的发展要统一起来,而最基本的是自身的完善,即修身,也就是现在我们讲的道德品质教育。而和谐的人格则是德育的目标。所谓德育,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解释,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就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施教行为和过程。在高校,德育寓于所有与育人有关的各项工作中。德育也就是和谐发展的最基础的环节,只有德育建设好了,才会有和谐的人格,能有和谐的家庭与社会。
二、和谐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其核心是尊重人。因为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尊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基本权利和责任,把他们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使命,高等学校的育人质量如何无疑会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未来。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比起以往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作为高校,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转变,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如果不能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调节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不能使大学生走向幸福和成功,那么它也就失败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德育内容不考虑学生人格成长的需要,习惯于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德育方法简单化、运动式、命令式,以教育者的“本体”消解学生的德育“本体”和“主体”的资格,往往使轰轰烈烈、兴师动众的教育雨过地皮湿,更为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现代人格素养,使学生的人格不完整。可以肯定地说,在一个学生没有成为主体、没有充分行使参与权和自觉参与活动的德育过程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使命感和独立人格的。
有学者指出:“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不是从人本身、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驯化……这种道德是一种无人的道德,这种教育是一种无人的教育。迄今为止,道德和道德教育中的无人现象依然严重。” 德育不可能没有“秩序”功能,但是,如果将“秩序”功能极端化,消解了它的塑造完全人格的功能,必然引发学生人格弱化和不健全的结果。
“以人为本”在德育中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体”。这要求在德育中,彻底纠正德育的“人的缺位”状态,以学生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人格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标准、围绕学生的生存和人格发展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指导。由于未能以学生为本位和本体,使得我国德育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塑造人格方面尚有大量空白,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以学生为本体”的关键是以学生为目的。只有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的,才可能作到德育以学生为本体、关心爱护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发展、就业和走向美好的未来服务。
三、加强实践意识、自律意识,培育学生参与意识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德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是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要善于把德育工作融入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中去,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实现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注重挖掘帮困工作的教育内涵。如:同济大学在做好勤工助学和贷款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诚信教育,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学校在给予大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积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把握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借鉴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群体整体心理素质;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环节,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爱校荣校的责任意识。总之,将德育工作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大力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充实和提高自己。德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长效机制,将之纳入到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通过围绕主题教育、社会调查、扶贫接力、政策宣传、服务西部等主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广阔天地,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鼓励青年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参加各类重大主题专项和常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既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又培养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自我教育的实质是发挥大学生主体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作用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塑造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可从众多方面引导。比如,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只有大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自我,认识到自身人格上的优点和缺点,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优化、整合自己的人格。因为认识自我是改变自我的开始。再如,可引导大学生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事实上,有不少人格发展缺陷源于无知。此外,还可引导大学生主动的投身于各种实践活动中,关心国家大事、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等等。
四、德育的和谐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共同营造一个民主的、和谐的、情感融通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氛围、学校师生关系和学校教育氛围。一定要重视课堂内与课堂外、自我与社会、知识与情感的关联,要充分理解他们之间的丰富性、回归性和严密性。特别是学校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氛围更为重要,要破除统一意志的、封闭性的教育关系,大力提倡开放的、和谐的教育关系,不再一味强调教师的权威,而是倡导师生间的共处和共知;在教学和精神方面,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方式、方法,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育氛围,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甚至表现、行为。
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四者“和谐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搞好青少年和谐教育,保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保证。教育内容的和谐性,要解决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德育的突出地位问题。从而,把思想道德建设与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把强化道德要求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德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大学生德育的培育不仅是个系统性的工程,而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代高校只有把培养和谐人格的大学生作为目标与根本追求,才能为和谐的社会构建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才能书写出更为美好的一页。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欲诱惑实在太多,每个人都应当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激励自己,加强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崇高道德情操的人,成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人,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和谐个体,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便大有希望了。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006年10月11日
[2] 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