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治校 规范管理机制
2009-08-21王永和
王永和
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因而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实行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教的关键,是依法治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此为契机,展开依法治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校提出的依据
首先,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经加入WTO,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依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规则,我们的法制建设必然也要和世界接轨,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因此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学校而言,依法治校,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其次,它是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客观要求。时至今日,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内的6部关于教育的法律,16项教育法规,各级人大政府部门也分别制定了有关的教育法规规章,虽然教育立法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但已形成了上至宪法下至规章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规的健全,客观上也要求学校的工作要依法办事,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迫切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再次,它是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法治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教育理论中的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强调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主体性,必须从理论上明晰学校及学校内部职责范围,即权利和义务,而权利和义务正是教育法律所调整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明确依法治校的主体、内容、途径等要素,这样才能去指导实践,增强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从而也会更加丰富和发展学校管理的理论,增强实践操作和理论发展的互动性,形成良性循环,深化理论,推动实践。
二、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内容
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这是实现学校的法制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只有明确了主体,才能明确学校管理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明确了内容,依法治校的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
明确了主体即是明确了内容。从学校管理学角度而言,凡属学校管理的一切范畴,均属依法治校的内容,诸如学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体育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劳动教育工作管理等;从法律角度而言,凡是学校管理主体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均可看作治校的内容,诸如学校的权利义务、教师的权利义务、学生及家长的权利义务等等,而这些在教育相关法律条文上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等权利和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等义务。这里我主要对学校的管理机制阐述几点看法。
三、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机制的实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我校领导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后,一致认为搞好“三双”教育是增强师生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知法、用法、守法水平,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加强对法制教育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由政教、教务、总务等部门及工会、团委等组织的负责人为组员的依法治校教育、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并邀请镇派出所、镇司法办等单位的领导参与学校领导小组的工作,对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和评估,以保障学校“三双”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1.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增强法制教育的直观性。为了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我校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宣传发动到今天,学校一共出了四期宣传橱窗,每期都有法制教育的专门板块。学校政教处举办了一次“两法”教育图片展览,有实例,有图片,在走廊宣传橱窗中每天都有《中国法制报》供全校师生浏览,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经常在课间浏览、评论。它告诉学生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增强了法制教育的直观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我校还坚持不懈地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校广播站、观看法制教育影视片等形式多方面宣传法律知识,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了法制观念。
2.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我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和教育为突破口,邀请了派出所的领导来校作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专题讲座,通过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教育学生守法和护法,使学生深刻领会到维护法制对安定团结,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对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违法乱纪应当承担的严重后果。讲座不仅用模范遵纪的正面典型教育了师生,还引用反面事例,使他们懂得法律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懂得了为维护集体的利益对违法乱纪者必须制裁,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法纪的意识。
在宣传活动,学生们依托自己家庭所在地,在社区、乡村各级组织及家长的配合下,他们或上街宣传,或入户讲释;或集会报告,或个别咨询;或运用广播,或结合演出;或出版专刊,或送发材料;或大张旗鼓,或润物细无声,以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的放矢、见缝插针地宣传法律知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三)加强常规管理,重视养成教育
在常规管理中,我校十分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利用班会课开展“三礼”、“三自”教育活动(即礼貌、礼仪、礼节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五心”教育活动(即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长辈、把关心留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并把这一活动与我校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工作结合起来,要求人人为创建添光彩、做贡献。
近年来,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学生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学习教育法规,重点学习《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家长依法维护子女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对自己子女的法制宣传教育。我校还通过采用“一张试卷全家答、一张试卷请你答”等形式,将法律知识渗透到每个家庭,起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四)坚持依法治教,规范教师行为
学校教育任务的承担者是教师,如果教师的法制意识淡薄,法制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师德规范,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风尚。学校每年都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请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作讲座,传授以法执教的经验,把有关法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政教处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做到“召开一次会议,分析一个案例,提高一步认识”。要求全体老师不歧视后进生,不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家长礼品,不乱收班费。要求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总结法制教育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并组织交流和学习。
最后,要想真正地实行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机制关键在于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制教育。因此,我们应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以”三双”为契机,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依法治校的主体尤其是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及师生员工乃至家长积极投身于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活动。实现法制教育课堂化,利用课堂教学和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实现法德并举。依法治校不仅要开展教育法制理论及其案例的研究,同时也要花大力气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法制教育水平,最终形成教育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治学的和谐有序的法制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