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探析
2009-08-21曾永卫刘国繁等
曾永卫 刘国繁等
摘要: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本研究,总结办学经验,从内涵、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等不同方面探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彰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较早地启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通过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广泛调研、深入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构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
一、“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内涵
“两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并”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并重、并行,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螺旋递进。“并举”指构建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不能把前者放在后者的从属位置上;“并行”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紧密配合、齐头并进。“递进”在理论教学体现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一学科基础课程一专业课程的递进;在实践教学体现为基本技能培养一综合应用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培养一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递进。该模式的特点是: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与促进。
二、理论依据
工程应用型本科,其办学定位基本确定在“教学型、应用型”层面。作为本科层次教育,应重视较宽厚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应注重培养社会所欢迎的、能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技术和管理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发展能力。它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向及规格侧重于向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倾斜。突出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特性,也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本科层次立足发展、特色突破的现实支撑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紧紧抓住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两大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立足点就是要优化工程教育体系,强化工程教育内涵,主要包括: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湖南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十分明确,坚持把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提出了“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十二字”教学指导方针。其中“重基础”指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宽口径”指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强实践”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全面、系统的培养;“擅应用”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方针,我们在广泛调研、不断实践,深入总结自己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
三、操作程序
1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论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需要通过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构建出理念先进、定位准确、逻辑性强的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大专业平台+课程群”的模块化、纵向化的课程体系。
(1)根据专业的业务规格、业务范围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确定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按不同的学科门类,提出各种课程类别的参考比例。按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层面设置相关课程。
通识教育基础课,主要指全院性公共课,旨在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培养,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学科基础课程,主要由本学科和跨学科基础课程构成,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并充分考虑将来专业口径的拓宽,为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占课程教学总学时数的比例已达到80%~85%(文学类专业为75%),使基础理论教学切实得到了加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因专业课程学时数仅占总学时15%~20%左右,考虑到专业课门类较多,课时较少,为了使学生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主要采用“大专业平台+小方向课程模块”的课程组合方式,拓宽专业口径。所谓“大专业平台+小方向课程模块”,是指专业的设置口径要大,每个大专业在培养的后期再分化为几个不同的小方向,各个方向共用一个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专业课程分模块并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设计,可设置多个培养方向。“大专业平台”由带有通用性的专业知识课程组成,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大专业的通识教育,“小方向课程模块”主要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和实践组成,特别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课程模块”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内在相关性和完整性。
(3)在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我们主要是通过重组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设置,强化课程的基础化、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课程的现代化,并组织教师认真编写了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和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按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三级递进关系,进行课程教学的宏观安排,一般说来,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大都安排在大学低年级进行,学科基础课安排在中年级完成,专业课程安排在高年级完成,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推进,确保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树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它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主要环节。
(1)实践教学体系是形成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之一。围绕社会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我们构建了从课内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训练,到课外自助式开放性实验;从校内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到校外实习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划为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三层次”,其中:
基本技能层:包含通识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
金工、电工与电子等基本技能实习,项目见习,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包含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实验(实践)周,进行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层:包含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产品研发制作,进行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
“三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螺旋递进,即:基本技能培养一综合应用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培养一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受到较全面、系统的综合训练。
(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充分保证大型综合实验(实践)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各专业安排的集中实践周最少的有40周,最多的达50周,占教学总周数的比例达到30%左右。有实验的主干课程实验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少于20%,使学生综合训练在时间上得到了保证。将部分课程的实验,作为实验课程独立开设,如物理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等进行单独授课。有的还安排了认识实习。对应“三层次”递进关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时间与任务。以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主要做出以下实践教学安排:基本技能层主要是工程认识实践,其实践教学内容包括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工程力学基本实验、电子电路基本实验、计算机硬软件基本实验、控制过程基本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基本实验、专业方向课程基本实验;综合应用与初步设计能力层主要包括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实验、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计算机硬软件综合实验、控制工程综合实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实验、各专业方向综合实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主要包括工程实践训练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
(3)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学校在硬件、软件两方面都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实验室、示范实验室,并重新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规范,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功能。学校还建设了高水平工程训练中心,其软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教育部示范性工程训练中心的标准与要求。学校积极推进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承担了国家级教改项目“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学校要求各教学院(部)采取切实措施,根据专业发展,进一步更新了实验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两性”实验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84.6%。学校实行了“全开放”实验教学方式,坚持基础课实验中心实行全开放,并安排了集中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周,学生通过听、讲、动,采用三步骤交叉方式(即由教师进行原理讲解,学生自述训练内容安排与方法,分组交叉训练)进行实际操作,故障分析及排除,使学生得到工程环境下的实践能力训练,形成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特色方法;对于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采用师生双向互动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选题质量。学校建立完善了学校、教学院(部)和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3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应突出工程实践,强化应用。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基础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为此,我们特别注意优化教学过程,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修(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原则意见中,明确要求各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要坚持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过程中均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规定了相应的能力考核要求,通过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与配合,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途径,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反复应用,不断深化,达到了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从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又选择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纺织工程三个专业实行小学期制,即将原来的8个学期分成16个小学期,每个小学期为10周左右。这样能更好地安排各教学环节,合理地配置师资,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更紧密结合,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探索,“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逐渐成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体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共性问题,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十二字教学指导方针,构建和优化了以“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体系,以此建立了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2强化实践育人理念,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地位,把它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使实践教学成为我院的办学特色之一,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配合与促进,并积极探索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规律,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融合,使学生既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