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实践
2009-08-21彭金冶
彭金冶
摘要:笔者从事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刑法学、经济法学教学多年,与学科同仁一样,需要厘清和总结的东西很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谈谈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实践。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法学教师角色;法律事务人才培养
一、哲学方法论给予的启迪
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教育者固守的教学模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不相适应,法学教育管理者和教授者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是紧迫的。尤其是国际金融风暴的袭击,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法律职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法律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所需要的法律职业者:法律职业者的专业知识结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医师等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如此等等,对大学法学教育者的水准和要求突破了传统。笔者思考,认为打造和定位法学教师的角色,应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和法律实际,将我国高校法学教师的角色简略归纳为:法学教师首先要解读法学知识,要给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传授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和处理法律事务中的事件、人物,用法理知识与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一道,正确地分析、判断和获得证据。法律实践和实践法律得出:法律证据的确认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获得证据、判断证据、使用证据都要求真、求实,这是实践法律知识、参与法律事务、制定法律文本所要求的。由此说,当今的法学教师既是“务实的法学教育者”,也是批判传统、改革法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筹划者;是培养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是合法权利的维护者。笔者为了寻找法学教师角色可行性办法,除了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律师事务工作的实践外,还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展开了系列问题的思考,包括法学教学与实践,法律事务、司法事件、证据分析和确认、经济法律关系的处理等,收益是很大的。
二、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于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探讨呢?因为,中国的高等法学教育教学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又很迅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国家把完善法律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纳入国策之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举措。伴随法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法学教师的定位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发展之急。为了对未来法律人才的培养,高校法学教师承担的任务是艰巨的。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及律师事务的法律实践,对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归结如下:
1法学教师角色:教书育人
笔者通过法的教育功能认为,法的教育功能具有独特的意义——法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法的功能和效能。具体说,法的功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得以实现的,法学教育者对此首先应该加以强调。
(1)法学教师职责是教书。从法理的内容角度,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法学的一般概念与体系、法的现象与本质、法的功能和作用、法的制定和规范与分类、法的实施和适用、法的解释和推理、法律责任及监督和制裁等。从法学的分类说,教师要给学生归纳、划分、介绍理论法学(或基础法学),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之间的联系。从基础法学的角度,教师要从宏观上给学生介绍中国法学的分类,有利于学生对法学的整体了解和法学基础理论的夯实。关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学术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而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法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属于其调整范围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法律部门,它是调节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个人、法人、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范畴。持后一种观点的多数是美国的学者,与前一种观点相比,注重实用,从实际出发。此外,德国、日本法学界有些学者也支持上述观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大多数认同这种观点。教师对上述观点的介绍和涉猎,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时参照。
在“经济法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详细讲解、诠释“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经济法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的功能,经济法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等。如对经济法律关系问题的讲解,教师提出方法体系以及方法论形成的问题,强调尤其应当注意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并认为这是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应有的共识,这也是对最初的关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宏观思考的回应。吸收国内外经济法的最新立法成果、经济法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熟悉并了解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动态。
在“刑法学”课程教学中,经常遇到刑事立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与司法解释、刑事判例、自由裁量权的相互关系问题,如何用辩证的观点,将罪刑法定原则和司法实践有机结合并贯彻到教学中,笔者在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时,要应有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刑事判例制度的实施,有司法解释颁行,这样三位一体有机组合,才能使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厘清了罪刑法定原则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相互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法学教师职责要育人。法学的讲授要教育学生成为法律的正义守卫者、维护者;对于如何成为守法公民,如何对违法行为的预防,如何对违法者、犯罪者给予制裁等,要通过课堂授课、法律实践和实践法律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在育人方面,教师可以法的文化作用、社会公共事务作用、法的功能和作用等内容的介绍为主,让学生通过法的文化作用的学习和掌握,感悟到法律可以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我国的法律能服务于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办学;在科技方面,我国的法律能保障国家发展的科学事业,尊重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发明创造。在人才的培养与作用发挥方面,我国的法律对于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的确认,在整个科技文化事业发展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教师的法律教育教学还要与思想道德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因为,法律可以确认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基本地位、原则和内容;法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规定和事实,培养和强化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则,每个社会公民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能,并基于这一职能而发挥相应的作用。高校法学教师育人的效果,要看学生对法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并在实践中成为法律的宣传者和卫护者。
2法律教师角色:实习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
以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它来源于社会实践,是在实践中产生,又转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个法律
职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法治要求法律职业者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丰富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法律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独立性职业,它有两方面的基本含义:第一,是一种专门的行业,是专业化的工作;第二,从事法律职业的人需要拥有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我们国家把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分为四种:法律辅助事务型,法律执行型,基层法律实务型和法律技术型。无论哪种类型的法律职业人员,现代法治对其基本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独特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务技能。这就要求大学法学教育应该与法律职业化发展趋势相适应。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创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在兴起。
(1)教师帮助学生做实习律师。对此,我们参考了某省司法厅的办法规定:实习期间,实习律师业务量必须达到要求,全面参与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其中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诉讼案件不低于6宗,仲裁案件不低于1宗,非诉讼案件不低于2宗,并就每宗案件写出不少于2 000字的案件办理报告书。此外,还必须参与旁听民事诉讼案件6宗、刑事诉讼案件6宗、行政诉讼案件6宗,并就每宗案件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实习期限为三个月的,业务量酌减(笔者引自“搜狐”新闻网,2006年2月9日)。我们参与了某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礼仪接待,委托代理合同的拟订、实习律师的行为规范、实习律师报告书和总结等。教师帮助学生做实习律师进行了实战训练。
(2)教师帮助学生模拟法官,检察官。法律职业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任,法律职业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神圣的职业要求廉洁、正义的品格。因而,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人。关于如何做人,学生模拟(见习)法官、检察官期间,首先学会如何对待案件中的当事人,法学知识的素养已包括怎样对待证据,获得证据、判断证据、使用证据要求真求实。因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是法律的守护者,学生见习期学会做人是将来从业很重要的问题。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笔者往往将自己兼做律师接触到的案件,包括与法官、检察官交涉等的证据、证词,拿给学生分析,加以判断,让他们各自拿出利于当事人(客观并符合法律)的正确结论。教师通过分类归纳学生的结论,然后出具法律的最终判决结果。
我校学生的实习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有些是通过课堂案例,有些是通过真实案件,有些是通过走访、暗访、调研、咨询等方式进行的。操作实践证明,实习、模拟的做法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模式脱离接触真实案例的弊端,这样做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是有利的,对将来的从业也是比较顺手的。鉴于目前我国的条件,学生的法学实践教学需要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他们的学生通过对上万个案例事件的分析、参阅,能积累和总结很多经验,而不是通过模拟个案能奏效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法学教育教学取得的效果能事半功倍。
三、教学实践及成效
笔者在“经济法学”和“刑法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做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师生收益是很大的。
1师生收益
(1)整合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实习对市场进行了摸底、调研,寻访了解实习、见习单位和部门课程设置情况,了解法学课程的设置与当地经济建设对法学人才的要求,了解各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的要求。根据调研、摸底,促使我们对原部分课程的调整,重新整合了课程体系。如增设了选修课的种类或品种,增加了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刑事诉讼和解等与法律相关的课程,也包括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谈判技巧等课程内容。
(2)阅读案件与模拟法庭结合。在法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学生阅读案卷与模拟法庭上的辩论有机结合,模拟法庭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的做法是:将推理运用于司法判决,以研究上诉法院的典型判决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将学生分组,分别轮流做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培养学生的司法经验与司法技巧的实践能力。这种方式对引导学生阅读案卷不是空洞的,而是与法律分析、模拟法庭的事例相结合进行的,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学习中生成判断能力,判断中引用知识点,用职业思维去学习和分析案卷,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下所忽略的理论与司法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和学习主体,教学效果明显。
(3)诊所教学与从业技巧的结合。我们将诊所法学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加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见习中训练。利用法学诊所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让他们参与诊所处理的真实案件,
置身于案件处理的过程中,直到参与出庭。在诊所里、在办案中,学生自觉地把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养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培养造就了法律职业素质。尤其是通过亲身体验对未来的职业就业得到了提前训练,使学生收益。
2教学效果明显
近年来,我院学生接受当地经济建设中的法律案件人数颇多,有受公司、企业委托的,也有受个人委托的,代理诉讼、进行商业谈判,或代理合同纠纷,在当地已受到很高的评价。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已受到当事人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院的学生凡是在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实习的,给上述单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两年举办一届的黑龙江省“孟繁旭杯”法律知识辩论大奖赛中,我们的学生先后获“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每年有近1/3法学毕业生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部分学生进入司法部门工作后胜任工作快,缩短了磨合期,降低了用人单位成本,使用顺手,用人单位满意。笔者通过《哈尔滨学院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哈尔滨学院毕业生质量问卷调查》和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情况的反馈,对我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近年来的办学实践和不懈努力,我们学院已经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学院已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单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了贡献。
完善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法律人才整体素质和就业率,法律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