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赴社区挂职锻炼的思考

2009-08-21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辅导员社区学校

彭 红

摘要: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支持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活动,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对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和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社区挂职锻炼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建立辅导员社会实践锻炼的工作机制,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支持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活动,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大学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于2006年9月与闸北区组织部确立合作意向,学校每年选送十名左右优秀辅导员到闸北区担任街道社会工作综合党委书记助理,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使社区这一平台成为辅导员发挥所长、获得提升的新“码头”。辅导员的挂职工作赢得了街道及区政府的好评,闸北区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评价上海大学辅导员每半年一次的挂职锻炼为“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希望一节接一节拍下去。一节比一节精彩”。

一、辅导员挂职制度设计的理念及功能

(一)辅导员挂职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

钱伟长校长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高校要“拆四堵墙”: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校内各部门和各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系,要破除头脑中旧的教育教学思想。上海大学辅导员挂职制度充分体现了钱伟长的教育思想,为学校辅导员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平台,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1沟通——让社会了解学校,让辅导员走向社会。

辅导员通过挂职锻炼能够进一步地了解社会、了解社区,同时也为学生和社会的沟通搭建了平台,拓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环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帮助。挂职辅导员利用挂职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尽早引导学生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时差。

2共赢——促进高校人才资源和社区建设的结合。

区校共建是以育人为目的,以社区为平台。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挖掘整合区校资源,发挥区校工作优势,实现社区和高校的对接与合作,促进高校人才智力资源在社区的转化,促进社区和高校共同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学校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方面的不足,辅导员在挂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为区校共建提出自己的建议。

3和谐——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是辅导员为创建和谐社会作的最大的贡献。在挂职过程中,辅导员学习了很多社会实践的工作经验,有助于完善学生的党建工作,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时可以帮助同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个人得失与他人评价,学会宽容,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引导学生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并成为环境的改造者。

(二)辅导员挂职制度的功能

辅导员挂职锻炼是高校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干部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培养和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挂职锻炼,辅导员学习了好的传统、作风、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1拓宽了辅导员的学习领域。

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指导、思想教育、学习督导、行为引导及相关事务管理,开展扶困助学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职责,因此,辅导员在挂职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各种业务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社区的领导和群众学习,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学会在复杂的工作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解决矛盾的切入点;要学会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临阵不慌,组织有序,驾驭全局。学到这些工作经验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而且还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可以使辅导员能够更加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2丰富了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舞台,学校每年寒暑假会组织大学生,到区各个街道锻炼,被安排到各个部门如各个科室、居委会等,很多时候是担任文字资料整理和写作工作。辅导员在挂职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援助志愿服务,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大型活动服务,大学生可以提供接待引领、翻译、游客解说等服务,彰显青年志愿者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等。

3推动了区校之间的共建。

辅导员直接到挂职单位挂职,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校共建。辅导员在挂职过程中能了解挂职单位的需求,让学校优秀专业教师来街道做讲座,对挂职单位来说,吸收了大量最新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实现了智力输入,拉近了区校之间的距离。

4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辅导员在挂职锻炼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所挂职的单位里做好自己挂职的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挂职单位和学生之间沟通信息,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增加学校和学生在社区的影响力。

二、当前挂职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上海大学辅导员挂职锻炼作为其一项重要制度与内容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其为学校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素质较高的优秀辅导员,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挂职辅导员也为挂职单位带来了新的工作理念与工作作风,为闸北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这项制度的发展与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镀金”思想严重,自身动力不足。

挂职辅导员认为反正是挂个名,又不留下来何苦得罪人;不想认真工作,得过且过,干好干坏一个样,认为学校工作和街道工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愿意努力工作,认为是给别人干,自己的学校领导看不见,得不偿失。

2把辅导员当“客人”,任务压不实。

部分街道(社区)把辅导员看作是“上边来的人”,是“走读生”。来时接,走时送,在交任务压担子上不到位,怕挂职辅导员承担不起急难险重任务,让他们当旁观者多当组织者少。这种“不便压、不好压、不敢压”的结果,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不具体,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起来只是跑龙套、敲边鼓,难以独当一面。这种对辅导员看似爱护的做法,其实是剥夺了他们受磨练的机会,背离了辅导员挂职锻炼的工作初衷。

3管理上有点滞后。

主要是挂职单位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挂职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主要是挂职、挂名、“镀金”而已,工作上不委以重任,也不去督促检查,有时造成挂职辅导员的作用难以发挥;学校认为挂职辅导员已完成派出任务,便不去管

理;而区政府组织认为由派出、接受单位管理,加上组织部门事情多,人员少,有时的确也顾不上很好地进行管理。以上三个问题的存在,导致有些挂职辅导员在原工作单位和挂职单位有时两头不见人,失去管理和监督,影响了挂职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潜力的发挥,不能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

(二)对策

辅导员在挂职锻炼工作的开展,无论对挂职单位还是对学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不能达到挂职锻炼的目的,反而会给挂职单位和学校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辅导员的角度:辅导员要有正确的挂职态度。

辅导员在挂职锻炼过程中要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是忌摆架子,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学的老师,有时置当地领导意见和实际情况于不顾,擅自处理和盲目决策;二是忌短期行为,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干眼前事,不谋将来事,只顾即时性不管连续性,只要时间一到,立马收兵回朝:三是防止急功近利,热衷于轰轰烈烈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以牺牲长远或全局利益获取自己的挂职政绩。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对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从学校的角度:既要做好选拔和考核工作,又要做好奖励机制。

挂职辅导员的选拔机制要完善,选拔出真正优秀,真正具有良好的服务精神和一切为学生着想的辅导员进行挂职锻炼。只有具有这样工作理念的辅导员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注重工作创新,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在不断的教育改革中研究和探讨“新思路”、“新对策”,不断贴近学生需求。学校可以根据对辅导员考核成绩和挂职锻炼的表现。有的作为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继续留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有的推荐、输送到教学科研工作或管理工作岗位:有的可以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等。在动态中不断优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起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选拔培养机制和奖励机制。

3从挂职单位的角度:安排好辅导员的挂职岗位。做好考核工作。

挂职单位要认真安排好辅导员挂职的工作岗位和带教老师,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做好辅导员挂职期间的考核制度,定期和学校交流辅导员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认真负责地写好辅导员在挂职期间的鉴定。同时能够给予辅导员在更多部门学习的机会,不但可以在街道社会党工委挂职,还可以到就业指导中心,到团委挂职等街道其他部门挂职。这样挂职的辅导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互补,共同进步。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应该扎实掌握相关工作理论和方法,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辅导员进行挂职锻炼能够进一步正确处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将挂职锻炼作为适应社会变革和人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意借助挂职锻炼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做好工作。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顺应时代潮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合理地扮演各种重要角色,在实际工作中,以学生为本,不断加强和优化自身素质,引导大学生并和他们一道在人生的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责任与贡献的统一、目标与行动的统一,这样,辅导员工作才有时代气息。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伟长.钱伟长文选(第5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晓明.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J].教育导论,2007,(11).

[3]挂职锻炼的几点体会http://www.hnleader.gov.en。

[4]王景洲.挂职锻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J].探索与求是,2006,(5).

[5]张晓磊,杨术.干部挂职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6]挂职锻炼的几点体会http://www.hnleader.gov.cn.

[7]李晓明.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J].教育导论,2007,(2).

猜你喜欢

辅导员社区学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学校推介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