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开发与服务

2009-08-21门建华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期刊文献图书馆

门建华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的类型与发展趋势,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服务工作的改进与创新,以及对期刊工作人员素质新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开发服务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期刊资源也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发挥期刊资源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期刊工作人员素质,建立一支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期刊工作队伍,是一个值得经常探讨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1.1期刊资源的类型

期刊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是以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具有连续性、快速性、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等特点,成为宣传最新情报,反映最新科技动态的最好的信息载体。在信息化环境中,图书期刊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印刷期刊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电子期刊。电子期刊资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普通电子期刊,主要指以电子方式存贮信息的,以软盘、光盘等为载体出版发行的期刊。二是网络电子期刊,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版发行的电子期刊,包括将纸质期刊数字化并上网的商用电子期刊数据库(如清华同方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网络上免费使用的电子期刊。

1.2期刊资源类型差异

1.2.1载体差异

以光、磁介质为载体的电子期刊,具有存储信息容量大、体积小、便于移动等特点,网络型期刊更是如此。但是,电子期刊存储的信息易受病毒、磁场、电磁脉冲等的侵害,加之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更新换代频繁,给电子期刊若干年后的读取带来障碍。相比而言,纸质期刊不符合计算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施的要求,但纸质期刊容量小,占用实体空间大。

1.2.2检索差异

电子期刊检索方便、快捷、准确、查全率高。例如,登陆CNK期刊数据库,利用关键词、篇名、作者、摘要、刊名等多个途径,几秒钟即可检索到从1979年至今的所有文章,利用本文的相关文献链接可检索到相关文献、相关研究机构、相关文献作者等大量信息等。相比而言,纸质期刊检索一般是利用年终期刊的总目次检索和报刊索引,检索花费时间较多,且查全率低。

1.2.3时效差异

通常情况下,电子期刊的出版时间滞后于同类纸质期刊2-6个月,这主要是期刊的出版技术和一些人为因素决定的。

1.3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的发展趋势

如前所述,电子期刊检索方便、快捷、准确、查全率高,可供多人同时使用,收费的电子期刊价格较同类印刷期刊低,且网络型电子期刊许多都是免费的,因为网络的便利性,使得读者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均可无缝隙利用网络期刊。正是电子期刊的这些优势,所以电子期刊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印刷型期刊。但在目前阅读印刷期刊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印刷期刊又具有不需要任何设备即可阅览和便于携带、方便阅读的优点,而且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的动态也最先登载在纸质期刊上,正是印刷型期刊这些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使得印刷期刊不可能完全被电子期刊所取代。目前,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期刊的品种由制作者单方决定,使得图书馆不得不同时购买多个数据库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各个数据库中的期刊往往存在重复收录情况,无形中增加了订购经费。另外,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每年都可能有一些期刊注销或撤出,或不再提供新的内容,造成收录期刊不连续,这些均是电子期刊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的不足之处。

鉴于两种类型的期刊各自的特点,它们会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并存的局面,期刊资源已经形成多元化的趋势。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2.1适时调整期刊资源类型结构

在期刊资源建设中,应结合本馆实际、读者需求,以及各种形式资源自身的特点,根据本校的现有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的现实与理论等诸多参考因素优化,合理安排印刷型、电子型、网络型期刊资源的入藏比例,使不同存储载体和传输介质的期刊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而不应对于某种形式的资源有所偏废。这包括印刷型期刊与电子型期刊的比例。包括品种、层次、数量、文种、内容、门类等各个方面的合理比例。具体而言,各类索引、文摘类数据库宜购买数字化产品,提高纸质文献的阅读率和其他文献的检索率,即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2.2建设本校特色的期刊资源

特色性、专题性期刊资源整合图书馆各自的特色馆藏,体现了每个图书馆不同于其他馆的特色和价值,建立特色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馆藏质量,保证教学、科研需求,而且有利于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同时还能通过资源共享发挥作用,满足其他院校和社会用户对馆藏特色资源的需求。图书馆特色和专题期刊资源的建设应统筹规划,选择合适的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建立起形式多样的期刊资源体系,而且应与本单位的科研相适应,与本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建设特色相适应。

2.3扩展网上信息资源

2.3.1开发和整合网上信息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期刊资源,但同时也面I临着一个难题,这就是信息量的激增,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很难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读者的需求、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网络上特定领域内的期刊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并进行有效组织和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有利于读者方便地找到所需信息。

2.3.2加强期刊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当前。国内外各种期刊种类繁多,文献数量巨大,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将所有期刊收藏完整,抛弃期刊资源建设“小而全”的传统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成为必然。因此,国际期刊资源交流、共建共享就成为解决期刊资源匮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一方面,相互补充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节约各高校期刊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

3网络环境下期刊服务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改进原有期刊工作的服务方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扩宽、提高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3.1期刊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传统的印刷期刊服务的工作重心在于印刷期刊的选购及其内容的情报开发,而目前期刊管理人员服务工作的主要重心在于如何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将分散在与本专业有关而又杂乱无章的印刷期刊、电子期刊等文献信息集中起来变为有序信息,按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概括、加工提炼,进行二、三次文献开发,达到深层次利用的目标,使期刊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电子期刊进行规范组织整合,建

立完善的期刊导航系统,使其具有学科分类、字顺或出版商数据库期刊列表浏览电子期刊功能,又具有通过刊名、ISSN号、关键词等检索途径进行期刊检索的功能,并且与馆藏纸质期刊进行链接。

3.2期刊服务方式主动化

传统的期刊服务模式,基本上是被动性的服务方式。随着科学的不断细化,期刊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期刊信息的不断增多和膨胀,读者需要在短时间内从众多期刊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文献,这就需要期刊管理人员提供二次、三次文献,进行专题文献或索引的编制,特别应注意对信息量大、回溯性强、使用价值较高的具体文献进行分析、综合,形成对某学科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专题性报告,这样既为读者提供了文献情报服务,又达到了充分开发利用馆藏期刊的目的。

33期刊服务手段多元化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期刊服务手段是以纸质期刊为依托的阅览服务、卡片检索服务、复印服务,等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以网络为依托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如:文献扫描传递服务、主动推动式服务、下载、打印服务、E-mail、电话服务,通过图书馆网页可以查看本馆的期刊目录及每期期刊的到馆信息及馆藏地点。各种服务形式并举,各种服务互为支持,互为促进,使期刊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根据读者需要,我们还可以通过扫描将全文发送到读者信箱,多层次、多渠道地向读者提供速度快、内容新的信息服务。

3.4读者服务工作多样化

为了加强读者的网络意识及培养读者获取网上期刊信息的能力,可为全校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知识讲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图书馆接受咨询问题和传递解答结果的方式从面对面的咨询问答扩展到网上的咨询服务。在利用文字传递信息对读者进行培训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音频、视频传递语音信息,OIGQ和最近发出的UC、雅虎通等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传递语音信息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日常读者咨询工作,如口头、电话、书面形式咨询服务等,认真做好对读者所咨询问题和信息的解答。

4加强期刊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现代技术的大量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深刻变革,衡量期刊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将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期刊资源,以及能否为用户提供全、新、快、准的信息服务。新的时期对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4.1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期刊工作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因为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承担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这就要求图书馆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既应掌握图书馆的基本理论,又应了解一门或几门学科知识,掌握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的情况,以及边缘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发展动向,只有这样才能与读者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探讨,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成为某一特定专业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桥梁,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2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意识是指工作人员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期刊馆员要具有开发自己馆藏资源与提供网上共享资源的能力,要能按照读者需求,将信息从庞大、无序、杂乱的信息源中按一定方式提取、鉴别、整序,为读者提供最新最有效的信息。

4.3具备外语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据统计,网上约90%的信息载体是英文,要想及时、准确、直接地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就必须突破语言障碍,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期刊信息服务工作需要馆员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从而给读者提供最切题的文献信息,另外,还需准确、清晰地回答读者对利用文献和检索方面的专业问题的咨询。

4.4具备计算机知识与网络运用能力

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网络化、虚拟化、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期刊工作人员要强化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检索工具、信息源及其使用方法,要了解、熟悉因特网的基本功能和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情况等。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提高期刊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仍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现代形势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禹群英.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途径[J].现代情报,2008,(5):108-111.

[2]蔡翠海.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140--141.

[3]张文霞.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37-38.

[4]李华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1):95-96.

[5]骆良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情报,2006,(5):11—12.

猜你喜欢

期刊文献图书馆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