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和一之思想
2009-08-21邵春艳
邵春艳
摘要: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政治中的理想社会观,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社会理想的政治设计。人类大同思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深刻矛盾。是当代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同思想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其现代意义日见明显。
关键词:大同思想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
探索和构建一个理想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直存在的古老问题,同时也是理想主义精神一个最集中的体现。在现代,思想空虚、精神颓废等许多社会病症日益显露出来,许多事实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反省和思考,同时也敦促人们把目光和思维重点转向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有自己独具的特色,这就是大同。儒家希望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用今天的话来说,可以概括为:天下为公的政治纲领,选贤任能的组织路线,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分配原则,讲信修睦、老安少怀的道德规范。这一思想自提出以来,便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成为了争取社会进步的伟大旗帜。在中国近代,以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不同阶级、阶层的先进人士,为完成救亡御侮的历史任务,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大同方案,对未来理想社会模式的建构和实践作了可贵的探索,直接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但大同理想在尧舜以后的儒学实践中未曾实现过,大同仍是人类难予企及的境界。
一、大同思想与社会经济
为什么说大同是我们至今难以企及的憧憬呢?在这里。我们接触到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矛盾,就是人类理想和人类社会的动力机制的矛盾。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总是号召人们用至善消灭至恶,实现人类的大同理想。但是,人类社会的动力机制仍然只存在于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的欲望、情感、意志和理性的形式中,存在于由它们发动起来的实践活动之中。人们知道,仅仅依靠这些信条人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欲望的,这种用抽象的至善要求扼杀人的生命力学说不可能实现人类的大同理想的。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同实践,都是轰轰烈烈但又短暂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变更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而生产力的发展则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它不可能在小生产基础上实现“乌托邦”。这样使实现大同理想失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我们能发现其根源:走向大同世界之路不仅仅需要道德的提升,更需要生产力的发展。离开生产力纯粹从生产关系角度构建大同理想社会的理论。就陷入了实践的艰难困境。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中国被提倡了两千多年,西方的基督教伦理道德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余年,两者都没有建起一个大同的世界,就是因为这种原因。
然而,先进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因大同实践的失败而泯灭蕴藏在心中的追求公平之世的理想和斗争。站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继承和超越了传统的大同思想,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快速度、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并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邓小平时代是以重新启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始的,其根本目的是使老百姓过宽裕的日子——“藏富于民”。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上找到了实现大同的正确途径和强大物质力量,他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二、大同思想与社会政治
大同思想追求的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真正实现了平等、公正和民本的社会,它以一种价值取向的形式表现在人们的思想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社会不和谐因素也有了增多,如经济发展与政府法治发展失衡。人与自然不和谐,收入分配失衡,改革开放成果未能让全体成员共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这就造成了价值观扭曲,并带来道德滑坡等现象。因此,“和谐社会”唤起了人们的关注、追索与探讨,使建设和谐社会成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的必然发展道路。
“法治”,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一种文明成果。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被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标志中国已开始迈向一个崭新的法治建设时期。在这种形式之下,主要的社会关系由民主的、公正的法律来调整,法治的主要任务在于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平衡各种社会利益。2004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建立的前提则是构建法治型政府,其实质就是按法治原则进行运作,政府的行为应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中,即“公正”“平等”;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以民为本、服从人民意愿,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己任的政府,即所谓的“民本”。这说明建设一个好的法治政府需要有“公正、平等、民本”的大同思想,就治理国家和调控社会而言,法治是最具正当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一种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是一种宗法制,没有现代的法律制度,那时以礼乐、道德作为维系整个社会秩序最基本的核心理念。但孔子对于政治有其独到见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人的荣辱观,只靠政治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用道德来进行管理,用礼仪法度进行统一约束,那么,老百姓不仅知道要有羞耻之心,而且能遵循正道,归附遵守正道大礼。在我们今天这样一种复合的秩序之下,在有了以法制为准绳的制度保障的社会基础之上,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个时代更能发挥它自己的功能。法律是社会的基础底线,它保证了公众的权力和安全,道德是在法制底线上对于公民自律、社会核心价值的提升。公民道德体系和法制社会的建立,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内在伦理与外在政治的统一、复杂的权力结构与分享机制、微妙的利益差别与分配方式,在此都显得微不足道。
三、大同思想与社会文化
政治终究只是人们安稳世俗生活的一个公共条件,而不是全部,对更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在政治之外。还有各自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空间,没有一种安顿生命的超越精神和超然态度,生活世界和精神空间已经为政治和经济所浸透。但纵观历史,一味诉求道德理想,漠视其与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矛盾导致的失败是我们不应当忘记的教训,它自身固有的价值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重
要课题。
儒家大同思想讲人与人之间和睦,不为私不为己,同时又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种思想是道德化的,认同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因而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人文精神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追问生命的意义”等,唤醒、生发、提升人的“善性”,使人在互动中达到人伦和谐和人格完善。有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素质。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受到了西方文化的负面因素影响,“文革”又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极大的摧残,再加上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致使国民文化素质低下,现状令人担忧:出现了诸多有悖人文理想的现象:如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并成为某些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准则,进而压制价值理性,导致人生存意义失落,人类与环境关系紧张等,这已成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建设人文精神的严重障碍。儒家大同思想对历史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所彰显的是一种主体自觉精神,孔子深切地体认到“道之不行”的社会责任在于人们自身,而人们的心灵给麻痹了,以致浸淫于其中不知其味。因此,应积极倡导一种主体自觉精神,自觉卫道,重新发现失落的传统并努力将之发扬光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其中的深意也即如此。人是道的制定者、追求者和光大者,人只有通过的自觉努力。才能把“道”的文化理想(或价值理想)转变为现实。
主体自觉精神体现在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个人文明意识的增强和个人忧患意识的觉悟三个方面。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可以使个人摆脱人身依赖关系的束缚,使个人自主、自立、自强,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个人,这就将个人的人生意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个人文明意识的增强使作为个体的人在经济利益突现和各种价值观念冲突中,不放弃道德的追求及信仰,而是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变革原有道德准则的同时,及时对先进的道德准则加以体认和内化,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侵蚀,使自己成为自觉的道德文明人;个人忧患意识的觉悟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命运、发展方向的关注,更指得是个人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未来命运的关注与忧思。目前,现代人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一方面是世界化,他们看到而且有时承受这种世界化的各种表现: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寻根、寻找参照点和归属感,他们在这两者之间左右为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价值理性,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有时甚至需要一种“用建设去破坏”的精神。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必须建立合理的机制,并最终做到以人文精神引导、统率市场经济,净化社会空气。
四、结语
大同,是一种和谐有序、温情脉脉的理想社会的蓝图。社会的进步,由乱到治、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类理想和人类社会的动力机制的矛盾,并呼唤一种个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觉精神,提升社会民主政治,用人类之善战胜人类之恶,用人类对大同世界的理想改造被个体的人的欲望、情感、意志、理性所充斥并不断滋生矛盾和痛苦的世界,这就是“大同”学说全部的精髓。而一旦“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有了“群居和一”这一思想,社会就有可能进入大同。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重温大同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0,(1):31—36.
[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66、277-278.
[4]于丹.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81-82.
[5]董秀英,孙玉娟.现代化与个人自觉意识口].求是学刊,1997,(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