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与研究
2009-08-21赵毅
赵 毅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从创立到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并对其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可能永恒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拉开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帷幕,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和发展内容历史地位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理论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整个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认真研究和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把握整个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形成到深化与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建立在先前已有的理论资料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准备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及完善阶段。
(一)第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是1844年以前。已有的思想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创立的前提和基础。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真研读了特拉西的《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此书中法国学者特拉西第一次提出并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这为后来马克思使用“意识形态”和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集中评述特拉西的政治经济学打下了基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深受其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都体现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黑格尔创立的辩证法,它是“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意识形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第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是1845年至1856年。伴随着新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亦应运而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两大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了“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明确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实质、基本特征和现实基础,确定了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完成,既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同时又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正式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活动一直都是与他们的政治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后来他们又加入了正义者同盟,之后他们把正义者同盟正式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还为同盟制定了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纲领,它的发表不仅直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而且成为包括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
(三)第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1857年至1883年。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结合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来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的问题。马克思把唯物史观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领域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具体而严密的考察。经过这一过程,意识形态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深化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
(四)第四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是1884年至1895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的意志继续“战斗”,他细心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续卷,并再版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巨著名篇。同时,恩格斯继续指导各国工人运动,领导欧美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建立了第二国际。19世纪90年代,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故意歪曲和曲解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对他们进行了有力的回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特别是深入阐发了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理论,从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提出的三种含义。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但马克思、恩格斯都未曾对它有过明确界定,有时还把这一概念与社会意识、意识形式、观念上层建筑等概念交叉使用或相提并论,从而使人们不能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以下三种含义:
1意识形态是人们制造出来的并受其支配的“虚假观念”,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提出的这种含义,服务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在批判以往一切历史唯心主义的过程中首先使用的。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持否定态度。
2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的“关于自身的幻想”,是与无产阶级意识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的“幻想”,资产阶级就是这样的阶级。与此相反,“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依据的”,而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在这一点上,显然马克思、恩格斯也持否定态度。
3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一定阶级社会结构中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耸立”于上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1859年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前两种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均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第三种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则持中立的态度,这三种含义也是马克思意识形态发展史中主要的和常见的用法。
(二)意识形态的起源及消亡。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可能永恒存在,它有着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
1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工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形态将随着人类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而告终结。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性是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关键线索。正是从实践性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可以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1“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指的就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现象,反映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存在。“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生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2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并把它称之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之后,马克思又区分出了作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器和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3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不仅是“观念的上层建筑”,而且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的“幻想”。所以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又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而存在,体现其阶级性。
4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
在这一点上,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其文化性特点。
5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意识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和发展形式,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不能否定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恩格斯在批判那些否定精神因素作用的错误观点时就曾说过:“这是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这些先生常常几乎是故意地忘记,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发展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会落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这种不同步性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能会表现出来,但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它们的发展则趋于同步。
第三,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首先,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相比,社会意识发展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比较低。其次,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相比,社会意识发展较低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高于社会意识发展较高的国家。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关性。各种社会意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的继承性。任何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以继承前人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都蕴含着以往时代社会意识有价值的因素。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意识形态理论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结论。他们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而且促进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研究其它一切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持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以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学说和投身革命实践、理论创新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拉开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帷幕,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在对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中,逐步认识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及其基本原理,促进了无产阶级意识的增长,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思想指导。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