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对社会有益的教育技术研究

2009-08-21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

胡 睿

【摘要】Thomas C. Reeves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教育技术学者与学术领袖。文章介绍了Reeves在他“做对社会有益的研究”的一贯主张下,三十多年来的主要学术思想和实践主张。

【关键词】 Thomas C. Reeves;教育技术; 教育评估;真实任务;基于设计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05—06

一 Thomas C. Reeves其人

Thomas C. Reeves目前是美国乔治亚大学学习、设计和技术专业的教授。他主要教授评估、多媒体设计和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在从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之后,Thomas C. Reeve为各种不同客户设计、开发和评估了用于教育、培训和评估的交互式学习系统。 这些客户包括:世界银行,美国教育考试中心,美国空军学院,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美国教育部,苹果电脑公司,UPS, AT&T;贝尔实验室,IBM公司,达美(Delta)航空,NCR,国家科学基金,博特斯曼(Bertelsmann)基金,巴特勒(Battelle)实验室等。除了美国之外,Reeves博士还受邀前去世界各地作报告。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英国, 芬兰,意大利,马拉西亚,荷兰,新西兰,秘鲁,葡萄牙,俄国,新加坡,南非,韩国,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国台湾,和北非共和国等。

Reeves教授曾任计算机教学系统开发协会 (ADCIS) 主席,并曾是福尔布莱(Fulbright)学者。 他是美国《交互学习研究》期刊的创始人之一。1995年,他被美国《多媒体创造者》杂志选为相关领域“100强”之一。从1997年到2000年,他曾任美国《互动学习研究》杂志的编辑。他也曾经是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交互用户健康信息科学委员会”成员。2003年,他由于在教育计算领域的成就成为第一个从AACE协会获取该协会奖金的人。同年,他与Johan Hedberg合著的《交互学习系统评估》一书出版。

Reeves教授目前和曾经的项目包括:

对高等教育真实网络学习环境的调查(ARC),

公共卫生在线学习模块的教学设计规则的开发(CDC),

为减少美国城市学校儿童肥胖症开发的交互影像(USDA),

参与创建乔治亚大学学习和执行支持实验室(LPSL),

为NCR公司的培训开发者开发了一个EPSS系统(获美国国家专利)。

2006年夏天,Reeves[1]在于中国北京召开的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上应邀做了题为“改变我们在一个平面化的世界中评估计算机对教育的影响”的主题报告。在北京期间,他还游览了中国长城,颐和园和故宫并且非常欣赏这些历史文化古迹。Reeves还在北京买了很多特色纪念品,其中最为有特色的是他请某个民间艺术家照着他妻子Dr. Trisha Reeves的两只爱犬的照片绘制了两只鼻烟壶。这两只鼻烟壶在Reeves回到美国之后才被完成并且寄到他的家中,成为他的艺术收藏之一。

二 Thomas C. Reeves的学术思想与实践

Reeves的30多年教育技术学术生涯中,推进有社会意义的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研究是他始终如一的任务。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和实践大都可以总结和归纳为基于对社会有益、实用、提升教育和学习的出发点。可以总结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教学评估与评测;(二)有益社会的教学技术研究(social responsible research);(三)真实任务(authentic tasks);(四)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五)电子效绩支持系统(EPSS)。 当然这些学术思想和实践在时间上和内容上并非互相独立,在Reeves的学术生涯中,这些思想和实践更多的是互相影响和支持。

1 教学评估和评测

Reeves[2]认为,评估(evaluation)和评测(assessment)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评估是对某一项目、产品,人物、政策或者计划的质量和重要性进行判断的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而评测只是为评估收集数据的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更多的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判断上。用于评估某一项目、产品和过程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文献分析、观察、专家评审、小组采访、解释性的问卷调查,以及投入产出比分析(Return on Investment)。

Reeves对评估的兴趣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他还是雪城大学的博士生的时候。 Reeves当时师从教学开发中心评估组负责人Edward F. Kelly教授。Kelly教授使Reeves开始对评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Reeves于1979年从雪城大学毕业之后,他先后在纽约州立精神健康中心和马里兰大学从事了一些短期的评估和咨询工作。在这些工作期间,Reeves开始收集一些关于评估的流派轶事,并且在学术会议关于评估的研讨会中复述这些故事。与此同时,Reeves也开始推广自己关于对技术在学校系统中应用的评估的见解,以及评估多媒体的准则。1993年,Reeves同时也提出发展中国家计算机教育评测的模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Reeves开始和他以前在雪城大学的同学,现在在澳大利亚的John Hedberg教授合作。John Hedberg在澳大利亚以多媒体设计和评估闻名。Reeves因此很快和John Hedberg一起开学习班,并且设计了一系列精细的评估工具、模版、准则等。在这些评估工具和准则中,著名的有交互式学习系统评估[3],交互式健康交流在线评估资源,在线医药培训系统评估 (Pfizer),数字图书馆评估准则[4] (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等。Reeves和Hedberg同时也在各自的学校(美国乔治亚大学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教授评估的课程。因为没有合适的课本,两人决定为他们自己的课程合写一本关于教学系统评估的书。这本书就是后来于2003年初次出版的《交互式学习系统的评估》[5](Interactive Learning Systems Evaluation)。Reeves和Hedberg认为,对创造性的交互性学习系统的评估应该为其对在线学习的设计和系统的应用提供及时和有意义的反馈。Reeves和Hedber书中对交互式学习系统的定义为多媒体DVD、基于网络的培训、电子效绩支持系统、在线学习解决方案。该书将对交互式学习系统的评估分为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和交互式教育系统的某个特定开发阶段相连。书中总结概括了大量工具和任务来帮助评估者计划、执行和汇报评估。

Reeves对评测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颇有研究。他认为,在线学习不能仅仅硬搬传统课堂的评测模式,而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其他媒体技术的特点,开发利用多种评测方法,比如电子学习档案、在线讨论、网络日志等。Reeves[6]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环境和传统意义上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因此传统的评测手段不太可能揭示这种(新环境的)复杂性”

评估和评测是鉴定教学系统、产品,培训项目的有效性的重要方法。Reeves对教学项目、产品、学习效果的评估或者评测的理论广泛影响了后来人们对评估和评测的看法和应用, 因而也影响了教育技术界对交互式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和模式。

2 教学技术研究应该对社会负责

作为一个教育技术学者,Reeves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和社会实用性。Reeves持续对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的社会实用性提出尖锐的批评,并呼吁教育技术领域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早在1993年,Reeves[7]在计算机教学期刊上发表了名为《计算机教学中的伪科学:学习者控制研究个案》。文章中,他点名分析了五篇关于学习者控制的文章,并且将这些文章定义为伪科学。同时,他也为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伪科学的定义列出了一些特点,如表1所示。

为更好的理解教育技术研究的类型, Reeves提出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分开归类。 基于Dick和Dick[8]的研究, 他提出将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分为六种: 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解释现象,后现代,开发,和评估,如表2所示。 同时,教育技术研究可以根据它们所用的研究方法分为五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批判理论,文献研究,综合方法,如表3所示。这两个分类方法是Reeves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另一重大贡献, 它们使得教育技术研究者得以清晰的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潜在的价值。 之后的不少教育技术学研究报告都引用了Reeves这一分类法来说明自己研究的价值和可能的贡献。

运用表2和表3所示的分类法, Reeves对从1989年到1994年发表于《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和《计算机辅助教学》(JCBI)期刊, 以及从1988到1993年发表于JCBI.2上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各个期刊的研究课题类型和研究方法分类。基于分析结果,Reeves提出,当前(1995年)教育技术研究在研究目的上主要着重于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侧重于定量分析。位于第二位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分别是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Reeves指出,解释主义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很少见,同样,开发性的研究也很少出现在两个期刊的文章中。 两个期刊均未涉及任何后现代主义的研究。Reeves认为,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Hlynka 和 Belland[9] 将后现代批判主义应用于教育技术的著作尚未广为人知,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两个期刊编辑偏好实证主义研究,并且不愿意引入类似后现代批判主义这类极端的研究。

3 真实任务(Authentic tasks)

真实任务在在线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Reeves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Wollonggong University)的Jan Herrington以及艾迪斯科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的Ron Oliver从2003年起,在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的赞助下,开始进行真实任务设计项目。2003年,三人[10]对当时在线教学中真实情景任务的应用案例、研究文献以及理论进行了严格的分析,总结出鉴别在线教学中真实活动的十个特点。这十个特点是:

(1) 真实活动必须和真实世界相关。真实活动必须尽可能地和真实世界中专业人员所面对的问题相似,而不仅仅是对真实环境的简化或者课堂活动。

(2) 真实活动的定义必须是开放的。学生必须自己确定活动中需要解决的任务和子任务。真实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可以有多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单一问题。

(3) 真实活动往往包含复杂的任务,需要学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段里完成而非只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真实活动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智力。

(4) 真实活动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观点看待任务,运用不同的资源。真实活动使用大量不同的资源,而不仅仅是有限的几个预先选好的资源。因此学生必须自己从不相关的信息中挑选出相关的信息。

(5) 真实活动提供合作互助的机会。无论是在教室中还是现实里,合作互助应该是活动的一部分。真实活动应该不可能只由单个的学生完成。

(6) 真实活动提供反思的机会。活动应该使得学生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单独或者集体的反思。

(7) 真实活动可以被整合应用于多个学科并且它的结果应该不局限在某个单独的领域。活动应该鼓励跨学科的思维并且鼓励学生尝试多个不同的角色。

(8) 真实活动应该和学习评测结合的天衣无缝。对活动效果的评测应该和活动本身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反映出真实世界中的评测,而非独立的、人造的、脱离任务本身的评测。

(9) 真实活动的成果应该本身就是独立的完整的,而非练习或者为其他活动做准备的活动。

(10) 真实活动允许多个不同解决方案和不同类型的结果,而非单一的固定的“答案”。

Herrington, Reeves和Oliver[11]2006年收集并且研究了一些在在线教学中采用了真实活动的课程。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三人提出, 在线教学中的真实活动环境里,任务、学习者和技术三者是互为支持的协同体。真实活动通过对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情景,动机和技能发展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有正面的支持效果。同样的, 对真实活动学习方法熟悉并且适应的学习者能够利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将学习效果向多方面扩展。学生在真实活动中的成果往往可以被其他人所用,同时,学习者的成果也成为评测他们学习成效的基础。同样的,任务形式的选择也影响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何种技术。真实活动中技术的运用能够起到为合作互助和问题解决过程提供有意义的情景的作用,同时技术也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渠道,并且可以被利用为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4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

基于设计的研究(DBR), 有时候也被称为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或者是开发研究(Development Research)。指的是致力于发现理论和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如何能够结合在一起从而支持人类学习和绩效的研究[12]。教育研究中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从2004年起,《教育研究者》和《学习科学期刊》的专题讨论重新激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热情。早在2000年的时候,Reeves[13]在他《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学研究》一文中,就用流程图清晰的描述了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和基于“开发目的”的研究过程之间的区别(见图1)。

与传统实证研究相比,DBR有着数量更多和层次更深的教育实践者,比如老师和教学设计者的参与。 基于设计的研究往往包含多于一个的研究设计循环:研究者和实践者根据前次研究的结果,总结经验,对研究对象问题,解决方案和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投入下一轮的研究当中。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特点完全符合Reeves一贯的教育技术研究应该契合社会需求,对社会有贡献的观点。因此,Reeves对这个研究方法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和宣扬。

2003年,Reeves和他所在系的一名中国博士生王枫[14]合写了《为什么老师们需要在教室中使用技术?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案》。 文章提出,为了将人们对计算机相关研究的热情纳入正轨,将来的教育技术研究应该采取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2005年,Reeves[15]正式提出DBR研究方法是使高等教育中教育技术研究能够对社会做贡献的方法。Reeves认为,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技术研究中采用DBR将有助于产生对社会有益的研究。主要原因在于:

(1)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相比,DBR往往致力于解决更为复杂和广泛的问题。

(2)DBR强调设计原理和可用技术的结合。

(3)DBR着重于改进学习环境和揭示新的设计原理。

(4)DBR要求长期的研究投入和对研究方法地不断改进。

(5) DBR要求研究者之间,实践者之间,以及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大量密集的合作与互助。

(6) DBR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致力于发现新的教学与学习理论。

基于DBR是能够使教育技术学界研究走向对社会有益和社会相关化的有效研究方法,Reeves于2006年和他的博士生[16]一起建立了DBR EPSS(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电子效绩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在线DBR相关概念解释,专家访谈和互助教程三部分。网罗了近年来所有DBR相关网络资源,出版物和期刊资源,以及在线自我测验和专家访谈录像。同时Reeves也指导他自己的部分博士生用DBR的方法做博士论文,身体力行实践该方法。

5 电子效绩支持系统(EPSS)

Reeves对教育技术的另一主要贡献是主持创建了几个著名的电子效绩支持系统(EPSS)。二十世纪八十年代,Reeves与Kent Gustafson还有几个博士生合作,建立了一个服务于使用苹果计算机的教学设计者的EPSS。随后,他们被NCR公司聘用为他们的教学设计人员建立一个专门的EPSS系统。这个EPSS系统不仅面向教学设计者,同时也面向技术文档编写者。该系统后来获得美国国家专利,称为可调试的EPSS。 随着NCR被AT&T;收购,该系统又被AT&T;采用,从而不仅服务于教学设计领域,同时也服务于其他的领域。Reeves主持创建的另外两个EPSS分别是前面提过的DBR EPSS,和多媒体开发EPSS。

三 总结

Reeves作为一名国际著名的教育技术学者,不仅在学术领域涉猎甚广,而且对教育技术研究事业一片赤诚。在他三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坚持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应该“对社会负责”,教育学学者的研究应该为广大师生和社会服务,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学界本身。1995年,在教学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的“主席演讲”中,Reeves[17]首次对教育技术研究的社会相关性进行了定义。他的教育技术研究分类法为后来人自我鉴定研究性质和价值奠定了基石。Reeves认为,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社会相关性取决于这些研究课题是否致力于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且在此同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教育的原理。如果一个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仅仅关注教育原理本身,却不致力于如果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学习成果,那么这个课题本身就是很弱的课题。在1995年的演讲中,Reeves尖锐地批评教育技术界的研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伪科学。他直称很多教授发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终身教授的职位或者为了获得提升。在其后的多篇文章中,Reeves仍然继续呼吁教育技术学者能够从事对社会有影响的研究,而不是只发一些给作者和编辑看的充数文章。

Reeves自己在教育技术领域的主要建树也都是基于教育技术研究应该对社会负责这一理念。他在教学系统、产品、项目和学习效果的评估和评测方面的著述系统全面,影响深广。他认为教育评估和测量是检测教学产品、教学项目、课程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教育研究和教学资金、人力投入有成效,“对社会负责”的关键步骤。 他坚持不仅在教学项目和产品开发完成之后对其进行评估,而且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进行过程中就对其应用效果和功能进行评测,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过程和产品设计。他反对在网络教育中机械照搬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主张根据网络教育的特性和学习者本身的特点量身定做学习评测模式, 更主张利用当前技术提供的多种可行方式,例如电子学习档案, 在线讨论,真实任务评测,网络日志,网络游戏等对学生学习进行评测。

同时,Reeves坚持学习内容应该与社会需要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他认为真实任务是培养实用型和竞争性人才的有效方法。 网络教育由于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更需要将学习任务和网络环境以及学习者本身的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习者能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主动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好技能。

为彻底贯彻“教育研究对社会负责”的理念,他近年来致力于在教育技术界推行DBR(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他认为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工作应该同时邀请教学实践者和使用者,比如教师和教学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 这些实践者和使用者不仅仅通过评估教学效果和提供反馈参与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研究,他们本身也可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教育技术界的研究才能真正和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能够产生真正对社会有意义和影响的结果。

Reeves同时也热衷于推进发展中国家教育技术研究与美国教育技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他讲学的足迹触及中国、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同时,他也热忱为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和教育技术学者提供各种帮助。 Reeves是一名学者,更是一个对社会和人类充满热爱的长者。他的研究成果将在教育技术研究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参考文献

[1] Reeves T. C.Changing how we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a flat world. Invited keynote presentation at the 10th International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Beijing, China.(2006, June)

[2][5] Reeves T C, Hedberg J. Interactive learning systems evaluation [M].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2003: 312.

[3] Reeves T C, Hedberg J. Interactive Learning Systems Evaluation [EB/OL].

< http://www.evaluateitnow.com, 2003-08/2009-05-08.>

[4] 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EB/OL].

[6] Reeves T C. Alternative approaches for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higher education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0, 23(1): 101-111.

[7] Reeves T C. Pseudoscience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The case of learner control research [J].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993, 20(2): 39-46.

[8] Dick W., Dick W D. Analytical and empirical comparisons of the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89, 37(1): 81-87.

[9] Hlynka D, Belland J C. Paradigms regained: The uses of illuminative, semiotic and post-modern criticism as modes of inquir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book of readings[M].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991.

[10] Herrington J, Oliver R, Reeves T C. Patterns of engagement in authentic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Williamson A, Gunn C, Young A., Clear T. Winds of change in the sea of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asian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learn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 [C]. Auckland, NZ: 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3: 279-286.

[11] Herrington J, Reeves T C, Oliver R. Authentic Tasks Online: A Synergy among Learner, Task, and Technology [J]. Distance Education, 2006, 27(2): 233.

[12] Reeves T C, West R, Orrill C. Design-based Research [EB/OL].

[13] Reeves T C. Socially responsibl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 40(6): 19-28.

[14] Wang F, Reeves T C. Why Do Teachers Need to Use Technology in Their Classrooms? Issu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J].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2004, 20(4): 49-65.

[15] Reeves T C, Herrington J, Oliver R. Design Research: A Socially Responsible Approach to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 16(2): 97-116.

[16] Reeves T C, et al. Design-based Research EPSS [EB/OL].

[17] Reeves T C. Questioning the Question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EB/OL].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以微课促进高校微改革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与思考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