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2009-08-20余学文
摘要:创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当前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然后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如何改革进行思考,使计算机专业教育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0-0189-02
高职教育是以人力为本,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技能,成为能够直接在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也应服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
1.专业教学模式不科学、不合理。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不是相当于大学本科的计算机专
业教育的压缩模式,就是相当于高等技工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比不上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也比那些没有经过计算机专业系统培养而又懂一些电脑知识的人强不了多少,导致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从而阻滞本专业的发展。
2.专业课程体系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反映了人才培养上的规格和质量,目前不少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多年不变,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严重落后,课程安排大部分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上,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所学的专业课程中,大部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所从事职业没有任何用处,然而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却没有学到。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简单程序设计和一般的操作之外,缺乏对计算机最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特别是对新的计算机软件和专业化、个性化软件的应用技能培养,从而导致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3.实践教学环境差,实践机会严重不足。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的缺乏,投入到实训基地的资金相对少,实践教学的环境得不到保障,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严重不足,再加因实践条件差导致学生学不到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学院花三年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其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而言,刚毕业,只能比社会上普通电脑培训班的学生强一些。由于教学设施的缺乏,一些必要的课程无法开设,学生因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必要的信心,进入社会后,往往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在就业中缺乏自信,找工作比较困难,不利于本专业的长远发展。
4.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不强。由于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但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还没有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第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尤其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指导教师严重短缺。第二,教师学历结构偏低。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30%的目标。第三,年轻教师比例过大。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从不同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招聘大批教师。第四,传统专业教师职称偏高,新专业教师职称却偏低。有些学校由于专业大幅度调整,老的传统专业教师职称偏高,人数偏多,新设的专业教师职称却偏低,人数偏少。第五,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尚未形成。骨干教师新老交替面临严峻形势,学校骨干教师数量不仅少而且年龄偏大,还未能形成一批涉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名师。第六,“单师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多数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相当一部分教师与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进行实习实训训练指导的
“双师型”教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双师型”教师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1.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计算机的应用涉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根据2006 年教育部版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有关精神,高职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更深层次、更为核心的领域,更表明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有效途径。
2.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课程中实践环节,注重实践的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加强精神、态度、方法、思维的教育。学校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如我院的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与合生盈富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组建“合生盈富班”,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与技能训练配套的教材、实训指导书、活页、工作页、手册、培训包等资源。根据课程内容、基本素材、情景要求,制作单元课程多媒体课件。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3.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校企多模式共建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也是以往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瓶颈”。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首先,要着力建好多功能、开放式的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企业资源,为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创设实境教学环境,建设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学习环境,同时兼具技术开发与服务、对外培训与考证等功能。其次,要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建设校企联系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明确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管理措施,确保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在内容上有机衔接、环境上互为补充,形成校企合作完成实验、实训、实习等内容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在行业中有较大规模、生产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企业文化氛围强的企业,通过多种模式重点建设一批联系紧密、合作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
4.校企互兼互聘,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为实现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必须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于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因此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求较高,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既能像一般学科的老师那样,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能像工程技术人员那样,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要实施的策略:(1)建立校企人员双向聘任机制。学院选择与相关专业对口的企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合作合同,从法规层面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双向聘任,共同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实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有计划地安排100%的专任教师分期分批地完成三年共6个月、每次至少连续2个月的企业实践。(3)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聘任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和较大影响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企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技能教学任务。(4)实施“专业带头人建设计划”。对现有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基地负责人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快速成长为专业带头人。(5)实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有条件的院校可每年开展一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及后备培养对象的选拔、评审、推荐工作,加强培养力度,教师国内外进修、提升学历学位、到企业提高实践能力等优先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后备培养对象中选拔。
总之,以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和总纲,来带动计算机专业的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重构、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实现培养出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陈志钦.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余学文(1978- ),男,广东顺德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设备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