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类型学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9-08-19

关键词:和谐优势

郭 中

关键词:优势;和谐;蕴涵共性;标记理论;语言类型学

摘要:“优势”与“和谐”是当代语序类型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重要的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以“但是”和“而是”来具体分析汉语中否定的不对称现象,可得出一个蕴涵共性:“凡是能够在否定上限义(隐涵义)环境中出现的连词,必定也能出现在否定下限义(衍推义)的环境中”。由此也证明了“优势”与“和谐”两个概念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4-0025-04

一、引言

Greenberg提出的语序共性理论…开创了当代语言类型学,此后语言类型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已经成了当今国际语言学界的一大显学。Greenberg在他的文章里一共提出了45条语言共性,并且在最后提出了“语序优势”和“语序和谐”两个概念来解释那些语序蕴涵共性:优势语序(dominant order)总是可以出现,而与其相反的劣势语序(recessive order),只有在与其相和谐的语序也出现的情况下才出现。对于“优势”,作者解释“这里所谓优势并不由出现率高低来决定,而是根据四分表上有一组为零这个因素来决定的”。而对于“和谐”,作者只是简单解释说“后者(指“和谐”)显然跟泛化(generalization)这一心理学概念有关”。但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发展是“和谐”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运用。如有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阐释“和谐”的,这就是所谓“认知上的经济性”;还有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阐释的,如Kuno就具体地从避免“中心嵌套”的(center-embedding)角度来解释;Hawkins则从“直接成分尽早确立(EadyImmediate Constituents recognition,EIC)”的角度来说明各类结构保持和谐、一致的好处。和Hawkins类似的理论还有Dryer的“分支方向理论”(Branching Direction Theory)。在运用方面还有Lehmann的“统辖语和被统辖语和谐”理论、Hawkins的“跨范畴和谐”理论等等。而学界对“优势”这一概念的研究则进展甚少。

“优势”与“和谐”两个概念都运用于语序类型学研究中。笔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语序类型学研究中,还可以运用于其他的研究。下面我们就从理论上来证明它的可行性,并以一个具体实例分析验证。

二、“优势”概念推广运用的理论证明

我们先以Greenberg的共性25为例来阐明“优势”概念推广运用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1)如果代词性宾语后置于动词,那么名词性宾语也同样后置。(共性25)

我们可以把这条蕴涵共性形式化为:

(2)VProO∪VNomO{V表示动词(Verb),ProO表示代词性宾语(Pronoun Object),NomO表示名词性宾语(Nominal Object)}。

那么,VProO与VNomO、ProOV与NomOV这两对语序之间是和谐的,所以不管是否优势都能出现;VNomO和ProOV是优势项,所以尽管不和谐也能出现,而VProO和NomOV因为都是劣势语序又不和谐,所以这样的语序是不允许出现的。我们为什么知道VNomO和ProOV是优势项,而VProO和NomOV却是劣势项呢?这是根据各自在四分表的分布情况来判断的。我们可以按照Croft对蕴涵共性的处理模式,把上面这条蕴涵共性用表1表现出来:

从表1中可以看出,VProO和NVomO各自都只有一种组合,这二者是不能共现的,因为在逻辑上“p]q且p~q”不成立,所以VProO(相当于逻辑式中的p)不可能在蕴涵VNomO(相当于逻辑式中的q)的同时又蕴涵NomOV(相当于

逻辑式中的~q);而VNomO和PmOV都可以有两种组合,可以共现。所以说VNomO和ProOV是优势项,而VProO和NomOV却是劣势项。这也刚好符合标记理论的分布标准: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因此蕴涵共性和标记理论是相通的,蕴涵共性里的优势项是无标记的,劣势项是有标记的。陆丙甫认为根据四分表和蕴涵关系所定义的狭义“语序优势”,可以还原、简化为一般的广义语序优势现象。而这种广义的“优势语序”往往也指某种语言中的无标记语序或基本语序。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广义的理解的本质其实和语序类型学中的“优势”概念是一致的。既然本质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把“优势”的概念还原为一般的广义的理解,即优势项就意味着是无标记项,无标记项也意味着是优势项。同理,劣势项也就意味着是有标记项,有标记项也就意味着是劣势项。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优势”概念突破语序研究的局限,运用到语法研究的其他方面了。这就是“优势”概念在理论上推广运用的可行性。再说,把某个概念从一个领域运用到另外一个领域也是很经常的事情,只要把握住其理论本质上的一致性就可以,比如最早的标记理论是音位学中的概念,但现在却在句法学中广泛运用。

三、“和谐”概念推广运用的可能性

对于“和谐”的概念,Greenberg的解释是“跟泛化(generalization)这一心理学概念有关”,并且用“在相类似的结构中,对应的成分也倾向于使用同样的语序”来说明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属于泛化。如表1中VProO与VNomO、ProOV与NomOV这两对语序之间是和谐的,其对应的成分代词和名词都作动词的宾语,另一对相应的成分都是动词。这实际上就是形式和意义两者之间有一种一致的对应关系。形式上的一致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得很清楚;在意义上则都是核心对核心,从属成分对从属成分,如上面的两对和谐语序是动词核心对动词核心,从属宾语对从属宾语。和谐是一种对称现象,符合“对称象似性”。所以和谐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种形式或意义的一致对应关系,不管是“统辖语和被统辖语和谐”理论,还是“跨范畴和谐”理论都是如此。各类结构保持和谐、一致的好处是符合“认知上的经济性”。正是在这一认知动因的驱使下,各类结构都从形式和意义上趋向和谐一致。由“和谐”的本质可知其注重的是对应关系,而且“和谐”的本质更主要的是语义性的,所以“和谐”的概念完全可以不局限于语序类型学的研究中。如我们可以说“有定”与“话题”是和谐的,而与“焦点”是不和谐的。

在证明了“优势”与“和谐”这两个概念在理论上能引申和推广运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Greenberg文章最后提出的解释语序共性的那条规则也进行相应的修正,以便能运用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Greenberg的原话是:

(1)优势语序总可以出现,而其相反的处于劣势

的语序则只有在其和谐结构也出现时才会出现。

我们可以把这条规则修正为(2):

(2)优势项总可以出现,而其相反的处于劣势的项目则只有在其和谐结构也出现时才会出现。

四、实例分析

我们将以下面一组例子来具体分析“优势”与“和谐”两个概念的推广运用:

例(1)a,我不是一直在上海住,但是在上海住

过几年。

b我不是一直在上海住,而是在上海住

过几年。

例(2)a我不是在上海住过几年,但是一直

在上海住。

b我不是在上海住过几年,而是一直在

上海住。

第一组a、b两个句子都符合语法,而第二组的a却不合语法。沈家煊先生曾分析过这种否定的不对称现象,他认为,汉语的无标记否定可以有“~p,但q”和“~p,而q”两种形式,而有标记否定只有“~p,而q”一种形式。这跟无标记项的聚合形态一般比有标记项丰富这一判别有无标记的标准是一致的。例(2)是有标记的否定,所以a是不合语法的,只有b合格。这种分析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认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得更详细一点,使我们对其本质认识得更清楚。

语言中大多数表示数量或程度的词语都会有一个下限义和一个上限义,而对它们来说下限义是它们固有的含义,或叫衍推义,而上限义则是靠“适量准则”推导出来的隐涵义。而按照标记理论,否定数量或程度词语的下限义的否定是无标记否定,否定数量或程度词语的上限义的否定是有标记否定,也就是说,否定句子的衍推义是无标记否定,如果有后续句的话,前后之间只有一种意义关系,那就是转折;而否定句子的隐涵义是有标记否定,如果有后续句的话,前后之间的语义关系除了转折之外还往往有递进的关系。

从意义上看,“但是”表示的是-_,种纯粹的转折关系,我们可以形式化的记作“但是[+转折]”;“而是”除了表示转折之外还可以有递进的意思,所以我们也可以形式化地记作“而是[+转折,+递进]”。这样,我们从标记理论的聚合标准来看,“但是”是有标记的,“而是”是无标记的。我们前面已经证明有标记项意味着是劣势项,无标记项意味着是优势项。所以“但是”是劣势项,“而是”是优势项。例(1)中否定的是“一直”的下限义,是无标记的否定,是优势项;而例(2)中否定的是“几年”的上限义,是有标记的否定,是劣势项。所以根据第三部分的(2)可知,“而是”和‘1否定下限义”是可以搭配的,因为两个都是优势项;和“否定上限义”的劣势项也是可以搭配的,因为它们之间是和谐的(否定上限义使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在意义上不仅有转折还有递进的关系,我们可以表示为“否定上限义[+转折,+递进]”,这个跟“而是[+转折,+递进]”刚好有一致的对应关系,所以是和谐的)。而根据第三部分的(2)可知,“但是”不能和“否定上限义”搭配,因为两者都是劣势项,而且又不和谐(因为在意义上否定上限义的形式是“否定上限义[+转折,+递进]”,这个跟“但是[+转折]”没有一致的对应关系,所以是不和谐的),所以只能与“否定下限义”搭配,因为两者是和谐的(否定下限义使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在意义上只有转折关系,我们可以表示为“否定下限义[+转折]”,这个跟“但是[+转折]”刚好有一致的对应关系,所以是和谐的)。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参项之间的关系参照蕴涵共性的四分表形式来表示,见表2。

这样我们就比较详细地解释了例(1)和例(2)中的不对称现象,并且用例子在实践上验证了“优势”与“和谐”两个概念推广运用的可行性。

五、结语

从上面的实例分析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可能的蕴涵共性:凡是能够在否定上限义(隐涵义)环境中出现的连词,必定也能出现在否定下限义(衍推义)的环境中。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语言共性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进行跨语言的验证,但至少这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规律,这点毫无疑问。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研究汉语中的很多语法现象,因此,这种类型学分析方法不仅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注释:

①参见沈家煊先生的《不对称与标记论》第32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例(1)、例(2)两个例子我们选用了沈家煊先生的《不对称与标记论》第6l页的例(15)和例(16)。

③参见沈家煊先生的《不对称与标记论》第61页。

④参见沈家煊先生的《不对称与标记论》第66页。

猜你喜欢

和谐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跳动的精灵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