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画个性表现语言的思考
2009-08-19唐滨
唐 滨
摘要:山水画在笔墨语言、空间构成和色彩语言开拓上都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不但要从自身的情感意趣出发、在山水画的构成元素语言中探索与之相契合的个性化表现语言,还应不断提升综合文化修养和审美创造力,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表现语言。
关键词:个性化语言笔墨构成色彩
中国山水画乃集传统绘画艺术之大成者,历经千载的演绎,铸就如今的“技法完备,理念丰富,底蕴博厚”的绚烂景象。关于山水画的创新问题,在当代已提出了太多的学术创想与悬疑,今从实践感悟和体会出发,从笔墨语言、空间构成、色彩语言、意境营造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思考一下个性语言的开拓问题。
一、笔墨语言。传统笔墨语言以其丰富的表现元素蕴藏着博厚的传统文化,传递着东方的审美精神,只要从事国画创作就必须系统全面地研究“传统笔墨”,研究它的技术元素和精神元素,以保持国画艺术的民族根性。
笔墨语言的开拓,在当代不能回避西方绘画和实验水墨的影响,在中国绘画中不论是绘画理念还是笔墨语言早就包含有西方近现代绘画的审美元素,只是没有去关注和发掘它。在这里抛开“中西融合”的观念不谈,就从具有积极意义的实验水墨艺术中所包含的东方水墨精神来看,实验水墨艺术虽然背离了传统笔墨语言的程式与规则,但不受成法羁绊的创作所呈现出的抽象意味和平面感,却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具有启发的意义。
当前以笔墨为表现手段、以借鉴传统和写生为创作依据的山水画样式,虽笔墨意境有所不同但主体精神多是雷同的。如能在山水画的构成元素中借鉴实验水墨的抽象表现理念,并打破原有的具象符号的束缚,就能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构建新的笔墨程式和表现理念。笔墨语言的开拓不仅应从传统和借鉴的技术层面上获得支持,还要注意创作主体精神方面的因素。国画强调主体精神的表现,人格精神的高低决定笔墨境界的雅俗,“笔墨乃性情之事,于依稀仿佛之中,有非笔墨所能传者”(石涛)。传统笔墨的时代属性都是通过画家主体的个性语言表现的。当代画家应学习和借鉴前人提出的“养气,立身,积学”的传统审美思想,不断陶铸个体的精神境界,拓展笔墨语言和艺术创作的空间。
二、空间构成。“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顾恺之),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构成在传统基础上,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立轴还是长卷都还遵循郭熙的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采用全景式、中景式、三叠两段式等等。既然国画讲究散点透视,讲究意象造型,讲究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主体精神的表现,那么在山水画的空间构成的形式感方面理应更自由和多元化。特别在世界艺术相互冲击和影响下,把握国画写意精神,探寻具有当代时代特征的山水画形式语言对于国画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同笔墨一样,空间构成可以借鉴书法艺术和实验水墨艺术中的抽象构成元素,打破以往的“三远法”局限,以半抽象的形式,将山水画的构成元素在平面中作写意性的空间组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强画面的整体感,同时在处理景物的体势和藏露时可以给画家提供更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五代荆浩在《山水节要》中说:“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山立宾主,水注往来。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置路弯,石分三面,路看两歧,溪涧隐显,曲岸高低”,对山水画的意境构成要素和表现方法作了总结概括,而在形式构成方面没有谁做过严格细腻的界定。因为国画讲究“悟对神通,不拘形似”,特别在当代的绘画语境下,传统的表现模式难以表白当代人的心灵诉求,因此山水画的空间构成是画家力图探索个性创新过程中一片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天地。
三、色彩语言。受文人画和董其昌“南北宗”理论的影响,明清以后国画的色彩趋于“淡弱”。尽管人们可以从传统的“佛教,道教”精神中和唐代张彦远“运墨而五色俱,意在五色,则意象矣”的理论中找到根据,但曾经辉煌一时和影响深远的传统工笔重彩被斥于主流之外而被外人发扬光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凡去过莫高窟、永乐宫、法海寺的人,莫不为“妙绝动宫墙”的线条和色彩所感动,莫不惊叹古人的超绝想象和创造力。因此探索当代山水画的个性创新必须关注色彩语言的表现力。当代的艺术发展提倡多元并举和开放包容,不能再奉行“水墨独尊”的狭隘艺术理念。文徵明曾说“上古之画近于神,中古之画近于逸,均之各有至理,未可以优劣论也。”清代张庚云“盖品格之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知其意者虽青绿泥金亦未可侪之于院体,况可目之为匠耶?不知其意,则虽出倪八黄犹然俗品。”
山水画的个性化表现语言要借鉴传统工笔重彩画优秀的技法理念。传统重彩石色在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上都为今人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它不仅广泛运用于工笔画中,而且在水墨写意画的创作中也可以大胆尝试。在水墨与植物颜料柔和淡雅的基础上发挥重彩石色色彩丰富瑰丽,性质稳定的特点,使重彩石色与水墨晕染有机结合,让丰富的色彩与水墨的浓淡变化遥相呼应,形成一种既具有水墨画写意特点又有重彩画壮美艳丽风格的崭新的山水画样式。
山水画在笔墨语言、空间构成和色彩语言开拓上都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问题在于创作的目的与心态,古人云“画得其性情为妙”,个性化的表现语言不但要从笔墨、空间和色彩中找答案,还应不断提升综合文化修养和审美创造力,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钱今凡,移情与抽象-中国画两条基本[J],美术,1981年第11期。
[2]刘敦厚,试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透视观[J],美术史论,1988年第4期。
[3]邓福星,《中国绘画中的抽象因素——谈中国的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M]文艺研究,1983年第3期。
[4]晓岚,中国绘画的笔墨程式和空间意识初探[J],朵云,198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