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村行记

2009-08-19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
关键词:宏村南湖建筑

王 璞

终于有机会踏上宏村这片古老、宁静,充斥着自然美与艺术气息的土地,那久已恻动的心终于得到一丝安抚。

正值学生来村采风的季节,刚进村子便随处可见背着画板颜料和小马扎的学生。我们下榻的旅店在村北的山坡上,地势较高,向北可见绿树青山环绕,向南可一览宏村全景布局。粉墙黛瓦的房屋被环绕在清新茂密的绿色之中,湿润的雾气为它们披上薄薄的白纱,一切显得宁静自然。

宏村坐于黄山余脉,依山伴水而建,村北以青山为屏,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的危险,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就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建村的前瞻,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八村南的湖泊,俗称牛肚。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居住环境。陌生人来到村里,若由于村巷幽深不辨方向,只要顺着门前小溪走,便可到达村南的南湖。这样的宏村有着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宏村的建筑是别具一格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四座,南湖书院、敬德堂、敬修堂和承志堂。而除了这些典型的徽派建筑外,南湖、月沼、一人巷、桃源居……都无不透漏着宏村特有的气质。

南湖书院建于嘉庆年间,占地6660平方米,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组成,取名“以文家塾”,因紧靠南湖边上,又别名南湖书院。书院向游人开放的只有大堂,里面摆设着一些桌椅,透漏着古朴的气息。屋顶开了一个很大的天窗,我想,也许古之学子就是从这天窗遥想着自己的前程吧。

南湖书院紧傍的南湖,建于明万历丁末年,深数丈。湖周围砌石立岸,呈弯月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古树参天、苍翠欲滴、青藤盘绕、禽鸟鸣唱,下层垂柳枝叶婀娜,倒挂湖边,像临湖而镜的少女的秀发洒向水面。湖面绿荷摇曳、倒影浮光,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上水深和日光的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阳光洒在湖面泛起粼粼波光,绿树蓝天白墙都显得明亮爽目,让人愉悦。每到黄昏,西边泛起红色的晚霞,天空抹上了深蓝,不时飞过一群燕雀,人群渐渐散去,此时的南湖更显得宁静与安和,别有一番魅力。在来到宏村之前,“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这一类的词对于生长在北方的我来说也就想想罢了,而现在真正身临其境,看着绿树青山、清水白屋浑然一体,那种陶醉的在自然之中的心旷神怡真是妙不可言。这感觉让人只想独自静静坐在南湖边,看着对面粉墙黛瓦的屋舍、微荡涟漪的湖水和青青的远山,身心皆沉浸其中,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与你无关。

呈“H”型的敬德堂建于顺治年间,是普通百姓的庄宅。徽派风格建筑大门上方墙壁都有各种雕刻,敬德堂的雕刻属于砖雕,整体形如元宝,自上而下分为7层。第一层是鳌鱼,喻独占鳌头;第二层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喻德行高尚;第三层是两条草龙,喻指腾跃,龙本皇家之物,故老百姓只能用草龙;第四层是左马右鹿,喻马到成功、福禄寿全;第五层是梅上喜鹊,喻喜上眉梢;第六层是辟水兽,喻指吉祥;第七层是鲤鱼,跃龙门是也,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我不禁感慨,现在人们追逐名利的浅薄与古时平常百姓那种修身养性、注重提升自我境界的情操相比,真是相异甚远。

离了敬德堂,溯水而上就来到月沼。月沼位于村庄的中心地带,因有“花开则谢,月圆则亏”之说法,月沼只呈半月形,而非圆月形。月沼应该是宏村最著名的景点了,旁边的民居早早就登上了八分钱邮票,宏村门票上印的照片也是这里。月沼大概也是宏村人最多的地方,四周围了密密的一圈写生的学生不说,还挤满了其他游客。无怪乎人多,月沼的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蓝天、白云、湖光、古屋、倒影……如果你看过《卧虎藏龙》这部影片,就应该对这里并不陌生了。

建于道光年间的敬修堂就静静坐落在月沼旁边,院内植有牡丹、桂树,喻花开则贵。屋里的木梁颇为特别,中间大两头小,形如冬瓜,称为“冬瓜梁”,显示了清式建筑“肥梁瘦柱”的特点。堂内正厅摆钟、瓶、镜数物,取“终生平静”之意。两侧雕花门刻有蝙蝠倒挂,喻遍地是福。细看敬修堂,会强烈的感觉到,整个建筑从内部装饰到外部环境的布置都经过了很仔细的考虑,没有一处是多余、没有一处感累赘,给我这个学建筑学的人很大启发。

从敬修堂出来,向南折便进入一条颇为有趣的小巷,名为一人巷。这是村中最窄的巷子,仅容一人通过。巷子中间设有一凹处,供两头有人通过相遇时让道之用,颇为有趣,可见古人在建造村子时考虑的周到程度。

穿过一人巷,就到了宏村街,也就是村中的商业街,各种当地物品、小吃皆有。街的尽头,是老村口。以前听过的故事中一提到村子,多会有“村口有棵大树”这样一说,没想到宏村也不例外。村口有一大一小两棵老树,树龄都在500年以上,小者白果(即银杏树),大者红杨(即枫杨树)。这两棵树就像牛头上的两只角,树前有一小溪,即西溪,上面有四座桥,就像是牛的四腿。村口有一座桥与旁边的际村相连,两村隔河而建,导游说“游在宏村,玩在际村”,因为宏村不允许建造新建筑,故所有娱乐项目都在际村。

不论走到哪里,品尝当地有名的小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早有人考察好了当地美食,一到宏村街,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冲美食奔去:恶狼饼,太后御膳饼……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吃。最让人难忘的是当地的板栗,又大又甜又便宜。更有意思的是在宏村有一位“名人”,只要去过宏村的人都知道,那就是板栗奶奶。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很好,她板栗小摊边的墙上贴满了每年到宏村采风的学生给她照的照片、为她画的肖像和寄来的信件。大家纷纷掏钱买这位老人家的板栗,确实美味,但后来发现,原来全村她卖的最贵!我们不禁感慨,连卖板栗都有名人效应和品牌效应啊。

从村口的一条小巷向北,就来到以木雕著称的桃园居了。桃园居建于咸丰年间,其中四扇雕花门乃全村门中之最美。门上除了雕腾节花以喻节节高升外,更是雕了陶渊明采菊、王羲之戏鹅、李白醉酒、欧阳修放鹤四图,突显出主人的闲情雅致。这种生活之余的性情陶冶不正是我们现在向往的状态么,古人却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行程的最后一站,也是最精彩的一站——承志堂。承志堂建于咸丰年间,原主人名为汪定贵(果然人如其名),是一盐商,捐五品官。整幢建筑金碧辉煌,有内房28间,据说历时7年而成,耗黄金100两,白银60万两,有“民间故宫”之称。正厅大门分为中门和两旁偏门,中门一般关闭,只对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开放通行,其他人只能从偏门入厅。汪先生虽捐有五品官,但在那个商人社会地位我们的年代里,毕竟有自卑心理,于是挖空心思地在两旁的偏门上做文章,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按照偏门的形状,如果有人在门下走过,即加了一个“口”字,则偏门与人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商”字,喻指商人高高在上。楼梯上的栏杆扶手很是讲究,大约有一人高,木板质,开10公分见方小孔。据说是当年主家为小女招亲时,男子在下与主家长辈攀谈,小姐则在楼上通过小孔观察审度,看男子是否符合心意,而下面的男子却看不到小姐。

正厅两旁有一副对联颇有内涵,上联“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下联“惜衣惜食非如惜财缘惜福”。上联的“人”字上部右侧多了两横,如果盖住下部的一撇,就是少了一点的“心”字,意指如果求人时求的是缺心眼的人,后果堪虞。

承志堂相对较大,在里面左转右转,来到一处三角形的房间,据说是以前管家住的地方。房前有一小池塘,旁边建有栏杆,俗称“美人靠”。对面的墙上有一个小窗,嵌着一块不起眼的石雕,却是宏村为数不多的石雕之一,雕的是四只喜鹊立于梅花上,喻指四喜登梅、喜上眉梢。据说曾有日本人欲以10万美元购此石雕,不遂。

两天的旅程可谓短暂,只来得及粗品这精细的景致,看着白云蓝天、碧水青山的自然风景与粉墙黛瓦、集砖雕石雕竹雕艺术于一身的建筑艺术完美融合为一体的宏村,我感到了“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诗所描述的徽州的魅力。回首再望一眼那碧水青山,再看一遍那点缀在无尽绿色中的白墙黑瓦,再让心灵在南湖之中、月沼之上几许徜徉,宏村的古朴与安详已经永远印刻在我的心上。

猜你喜欢

宏村南湖建筑
南湖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游黄山宏村
宏村画卷
南湖早春(节选)
雨色宏村
在宏村
美丽的南湖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