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英九当局执政周年两岸关系综述

2009-08-17

领导文萃 2009年12期
关键词:祖国大陆马英九两岸关系

李 贺

马英九执政一年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取得重大突破。两岸民众情感日益加深,岛内主流民意期盼两岸和平发展。未来两岸关系必将围绕经济合作、文化教育交流、民间往来等议题继续推进,取得更大进展。

一、两岸双方把握历史契机,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马英九上台后承认“九二共识”、反对“法理台独”。祖国大陆紧紧抓住机遇期,牢牢把握和平发展主题,积极主动推动两岸关系迈向新阶段。

一年来,祖国大陆提出理性务实的对台方针政策,逐步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成为现阶段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6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两岸两会应“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务实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具体指导了两会的协商谈判。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的六点意见,成为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实质内涵。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与贾庆林主席的政协工作报告中有关对台工作内容的总结和论述,为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对于岛内高度关注的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敌对状态、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等议题,祖国大陆都做出积极回应,充分显示了诚意与善意。祖国大陆还务实推出多项惠台措施,国台办主任王毅先后宣布促进两岸人员交往的五项新举措、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五项具体措施、两岸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十项政策措施,表明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毫不动摇。

出于“拼经济”、巩固执政地位考虑,马当局推行务实灵活的大陆政策。一是重新定位两岸关系。马英九强调“两岸是非国与国的关系”,抛弃李登辉“两国论”与陈水扁“一边一国论”,接受“九二共识”,为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但马英九也强调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维持现状”,对两岸关系深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开始对陈水扁时期的“去中国化”施政拨乱反正。马当局提高教科书文言文比例,改“通用拼音”为“汉语拼音”,恢复“中华邮政”名称,亲自出席祭孔典礼,强调发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精神纽带。三是推出多项开放两岸交流的举措。马当局全力推动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人员往来,放宽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限制,开放陆资入台和开放两岸资本市场,今年3月还鼓励两岸合拍电视剧,积极推动“两岸综合性经济协议”(ECFA)。四是抛弃陈水扁时期冒进、冲撞的“烽火外交”,力争通过两岸协商实现“外交休兵”。马英九反对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公开表示“中华台北”是台申请成为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的最佳名称;改变陈水扁时期推动的“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提案,改提“中华民国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五是采取“守势”军事战略。马英九强调两岸应尽快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氛围,倡导“传统教育”,撤换扁系将领,降低演习强度,延缓发展远程攻击性武器。今年3月,台军首度公布“四年期国防总检讨”,建构“预防性国防”政策。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在两岸执政高层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出现积极重大变化。

一是两岸初步形成良性互动。一年来,祖国大陆多管齐下推进两岸高层互动,达成多项重要共识。2008年5月28日,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会谈,再次确认了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等共识。8月,胡锦涛邀请连战、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泛蓝高层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在11月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胡连会”首次出现在国际场合,这是两岸高层互动的最新突破。12月20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九项共同建议。两岸党际交流的深入,高层互动的突破,增强了两岸互信。

二是两岸协商取得重要成果。2008年6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恢复了中断近10年的制度化协商。11月初,两会领导人首次实现在台会谈,取得两会制度化协商的重大突破。两会签署了6项协议,两岸制度化协商呈现出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两岸举行第三次“陈江会”,下半年在台举行第四次“陈江会”,共商两岸经贸交往等议题。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增进互信、累积共识、扩大合作,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是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首次“陈江会”达成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协议。二次“陈江会”签署的四项重要协议不仅实现了两岸平日包机直航、航线“截弯取直”,还实现了两岸海运直航与直接通邮。今年3月,被称为“史上最大陆客团”的安利旅游团赴台,成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开放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赴台单体旅游团。“大三通”实现了1987年底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以来两岸人员往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四是两岸交往迈上新台阶。尽管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但在祖国大陆惠台政策激励下,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仍取得新的进展。2008年两岸贸易总额达1292.2亿美元,同比增长3.8%;祖国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360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7%。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文化入岛十分活跃,两岸文化产业合作迈向新台阶,两岸文化往来更加密切。今年3月21日,“第三届中华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首度在台举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两岸人员往来累计已突破5000万人次,是岛内总人口的两倍以上。从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施至今年3月,赴台旅游实际人数累积超过14万人次,通过组团方式赴台人数超过9.5万人次。

三、岛内社情民意朝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方向迈进

一年来,两岸民众交往增多,联系频繁,相互了解不断加深,民众情感日益深厚。

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岛内各界人士以及大陆台资企业、台商、台湾学生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台湾红十字会、慈济等社会团队、宗教组织不仅募集物资,还派出救援队、医疗队和心理咨询服务队深入灾区参加救援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同胞之爱。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举办,两岸运动健儿同场竞技,台湾运动员所到之处受对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与加油等,增进了两岸民众间的了解与互动。今年1月,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于大年初一与台湾同胞正式见面,深受岛内民众喜爱,拉近了两岸民心民情。

随着两岸同胞民族情感的不断加深,岛内各家机构民调显示,近40%的台湾民众认为大陆对其态度友善,表明“两岸关系近来的和缓发展改变了民众对大陆的制式印象”。岛内主流民意也更加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陆委会”在整理分析2008年岛内各界108项两岸相关民意调查后发现,52.2%至68.7%的民众认为两岸关系呈现和缓发展的态势, 47%至62%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持乐观看法。

四、两岸关系未来发展走向

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将进入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经贸大合作、两岸关系大发展的新时期。

在“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今年,两岸第三次、第四次“陈江会”将举办,重点协商两岸金融合作、产业合作、双向投资及投资保障等问题,包括两岸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合作及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将极大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目前,马当局正努力推动两岸签署ECFA,祖国大陆积极回应,未来两岸必将就此议题展开协商,逐步签署各项相关协议,建立有效运作与保障机制,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大陆还将继续出台各项惠台新举措,帮助台湾企业以及大陆台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尽管两岸同胞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但仍有三分之二的台湾同胞没有来大陆,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的民众,大陆赴台旅游人数也未达到预期。为此,两岸将尽快推动包机转为定期航班,实现两岸完全意义上的通航。今年,两岸文化交流将朝更开放、更积极、更高层次方向发展,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望围绕两岸文化交流议题展开,特别是两岸青少年交流将成为两岸文教交流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祖国大陆马英九两岸关系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卖水果
不够用
对台湾青年在陆交流与融入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走势及意义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