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生命之舞

2009-08-17甘以雯

鸭绿江 2009年8期
关键词:周涛纯文学刊物

甘以雯

我编选和阅读散文,十分看重作品体现出的生命感悟和人文情怀。我以为,生命感悟和人文情怀,是散文的灵魂和生命线。散文是人的生命之舞,应予人以生命的深层感动,予人以心魂的震撼。须心灵开阔、精神超拔,情思饱满、气韵生动。十七年间,编选《散文海外版》的多篇散文时,我产生过多次心灵的感动,每编辑一篇这样的散文,我都有一种“成就感”。记得著名作家周涛在一篇散文中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干一件事。如果真的是这样,编辑一本杂志,可能就是我这么一个普通编辑一生所干的一件事。一个知识女性一生做了一件自己愿意做的文化上的事,我从心底感到很踏实,很知足,很有“成就感”。其他的就由它去了。

我以为,散文必须有“我”,有“我”的情感,“我”的体验,但这里的自我,不是缘于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小我,而是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深入到自我灵魂的深处,体现出作者灵魂的渴望和追求,进而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每一个人的生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耐人寻味的东西,都值得你倾注深情去关注、体验和发掘。同情心是人类最无私的一种情感,只要你怀着一颗良善的悲悯之心,去发掘、去表现他人的生命价值,就有可能将千千万万读者感动。

《散文海外版》创刊之始,其本意更加注重抒写心灵的艺术散文,而当文坛在张承志、余秋雨、史铁生、周涛、韩少功等人创作的带动下,以反映知识分子心态的文化散文蓬勃兴起之时,我们直面散文创作新态势。自1994年后,一批探索人生价值与意义、追问历史与文化、思考社会与人生、思考人类生存环境、充满着理性色彩与文化氛围的文化散文以重要位置出现在我们杂志上。这些散文大多思想深沉,内容厚重,气势宏大,不仅有见有识,而且有感有情,文采斐然。它们大多比较成熟,缺少一般文化散文创作中的偏激、盲目和浮躁,是不可多得的佳构力作。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年的辛勤耕耘,使我们结交了一大批高层次的作家和读者朋友,拥有着非常可贵的文学资源和出版资源,这是最可贵的无形资产,是我们一生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凡是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鸭绿江》杂志是一本纯文学刊物,她发表的多篇小说和散文曾深深地打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本纯文学刊物,历经过几代人的薪火相传,顽强地生存发展六十多年之久,展示出她旺盛的生命力。这足以令我们仰视,令我们尊敬。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当今的办刊人更加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力创文学刊物的辉煌前景,令人感到格外地可亲可敬……

一本刊物,应该构成一个精神的整体,是一片精神的绿地。游目骋怀,上通天地、下接心源的佳构困难寻觅亦有所见;务求所选展现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情感,以使我们的杂志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感人的生命力量而流传久远。

猜你喜欢

周涛纯文学刊物
“纯文学”概念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以纯文学在近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现身为例
刊物贺词
五月礼赞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测试题
我最喜欢的刊物
“纯文学”界定及其混用现象分析
Flapping Characteristics of 2DSubmerged Turbulent Jets in Narrow Channels*
纯文学想象与“戏仿”经典化——论先锋小说的“戏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