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盒留香

2009-08-12黄大米

中华手工 2009年7期
关键词:蜜粉胭脂

黄大米

沙俄时代精湛绝伦的手杖,泛着现代漆器温暖光芒的相机,钢琴造型的小物一起立于室内一角。他们不是什么神秘的物件,虽然造型各异,机关林立,却仍只是女人们随身携带妆点面容的粉盒。

这些收藏了近百年的粉盒,那精湛的手工,层层叠叠的设计,耗费心力的机关,讲述了一段段从1825年就隐匿于此的美妙时光。

三千流光万丈彩

这是一只金色的鸟,它低头浅吟,眼波流转,背脊的羽毛根根分明,轻轻地翘起羽翼,像要展翅飞翔。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它来自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力的手笔,它象征和平,是一只纯粹的手中之鸟,精妙的构造让万千红妆为之着迷。轻抽头部,一支妖媚的口红顺势而出;抬手尾羽,小巧的药盒藏匿其中,打开翅膀,清透的蜜粉浅放于此。

它同那些沙俄时代精湛绝伦的手杖,泛着现代漆器温暖光芒的相机,钢琴造型的小物一起立于室内一角。他们不是什么神秘的物件,虽然造型各异,机关林立,却仍只是女人们随身携妆点面容的粉盒。

这是日本某化妆品牌百余年的粉盒收藏,那些精湛的手工,层层叠叠的设计,耗费心力的机关,讲述了一段段从1825年就隐匿于此的美妙时光。

在欧洲,粉盒的历史并不长。

两百年前的欧洲,并非每个女性都有往脸上扑粉的权利,那些昂贵的香粉,是上流社会的特权,代表着雍容华贵与不侵犯的凛冽。宫廷的贵族们可以夜夜笙歌,宵宵舞会,浓妆艳抹于各个艺术沙龙或宫廷的大殿。即便如此,在公众场合拿出化妆品补妆仍是不可原谅的下流之举。

于是各种能够藏匿香粉的粉盒,就成为贵族阔佬们竞相追逐的小物。他们秘邀能工,遍访巧匠,设计制作出一款款与普通梳妆台上完全不同造型的粉盒,携带于身。

能出现在大庭广众的,是手杖、手镯、手袋、项链之类看上去和化妆了无关系的小配件。可怜那时的粉盒,只能用其他东西的外形来伪装自己,不像如今,可以光明正大进办公室甚至上地铁。但这也成就了那时的粉盒制作更为精致美丽,隐蔽性更加良好,因而趣味横生。

一只1885年沙俄时代的粉盒就是这类粉盒的代表。它遍身金色流苏,像一只优雅的手袋垂立于女王胸前。这是那个时代贵族女性夜间参加宴会时常用的手袋,也是最风行的饰品,经过巧匠的神秘加工,既能以手袋示人,亦有粉盒的功用。它分上下两层,打开上层是粉盒,撩开下层则恢复手袋使用。网状的花纹手提盖,运用了引擎机械学和雕刻的几何花纹,再涂陶釉烧制,奇妙地把设计、机械、陶瓷融为一体。普通人如你我,若非机关算尽,断不能猜想到这样的手提袋竟是一只小小的粉盒。

每一个做工精良的粉盒背后,都有一段历史的小小传奇。中世纪的欧洲,当十字军远征时,城堡的钥匙由妻子保管,这种用链子将很多钥匙挂在腰带上的形态,被称为“女城王”。“女城王”在维多利亚时代作为饰品疯狂流行,那些被金属串联的装饰物挂在贵族女性的腰间,随着舞会曼妙的音乐飞舞,浪漫满身。这样的装饰品同样被巧手的工匠利用,在装饰品的下摆设计出小小的造型,巧妙地把粉盒、口红、舞会的卡片盒、红酒启瓶器、纽扣钩藏匿于此。即便是再疯狂的舞会,香汗淋漓之际,贵族女性们同样能从容修补容颜。

再如比兰德拉王家珍品粉盒,都是尼泊尔比兰德拉王家流传下来的,两个粉盒都在银上加以精细雕刻,配成一套后既是粉盒,也是精致的首饰。配套的手环内也可藏粉,且有小巧精致的粉扑。

那些经历百年世纪风霜的粉盒,以三千流光万丈彩,见证了女性在追逐美的道路上付出的努力,也反映着那些逝去的时光和时光里的故事。

红粉赠佳人

同欧洲起源不过两三百年的粉盒历史相比,东方古国中国的粉盒文化则可以拉伸得更加深远辽阔。

古代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古代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是胭脂。胭脂在我国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如唐诗有“三千宫女胭脂面”。粉盒在唐代就已非常普遍,但当时绝大多数的粉盒都非常粗糙,进入宋朝后,粉盒的设计和制作才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件南宋的影清粉盒,就以瓷质细腻、做工精巧、光照见影的特点,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出了近6万元的高价。瓷质的粉盒内有3只小碗,花枝相连,盖面缠有印花,釉面光润,小碗内分别盛放白粉、黑黛、红胭脂。此时的粉盒多为来自景德镇的瓷器质量高,做工精细。

还有那些发簪一样的粉盒,被云髻高耸的仕女们高高地挑在青丝之间,端头的珐琅彩里,细心地存放着那么些历经植物萃取而出的胭脂粉。即便远游,即便踏青,只要有那片刻的闲适,趁着整理云鬓之时,就能取下发簪抹一抹朱红的胭脂。

除了那些能工巧匠们烧制的瓷器粉盒外,宫廷中的嫔妃们使用的粉盒则更是精巧绝伦。汉时的后宫,流行桃花妆和飞霞妆,赤红的胭脂扑于脸颊,再以面施粉。傍晚卸妆之时,后宫妃嫔宫女们清洗脸颊的水纷纷汇合,在宫廷内形成一条不小的胭脂河。这条蔚为壮观红河里的胭脂,要多少精美绝伦的粉盒,才能盛装那些香艳的故事。

其实比后宫妃嫔们享受着更自由更美妙待遇的,还数那些没有进入宫廷,却被皇帝宠幸的女人们。宋徽宗爱慕李师师的才华与美丽,每每出宫与之相会,却仍无法讨得佳人欢心。这位擅长国画的皇帝,于是亲自动手做起了木工,打造了一款首饰盒,配上红粉赠佳人。

虽然红粉师师不见得就领了宋徽宗的情,但身为天子,后宫佳丽三千,却亲手做粉盒的痴情,也算可圈可点。

那些中国古代的粉盒,不但是女性们的私物,亦可作为皇家外交的礼物。在某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十分罕见的龟甲状粉盒就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中国唐代皇家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它呈八角形,长约35cm,表层镶嵌满满的珍珠和琥珀制成的花瓣。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梳妆台,如今分别收藏于日本的两个博物馆内。

在中国的粉盒制作中,金属材料和漆器的粉盒因为留存极少,所以当中精品也备受关注。一套三件的银鎏金錾花脂粉盒,在2008年时就以接近40万元的价格被拍卖成功。

这些在历史中扮演过美丽角色的粉盒们,在现代社会中,以它的优良材质和精妙做工,为世人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争相被收藏。

貌美如花的岁月

不仅仅是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董粉盒们被人们收藏热爱,那些依然在我们脸上停留的蜜粉们,同样有着狂热的追随音。

台湾人叶锦美就是这样一个粉盒收藏者。

粉盒上的雕花,或繁复或简约,或流光溢彩或黑白搭配,那些美妙的设计。或者来自某个大牌的专柜,或者来自欧洲某个跳蚤市场。无论它们出生何处,只要粉盒美丽,特色十足,都能或为叶锦美收藏的理由。而她的粉盒收藏加在一起,足够购买一辆不错的小轿车。

一些被收藏的品牌限量版蜜粉,早已过了使用期限,但因迷恋粉盒上的妙曼设计,叶锦美亦连盒带粉一同保存下来。“有蜜粉的盒子才能保值”,这不仅仅是叶锦美收藏粉盒的方式,也是许多香粉收藏者的共识。

如今,每隔数十年,国际知名的化妆品牌都会设计一款限量版粉盒。许多爱美的女性们,除了爱那些能让自己容颜美貌的蜜粉,更爱那些盛装蜜粉的粉盒。买椟还珠,买粉藏盒的故事,在许多大牌化妆品公司的限量版蜜粉发售时,常常发生。香奈儿的一款早已不能使用的古董粉也同样卖出一万多元的高价,而那些没有买到这款古董粉的香奈儿簇拥者,还抱怨自己下手不够迅猛。

还有娇兰的幻彩流星,虽然装载它的只是一只美丽的纸盒,但是历经岁月磨砺,它华丽的外表仍灼热着很多品牌迷的心,许多收藏者对它的各款限量版仍然矢志不渝。其实在普通人看来,那些所谓的限量版粉盒,可能只与普通版有为数不多的色彩差别,但在收藏者的心中,把每款粉盒都收入囊中,则是毕生的追求。

或许若干年后,早已失去功效的蜜粉们,安静地躺在美轮美奂的粉盒里,听由他们的主人一把玩。那些曾经美丽过的主人,打开这些从未使用过的粉盒,任思绪穿梭时光,青春的容颜,同粉盒们一起貌美如花的岁月,次第浮现。

那时候,粉盒背后的故事,或许更让人留念。

猜你喜欢

蜜粉胭脂
热带雨林的胭脂太阳
茂县蜜粉源植物调查及利用分析
我国蜜粉源植物种类的统计与分析(下)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春游凤山胭脂垴
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花明驛路 胭脂暖
胭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