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2009-08-11肖前国李征澜余林
肖前国 李征澜 余 林
一、问题提出
在道德判斷研究领域里,皮亚杰以及科尔伯格等的道德判断认知推理理论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道德判断的认知推理理论过于强调认知推理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方面,针对科尔伯格的阶段理论,布雷西提出了道德同一性,他认为,道德同一性在独立人格的成长过程中来自于一种心理需要,使个人的道德行为和个人观念前后一致,道德行为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个人行为的愿望,这种愿望与作为道德存在的自我道德同一性相一致。更进一步地,Nickerson等人认为传统的道德推理之所以不能较好地预测道德行为,是因为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对道德自我理解不能保持同一,道德同一性是维持道德行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最近有研究表明,情感等情境性因素在道德判断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laire就明确指出情感在道德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reene等人利用 FMRI 技术,对人们“个人的”与“非个人的”道德判断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在道德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近期大量研究分别探讨了道德自我和情绪等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且研究发现二者均对道德判断有着重要影响,但是谁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呢?二者对不同年龄群体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呢?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觉、自主、自为的人的领域,是人的自我意识得以展示的领域,道德判断与抉择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高度自觉、自主、自为的过程,道德人格在道德判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道德自我的同一性又是道德人格的核心,因此,在道德同一性理论看来,道德的同一性在道德判断中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根据布雷西道德同一性和动机理论,自我和道德在儿童期平行发展,到青春期开始整合,到成年期整合为道德理解的道德同一性。在上述Greene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们在研究中仅选用了九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而这仅有的九名大学生是否完成了道德自我的同一性的整合便是一个问题,即是说,Greene等人研究得出的情绪在道德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可能存在其他干扰变量(道德同一性)的影响,情绪之所以会对这九名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是由于他们的道德同一性问题(没有整合完成)造成的。因而,我们据此怀疑,情绪等情境性因素可能对完成了道德自我同一性整合的群体和没有完成道德同一性整合的群体有着不同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拟以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比探讨不同自我唤醒、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选择的影响,显然,根据布雷西道德同一性和动机理论,在这里我们的一个前提假设是硕士研究生已完成了道德同一性的整合,而高中生还没有。
二、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被试 选取重庆、四川、贵州三省市的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共1200名,来自西南大学和重庆大学等高校的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800名。
材料 自编道德两难故事一则:在欧洲有两兄弟生活在一起有多年了。一天晚上,夜已很深了,哥哥神情十分恐慌地回到住宿处,身上还有血迹,弟弟一看,觉得有些不对劲,就盘问哥哥是怎么回事。过了很久,哥哥才低声对弟弟说,在回来的途中,他和一人发生争执斗殴,失手将对方打死了,由于天黑没人看见,就赶紧跑了回来。问题是:假如你是弟弟,你在这个时候会怎么办?是劝哥哥主动投案自首还是帮其隐瞒事实真相。这就需要个体在法律正义和个人亲情之间做出选择判断。
另外还有四种学习材料:一个是能唤起不同情绪(气愤情绪、同情情绪)状态的故事背景学习材料;一个是涉及到不同道德自我(正义自我、仁爱自我)的故事背景学习材料。所有材料经过专家指导审核。
实验过程 首先,对所有被试进行前测,即直接要求被试对上述道德两难故事进行选择判断。之后,随机将被试分成四组,分别学习上述四种材料之一,再对上述的道德两难故事进行选择判断。简言之,即:前测,学习,后测。高中组收回有效问卷1080份,研究生组收回有效问卷792份。
结果 对所有数据进行X2检验。(A:遵守法律、公正、正义的;B:仁爱的、重亲情的、有同情心的。)
首先,在道德自我唤醒的两种不同情景中,高中组表现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在正义自我唤醒组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在仁爱自我唤醒组没有显著差异;而研究生组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高中生的道德自我还不稳定成熟,也说明高中时期仍是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高中生需要正确的道德教育引导,以便很好地形成社会崇尚的稳定的道德自我和道德人格,避免出现道德自我的混乱;相应地,这两组不同的自我唤醒学习并没有对研究生的道德判断产生显著影响,说明研究生的道德自我发展相对成熟稳定,能在道德规范的要求下协调好内在自我,从而做出符合社会要求或社会期望的道德判断。
其次,在两种不同情绪唤醒情景中,高中生组前后测都存在显著差异,而研究生组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情绪因素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还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道德问题,表现出“感情用事”的特点;而对研究生的道德判断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这可能同样要归结于研究生完成了道德自我的同一性整合。因此,以上数据支持了我们的假设,情绪等情境性因素会对不同群体的道德判断产生不同影响,但关键得看个体的道德自我发展程度和同一性整合情况,同时也为道德同一性理论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结论与教育启示
该研究进一步表明情绪对道德判断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自我同一性发展成熟的成年个体影响较少,对道德自我同一性有待发展或正在发展的青少年有较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所说的成年群体指的是硕士研究生这样一个特殊成人群体,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相对较高,该结论是否能推论到其他更为一般的成人群体仍有待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带给我们以下两点教育启示:首先,高中生正处于道德自我快速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完善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要加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自我的教育引导,让学生们形成稳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自我与道德人格。比如,榜样教育就是必须而重要的,榜样会对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道德自我标准和发展方向提供很好的参考,从而避免他们在道德判断中陷入不知如何判断的尴尬境地,从而也就避免道德自我的混乱,有利于道德自我的形成和完善。其次,高中生的道德判断还表现出“感情用事”的特点,教育者要辩证地看待并合理利用情绪情感,如果教育者能积极正面地巧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反倒可以成为道德教育,尤其是成为引导转化道德问题学生的一大策略。这也就是道德教育中所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积极、正义、感人的情绪情感去感化学生,使其认识到什么是好的道德判断。
【肖前国,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李征澜,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余林,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副教授。重庆,400715】
责任编辑/赵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