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设计律动教学培养儿童音乐感觉

2009-08-11陈爱萍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律动教学体验实践

陈爱萍

摘要: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结构完整的作品。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律动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结构要素,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分句、分段、节拍、形象的敏锐感觉。

关键词:律动教学;体验;实践

在小学的教材中有许多结构规整的作品,可以运用律动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音乐结构,而且我认为从小在学生心里播下音乐结构这粒种子,有着非凡的意义。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律动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结构要素,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分句、分段、节拍、形象的敏锐感觉。

一、体验的设计与实践

(一)通过律动参与,加深对乐句的体验。

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或基本节奏,就需要教师分析作品的结构,划分出音乐的段落或乐句,据此精心地设计律动。在小学低段有许多歌曲如《粉刷匠》《闪烁的小星》《顽皮的杜鹃》等都是由节奏相同的乐句组成,结构规整。笔者通过让学生听音乐走乐句,并在乐句最后一个音停住,加深学生对乐句的感知。以《顽皮的杜鹃》为例,歌曲由7个乐句组成,7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结构规整,“5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逼真,富有意境。案例:

1.师:听了刚才的音乐你知道顽皮的杜鹃是在什么时候叫的吗?(指导学生合着53一起拍手)

2.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找找杜鹃吧!

围成圆圈学着顽皮的杜鹃随着音乐律动。(指听音乐走步,并在53时停下拍手)

3.律动游戏(在听到“咕咕”的时候,找到你身边的一个朋友并和他一起唱“咕咕”)

听音乐边律动,边模唱。

4.将座位分成四部分,中间S型象征河流,两边两排代表树林,后面一方块形代表草地。

师:草地上长出了新芽,小河欢快地流淌着,小树也已随风摆动。引导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杜鹃来了。由教师扮演小朋友来追寻小杜鹃进行音乐游戏。

设计走步的律动,一是符合音乐的节奏,二是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听音乐走走停停的过程中,借助身体达到了对乐句的听觉体验。

(二)通过律动参与,加深对乐段的体验

作品的结构以音乐的段落为单位。小学阶段的二段体、三段体作品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律动体现音乐作品中的对比、变化、重复、再现等结构变化。相同的动作体现相同(或相似)的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这些都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下面是本人以《每人伸出一只手》为例设计的一个体现音乐结构的集体舞律动。教材分析:《每人伸出一只手》是一首2/4拍、两段体构成的进行曲风。歌曲以跳跃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创造出欢乐的音乐形象。

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较多的低音旋律及附点节奏更增强了坚定的语气,推动团结友爱的情感。有一个较长的间奏。

B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节奏紧凑使得旋律更加热烈。尤其最后的补充乐句,节奏的舒展及旋律的上行(全曲最高音5 ——5——)达到全曲最高潮,使得情绪更加高涨。

对于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我始终热衷于圆圈舞,因为学生非常喜欢,而到了三年级,便可以编一些简单但相对完整的集体圆圈舞。

迎合进行曲特点,A乐段学生围成圈朝同一方向走行进步,每八拍的第一拍双臂上举一次,五指分开。间奏时让学生原地合着音乐颤膝,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B段设计为跑跳步,并在B乐段开始第一拍全体转身朝反方向跑。这个圆圈舞,大家跳得整齐有序,又热情洋溢,音乐的魅力借助律动表露无疑。通过这样相对完整的律动设计,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歌曲二段体的结构、欢快的情绪及有力的节奏。

再比如《采茶舞曲》是一个ABA三段体曲式的音乐作品,第三乐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本人在设计时第一、三乐段由学生自由地进行采茶律动,第二部分则带学生表演越剧中云手等简单动作,加深学生对三段体结构的感知。

(三)通过律动参与,加强音乐节拍的感知

音乐欣赏需要深入体验,其实在学唱歌曲之前,进行丰富的音乐节拍体验,能使歌唱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二年级第一课《早上好》虽然简短,全曲只有两个乐句,却是个变拍子歌曲,前一句是三拍子,后一句是二拍子,学生在变拍时常转不过来,这也是歌曲的最大难点。对此笔者引导三拍子的一句用拍手律动,第二句时要求手脚并用,拍手踏步,增强音乐的紧迫感,律动几遍后,难点迎刃而解。再如《愉快的梦》是一首六八拍子的歌曲,教材书上有一个六八拍的指挥图示,可学生无法通过指挥来感受作品,因为音乐速度较快,学生完成得匆匆忙忙。笔者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了这首轻柔、曼妙的音乐。先尝试着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强拍,在强拍上轻轻地叉腰、搭肩等,等学生找到强拍后,教师引导学生轻轻合着强拍屈膝,而双手依次由上而下搭肩、叉腰、轻拍胯、拍膝四次(歌曲每四小节一个乐句),这样依次反复。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律动的风格要统一,教师可通过分析蹲的轻重来提示学生,也可以示范一段急蹲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其不和谐,由于音乐有轻柔的特点,屈膝动作要带上呼吸,轻轻地做,与作品的韵律相符合,最后感觉效果还很不错。

二、实践后的反思与启示

(一)身体律动与音乐节奏相符合

(二)身体律动与音乐形象相符合

(三)律动的设计与音乐结构相符

(四)律动设计尽量简单

以上只是笔者的初步认识,音乐的学习不能依靠描述、讲授,必须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自身体验,借助各种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律动教学体验实践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探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浅议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