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优劣
2009-08-11王蕾韩姝韩江宁柳娜
王 蕾 韩 姝 韩江宁 柳 娜
【摘要】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然为诸多相关企业特别是我省的制造型企业提供着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因此,对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将进一步认识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利条件和不足,把握我省职业教育面临的机会,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与威胁,在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的基础上,为科学地确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创业的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构想和方案制定、实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就业;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G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05-13-0110
随着2003年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化,为诸多相关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借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东风,实现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的“三改一加强”,必将发挥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优势,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1.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优势分析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数量、教育模式及就业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1.1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06年,全省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10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0所。在校生21万人,是2001年的8.1倍;形成了每个地市都有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格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达1216个,比2001年增加了3.13倍。基本适应了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省人才队伍结构,为我省二次创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人才和劳动力基础。
1.2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实现转型。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在培养目标上,将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将从“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转向“重视专业领域建设,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将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地点,书本学习是基础”转向“教室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就业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上,将从“系统地学习经过组织的主题材料,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转向“满足经济界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技能打基础,重视能力培养”。
1.3黑龙江省经济效益的好转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就业的需求量增多。
随着黑龙江省经济效益的好转和注重人才保护,及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前些年专业技术人员减少的现象出现了逆转,2006年,黑龙江省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10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增长1.6%。随着企业发展的稳步推进和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2006年末企业就业人员达到37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企业增加的就业人员远远大于事业、机关单位的增加人员,为解决我省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保障。
2.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劣势分析
2.1职业技术院校自身建设不够。
尽管近几年来,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规模发展较快,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还较少,职业技术院校普遍存在投入少、规模小、条件差、办学规模和效益程度低下问题。在学科和专业设置方面,黑龙江省的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还比较窄,部分专业设置过于死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繁琐、陈旧,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少。另外,我省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整个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有教师年龄趋于年轻化,缺少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难以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
2.2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
由于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宣传还不够有力,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误解:一是认为职业技术是“次等教育”,二是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只能是短学制的专科层次教育,三是在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普通高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拨款远远高于职业技术院校。由于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缓慢,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没有充分保障,政策补偿缺乏相应的措施,各级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办学的需要。这也造成黑龙江省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推广情况与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差距还很大。
2.3社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压力冲击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权威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3.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切实解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我省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再创辉煌,直接有效地为“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服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加大投入,推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是高成本教育,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虽然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采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的方式,推动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在现阶段,职业教育要引入市场投资机制,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但也是绝不能削弱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
3.2转变思想,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附录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有过说明。但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双师素质”,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本身就应当是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热情远高于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其实这两方面要统筹兼顾,尽快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当务之急。
3.3调整教育结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目前,职业院校的主要生源仍然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这类学生没有受过起码的职业技能训练,要在2年或3年的学制内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要努力把自己建成“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应知”(即理论知识)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即技能水平)方面应该达到中级或准高级的标准。即便在校期间不能完全达到高级技工或技师的水平.也要为达到这种能力和水平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4促进“订单培养”,为学生就业创造生机。
“订单教育”,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职业院校应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以确保学生充分就业为前提,参照企业“订单”的数量确定招生计划,注重生源的质量。以企业“订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主导教学课程的设计,突出锻造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创业、能创造、敢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昌.走势与改革走向[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马树超.国高职院校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M].中国教育报,2006.09.
[3]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2006.
[4]李利:对“双师型”教师几种认识的思考,《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第3期;
[5]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全省部分企业技术 工人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R].2007.
作者简介:王蕾(1978—),女,哈尔滨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和软科学研究、物流管理。
韩姝(1983-), 女 ,哈尔滨人,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科技厅2007年科技攻关软科学研究项目(GC07D411),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者就业、创业的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