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

2009-08-05

诗歌月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智性幻想事物

李 笠

1990年7月。我和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波罗的海的龙马屋(Rumma)岛上。

问:你受过哪些作家影响?

答:很多。其中有艾略特,帕斯捷尔纳克、艾吕雅和瑞典诗人埃克罗夫。

问:你认为诗的特点是什么?

答:凝练。言简则意繁。

问:你的诗是否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我的诗深受音乐语言的影响,也就是形式语言,形式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我的诗与绘画接近。我喜欢画画,少年时我就开始画素描。

问:你对风格是怎么看的?

答:诗人必须敢于放弃用过的风格,敢于割爱、消减。如果必要,可放弃雄辩,做一个诗的禁欲主义者。

问:你的诗,尤其早期的诗,试图消除个人的情感,我的这一感受对不对?

答: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诗不是表达“瞬息情绪”就完了。世界是在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

问:有人认为你是一个知识分子诗人,你是怎样看的?

答:也有人认为我的诗缺少智性。诗是某种来自内心的东西,和梦是手足。很难把内心不可分的东西分成哪些是智性哪些不是。它们是诗歌试图表达的一个整体,而不是非此即彼。我的作品一般回避寻常的理性分析,我想给读者更大的感受自由。

问:诗的本质是什么?

答: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

猜你喜欢

智性幻想事物
用智行剖析传统
锁不住的幻想
智性恋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