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09-08-02刘志华

理论观察 2009年5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思想道德校园文化

刘志华

[中图分类号]G6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166-01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说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思想活跃,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选择;他们渴望成才。准备投身事业,报效祖国,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当然,极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对自身利益过于关注,在价值取向上产生有功利化倾向。表现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立场不明确。但由于缺乏对唯物史观上的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局限,看问题往往过于片面或偏激,有的大学生甚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产生了错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如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淡薄、道德价值取向的偏差、道德行为的失范等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平等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引入,大学生更趋于务实。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使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童利性容易使人们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现代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使他们受到了伪科学、“黄毒”及多元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明显。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主观。不少大学生不再恪守一种道德观,而是具有多种道德观,这就容易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陷入迷茫。

2高校自身的因素。首先,当前高校对现时代的深层次理论研究不够,对重大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未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回应。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学校在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滞后问题。单纯的理论说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感到理论阐述的枯燥,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不能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教材体系不健全,未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得教育的实效性降低。其次,高校普遍缺乏一支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队伍主体构成存在着部分兼职人员,教育效果偏低,教学与育人出现脱节。

3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須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体人群。他们有的家境优越,在家受宠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把“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对待周围的人冷漠、自私。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对孩子有求必应无疑助长他们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坏毛病。父母在对独生子女的培养上由于溺爱出现重物质追求轻传统道德,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同时对他们期望较高,把分数作为衡量子女好坏的标准,对其品德塑造关心甚少,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存有逆反心理。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就总体而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第二、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烈士陵园等社会文化单位要为道德教育提供方便和优惠条件。

第三,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明确历史使命。学校要主动与企业、政府合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接触社会实践的平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第四,加强团队精神的教育。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淡薄。在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列为重要内容。培育团队精神是新时期弘扬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这种精神能够使人超脱低层次的狭隘眼界,在为团体目标的奋斗中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

第五,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通过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导读、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活动等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为校园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校园文化建设以特有的功能彰显其育人的功能。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总之,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配合,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只要净化社会大环境,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思想道德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者的话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