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的几点反思
2009-08-01郭宏才
郭宏才
同课异构是一种有效的教研策略,在当下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同课异构尊重教师教学的差异和学生学习的差异,吻合了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强调教师积极参与课堂观察,增强比较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同课异构的基本内涵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教师而对同一教材课题,构建差异性教学策略,同伴参与课堂观察,比较反思,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模式。在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文化价值与课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教研活动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教师致力于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追寻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在“思想交换”中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
二、同课异构的操作流程
1确定主题
以年级备课组为研究单位,根据教学进度,研究确定一个主题或有着一定示范作用的课题。在平常的“同课异构”中,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确定主题:从平常教学中颇受大家争议的或者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中寻找主题;依据教改热点,确定主题;根据本校正在研究的课题确定主题。这也是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力‘法。
2研讨分析
确定了课题后,备课组教师集体研读课题,教师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交流自己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设想和疑问,交换可利用资源。这一环节,备课组主要立足于对重点、难点的突破设想,教师们都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说出个性化的突破方法。
3自主备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构想教学策略,这一过程是教师个体的独立备课。每位教师在独立备课中需端正态度,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课。在教师动起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灵感、更多的文本解读、更多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4课堂实践
教学没有唯一性,只有兼容性。每位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既有和谐的共振,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后进行片段点评,分析研讨几堂课中哪些环节适合学生特点、适应学生需求,哪些设计对于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有益,哪些训练起到多维效果。
5对比反思
执教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记录自己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片段,分析不足之处,并结合教师们的评课建议寻求更好的改进措施。集体备课中,先由执教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设计修改的介绍,然后请未执教的教师根据这些修改过的教案,融入自己个人的设想和符合自己班级的设计,进行教案再造。
6完善跟进
备课组教师进行再次课堂实践,剩余班级的教师在自己班级里将前次活动生成的教案实施,并在备课组中反馈实践效果。备课组开展研讨,根据各班的实施情况总结出最佳教学方案,将教案完善。
三、同课异构的教学课例
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例,拟探讨同课异构的操作细节。
课例一
引入新课: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进行新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个探究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探讨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课堂总结:学习普遍联系观点,知道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例探究。
课例二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让3组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并提出课前学习中的疑惑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如何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人为事物的客观性,如何深刻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最后,教师提出并让学生讨论学习本节课对现实的意义。
课例三
导入新课:教师描述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的人际交往六度分隔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大气物理学家洛伦慈提出的蝴蝶效应理论,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
进行新课:教师提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联系的含义、地位、基本特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师生互动探究联系普遍性、人为事物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的科学理解和方法论要求。
课堂总结:组织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为本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四、“同课异构”的评价要求
“同课异构”关注面对同一课题、教师不同的教学策略课堂实效,由此激发同伴更多思考,最终落脚点是为了追求更加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同课异构”中对教师的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及表现,依据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来评判和反思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师生成智慧和教学效果,从而使已有的教学经验不断地被审视、被否定、被修正、被强化、被提炼、被升华,使每个课堂成为真实、朴实、扎实的智慧型课堂,最终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的成长,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对“异构”总的评价原则:教学目标要“融三维于一体”;教学方式要“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评价要“讲过程,重多元”;教师角色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而言,首先是“教学设计”,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学生学习背景和学习需求的预计,教学流程的规划,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重点是对预设性内容的评价。其次是“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学习状态等,重点是对生成性内容的观察评价。最后是“教师素质”,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业务素质、发展潜能的整体评价,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科素养、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等。
五、同课异构需注意的问题
1“规定的动作”与“自主的动作”
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课异构”倡导教师个人文化价值和课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但是“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不同教师实践不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好地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有效性。“同课异构”的“同”不应只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还包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是一致的,应忠实于文本。老师是否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是否把本节教材放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来理解和把握。“同课异构”中不能弱化“规定的动作”,即教师“自主的动作”最终要回归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
2集体备课与个人特色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体现。但是,每个教师又有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他人无法改变的。一味地根据其他教师的观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教学也是不能发挥教师个人的特点的,教学的效果也是低下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获得的个人体验也是有限的。因此,集体的智慧和交流应该主要体现在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课后的交流与探讨中,体现在教学目标是否有效的达成上,体现在教师之间合作文化的构建上,而不是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的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