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倾听”
2009-08-01
摘 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由“积极地接收知识信息”和“认真地整理知识信息”两部分组成。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为核心,教会学生在听讲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倾听的目标是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用脑,提高思维水平,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倾听;接收;信息加工;知识记忆储存;批判性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04-02
在教学中,要不要学生学会“倾听”?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一、倾听的定义
传统习惯认为:课堂上的“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老师的讲解,然后进行知识记忆储存。
新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倾听”新的定义:“倾听”不只是去单纯地细心地听,更重要的是及时进行语言信息加工。譬如,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进行知识记忆储存。“倾听”是“接收”与“加工”兼顾的思维方式。
不善于“加工整理”的人,思维就不会有深度,就难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这新的角度来看,“倾听”是由“积极地接收知识信息”和“认真地整理知识信息”两部分组成。
二、倾听的心理表现
学生“倾听”,往往不是单纯捕捉教师语言所载的信息,还包括对教师的印象以及师生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它左右着学生对教师语言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教师的“师德效应”和“师生的情感”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加工信息是获取知识的必要过程,它决定了知识信息的摄取质量。没有信息加工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收获。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信息加工的质量受个人思维特点、加工时间、学习环境和个人的经验制约。
思维需要加工整理,也需要精细加工。学习的精加工需要相对多的时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如注”,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学生就没有思维加工的时间,更不可能有精细加工的过程。知识信息的接收、整理与认知个体的知识储存、经验密切相关,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存与经验较丰富,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不好。这就是同一个老师教学,每个学生的收获各不相同的原因。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每一颗人类脑的发育都是唯一的,即使是孪生兄弟或姊妹,脑也是不同的,有的善于外部视觉,有的善于内部视觉,有的善于内部听觉,有的善于外部听觉,等等。因此,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每个人接受的信息质和量不尽相同。各人在接收知识信息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教师没有必要强求学生一律端坐凝神。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全神贯注地静听,有时学生好像不专心,其可能是在加工整理信息。这和接收信息一样重要。在加工信息时,由于个人的思维特点不同,有的学生善于在独立思考中进行,有的善于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因此,各人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人在沉思,有的人会寻找机会与邻桌同学交谈,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教师不需要干预。
在学习中,学生不只是需要“倾听”老师的讲解,在同学之间进行的合作交流也需要“倾听”。“倾听”是注意、分析、判断与记忆等心理活动的综合性体现,是认知的重要技能之一。认为是正确的进行记忆,认为是不正确的进行质疑。这种“倾听”方式有益学习,但是这种情况是阶段性的,一般在15至20分钟左右,难以持久。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听觉接收信息超量时,大脑就会排斥或转移,暂停信息加工整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大脑当作知识的容器,集中注入超量的知识信息就会事与愿违。如果知识信息输入量较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需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从而减轻学生的脑疲劳;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则应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适当暂息或转移话题等方式调节学生的大脑。
在课堂上,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堂课都对讲述人的每句话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大脑常常会运用“有选择地听讲,有选择地辨析”,这是人的大脑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考虑前几堂课学生的思维负担量,否则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长期的注入式教学造成的“全程静听强记,思考少”的听课方式,几乎不能使学生获取有用的知识。因为没有信息加工整理,就没有理解性的、牢固的知识记忆。机械记忆,缺少理解与感悟,不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接轨,难以形成知识结构,更谈不上创新。教师要改变注入式的全程讲授,给学生留出思考、分析、判断、分类、存档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尝试、实践或主动探究知识。
三、倾听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为核心,教会学生在听讲中学会思考。这个学习改造过程的难度与原班级的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如果是一个习惯“全程静听强记”的班级,这种倾听习惯的培养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例如我在一个习惯“全程静听强记”的班级教学,这种习惯培养是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开始的。我对习惯“全程静听”的学生,经常激发他们的思维冲突,在冲突中引导他们进一步观察、分析、判断与选择。在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有步骤、有重点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有所发现。提问中,不问知识记忆性的问题,而问一些带有简单思考性的问题,例如启发学生认识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性,我问:“如果有人告诉你,班级的黑板是白颜色的,你同意吗?”“不同意,因为黑板就是黑颜色的!”“对了,对别人的话要想一想,错误的要纠正,这就是思考;如果人家说黑板是白颜色,你也跟着说白颜色,这就没有思考。”我又接着问:“老师告诉你,班级的黑板是纯黑色的,你同意吗?”“同意!”我告诉学生:“老师自己都不同意。其实,老师说得不准确,我们班级的黑板只是接近黑色的深墨绿色。刚才说‘同意的同学是没有观察。这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是观察与思考的成果,而不是无意识思维的后果。例如这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单纯用耳朵接收信息,不作逻辑推理,回答问题有时会犯经验性错误,一定要进行观察比较。就是说,学习要静听、细看,更重要的是分析,最后才能确认答案,这就是‘动脑筋。”
为了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承诺:“在教学中,无论谁发现我讲错一句话或写丢一个字,请立即指出来,让老师及时纠正,不但不批评你,而且还表扬或奖励你,决不食言。”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了自由发言权,还有机会获得表扬或奖励,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学们认真推敲我的板书,倾听我的讲解,希望发现什么,有时在学生的异议中还引发同学间的争论。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慢慢地尝到“倾听”的甜头,逐渐形成了习惯。同学们不仅成绩上去了,批判性思维品质也逐步得到强化,也由被动的听课者转化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
为了“面向全体”,在合作交流中,我提倡让“学困生”先发表见解,但仍有其他同学不时打断他们的发言。我进一步倡导大家听完人家的发言,在思考后再加以纠正。这样不仅为“学困生”提供了发表见解的机会,也促进了思维发散,同时也激发了倾听者发表自己见解的激情。更重要的是遏制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的“浮躁”情绪,为思维深入提供了空间。
培养学生倾听的目标是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用脑,提高思维水平,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可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 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