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营销理念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2009-08-01李婕莹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营销模式就业指导市场营销

李婕莹

摘要:把市场营销意识引入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去,是创新就业指导的重要举措。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文章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用的市场营销原则和市场营销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就业指导;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073-02

市场营销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欲望,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开展的经营销售活动,它既是一种经营理念,又是一个市场主体的资源和目标不断适应客观环境的营销过程,它是市场运作的基本手段。市场营销不仅仅限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还可以扩展到非盈利事业组织的服务工作中去。其中把市场营销意识引入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去,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创新就业指导的重要举措。

一、就业指导中的主要市场营销原则

(一)需求创造

需求创造原则是支撑市场营销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该原则认为,需求并不是固定或有一定限度的,而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去开拓、创造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开展,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面临用人单位表面的“饱和状态”,在营销学上称为“通胀”。由于近十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人才市场,导致市场一时间无法满足众多的就业需求,而暂时出现“饱和状态”。面对这种情形,学校应该集思广益,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专业招生和新生入学时就要对培养的高职人才规格做好明确的定位,三年后毕业生才能顺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就业,这也是“以需定产”原则。

(二)目标诉求

即针对自己所选定的目标市场而开展营销活动的营销原则。它要求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其产品的诉求点,以目标人群为其诉求对象,制定目标人群能接受的价格,开拓最能接近目标人群的营销渠道。高职院校就业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实际上是很明确的,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学校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确立明确的“就业目标”,有计划、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专业教育。这样,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就业时就能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较好地完成“营销式”就业。

(三)企业主体

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绝不会像自然流水一样流通,因而要求企业有意图、有计划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不难理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时,要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地“推销”毕业生,应改变“应急型”指导为“全程化”指导。要充分做好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就业工作收集第一手材料,标准化、系统化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四)市场定位

在市场营销中,市场和顾客是出发点,但不能因为这种出发点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而受其影响,必须正确地掌握现场、现时和现物的实际情况。当前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大力鼓励“先就业后择业”,千方百计地向外“倾销”毕业生,导致不少毕业生签约的工作根本不是自己相关的专业甚至是完全不对口的专业岗位。显然,这种就业方式是不成熟的,它只能暂时提高一定的就业率,当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发现非其所需的人才。那么就会影响以后在此单位进行就业推荐工作,长此以往将演变成恶性循环。就业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学校和个人都应该作出最大的努力,探索合理的竞争体制,采取适当的竞争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让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而不是“一锤子做买卖”。学校要结合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用特殊的就业指导方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产品”。

二、就业指导中的常用市场营销模式

(一)战略营销

战略营销是以营销战略为主线与核心的营销活动。如果只把就业指导单纯看作是学校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那么它的实质意义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营销的理念和方法,从战略高度分析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挖掘自身的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塑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学校在一定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地位,这对推动高职生的就业,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SWOT原则就是确立营销战略地位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既通过对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判断企业的实力。又通过对环境中的机会和挑战的分析来判断环境的吸引力。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活动中此原则也是非常可行的。各学校可以和同类的高职院校横向比较,结合地方产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进一步确定自身的位置,也就是说根据本校所培养人才的收入状况、行业流向、效用等要素,对人才市场进一步细分,找准自身在同类院校中的位置进行市场定位。只有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才能形成自己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

(二)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建立在维系与客户及其他公众之间的长期良好关系来开展的营销活动。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产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形式,建立双方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其次,要积极发挥校友的力量,通过校友会这一平台扩大就业信息来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同时,可以通过在校高职生与校友“结对子”的方式,搭建毕业生的就业桥梁,促进学生就业。

(三)形象营销

形象营销是指通过塑造企业形象,凭借企业的良好形象来开展营销活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是以“立足市场、面向企业、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在具体的就业指导活动中,学校必须创造出自己的服务品牌,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学校的毕业生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而且,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其在企业的表现如何,企业是否满意等问题,都是值得学校继续跟踪调查的。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学校不仅可以获得重要的信息,还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从而进一步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也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信息营销

信息营销是当代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它是应用信息与信息技术来开展的营销活动。信息在营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是增强营销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就业信息也就是用人信息,是推荐毕业生的前提。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有:就业指导人员主动深入企业去采集信息;从各地人才市场和招聘会获取信息;学校员工或校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通过新闻媒体或网络等方面获取就业信息等。同时,学校还应建设就业指导信息网站,这样不仅能使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方面的各种信息,也能为用人单位快速、准确、可靠地挑选毕业生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诚然,大学生就业市场特别是高职生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产品时代”已经过去,“营销时代”已经悄然到来。高职院校要充分意识到处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一是要凭借个人的职业能力,二是要按照最理想的职业规划寻找最合适的就业岗位。只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才能有效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营销成功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市场营销理念推动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毕业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受市场的严峻考验,实现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猜你喜欢

营销模式就业指导市场营销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