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决定素质教育
2009-07-31李敏
李 敏
【关键词】教师素质 决定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没有教师的素质做根本的保障,这些都将成为无稽之谈。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队伍。那么何为高素质的教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教师的工作能力,也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的力量源泉。忠诚于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教师的爱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教师应有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
一般说来,教师要处理的问题不外乎对人、对己、对事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豁达大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与人为善,搞好合作共事关系。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做好学生的工作、处理好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的良好习惯会带动学生的好习惯的养成,会促进班风班貌的形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素质
教师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兼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等于一身,这要求教师是一个博闻强识、知识丰富的人。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盏航标灯,教师的理论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素质量级,因此,教师应多读一些有关教育科学论著作。
四、多元化素质
造就一支符合时代的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有多元化素质。这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又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自己首先要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把握教学内容,否则,无异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和掌握教学大纲,精通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内容,从全局上把握教材,惟其如此,才能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应有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观察力、钻研与组织教材能力、了解和研究学生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和获取、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等。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急切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具备这种能力素质,生活中必须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独立的分析、解决问题,并能大胆的开辟新途径,绝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正如纲要中指出那样: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必要的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活动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