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语篇教学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009-07-31

商情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语篇教学阅读理解

甘 露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保障。语篇教学是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它既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对文章主题、结构及体裁的分析,对于提高学生文章整体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给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语篇分析 语篇教学 阅读理解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学习的五项语言基本技能,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学生听、说、写、译能力发展与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在语法翻译法理论的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把获取词汇和语法知识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只重视文章的语言形式,而忽视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它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句子的语法结构。这种方法虽然分解了难点,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但分解后各部分内容毫不相干,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无法把握,从而造成一种“见木不见林”的尴尬局面,长期以往必将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语篇与语篇教学

语篇分析就是发掘语篇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的过程。它是对比句子、话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因此说语篇分析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来解释词、句子的意思和语篇的主要内容。它既包括语篇表层结构的语法手段(照应、替代、省略等)与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和逻辑联系语的语言形式分析,又包括从语篇深层入手的篇际分析模式,如叙事分析、语境分析、体裁分析和篇章结构分析等。它强调语言学各个层次、组织及结构上的分析;强调读者对作者语篇生成的修辞意图的理解。

而语篇分析教学主要按照语篇分析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立足于篇章整体,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它包括语篇的主题分析(theme analysis)、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以及文体分析(style analysis),也就是对语篇的中心思想、情节发展路线、段落推进层次、支撑细节的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了解作者所传达的信息及其信息的构筑方式。同时语篇教学围绕语篇的中心思想进行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通过对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语篇文体的特点,掌握常见语篇文体的结构,向学生传授目的语的有关社会文化和其他各种知识,使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上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把语篇分析法应用于英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和语用能力的发展。

三、语篇分析法应用于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不应是一个单纯的认字释义的过程,而是一个重视心理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完整地理解语篇以及获取信息的过程”。把语篇分析法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就在于既要让学生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又要使他们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扩充词汇,认知各种语言现象,进而从语篇上尽量多地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

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通过对文章结构和主题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还原原作者的经历、情感和思想,从而加强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通过对文章文体的分析,可以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识别文章的体裁和作者所采用的语篇策略,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另外,语篇体裁所体现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易于理解那些晦涩、枯燥的术语、语句或段落。

3.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 (如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含义,根据标题推断文章大意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4.对教师而言,合理而灵活地运用语篇教学法,可以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英语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能动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探究学习能力。

总之,把语篇分析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四、结束语

语篇分析法应用于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篇结构分析的关系。在侧重培养学生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把分析难句、解释语法现象、总结惯用法、口语交际等常规教学法融入语篇教学中,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 Hasan. Rupaiya.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gman Group Ltd. 1976.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王佐良.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1987:141.

[5]郭晓玲.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J].成都工程信息学院学报,2001,(2).

[6]陈晓曼,邓小华. 语篇推理能力与教学策略运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3.

[7]刘晓丽,赵小强等.试论衔接、连贯及语篇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10).

[8]谭颖.图式理论与外语教学[J].交通高教研究,2003,(3).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语篇教学阅读理解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