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五度”,实现语文课堂“三级跳”
2009-07-30王江群
王江群
课堂教学效果可包括三层含义:即教学准备时的预设效果、教学进行中的生成效果、教学活动结束后的(迁移)效果。要真正做到语文课堂的高效就必须实现这三层意义上的“三级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在下面“五度”上做好文章。
一、角度——预设时切入课堂的巧妙程度
设计巧妙的课堂导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或心理定势形成反差,而后通过教学组织者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发挥,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知识的殿堂。
笔者在执教《诗经》两首时,导入部分: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经·终风》有关俗谓“打喷嚏则为有人思念”这一说法的出处:“终风有口,不日有口。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学生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原本这一说出自诗经,学生恍然大悟。此时,教师出示《诗经》简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少部分是贵族作品。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且多运用双声叠韵、重章复唱、偶句用韵等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两首有名的诗篇。
这个导入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为后面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作了铺垫,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角度独特。课堂教学的导入预设如能强化这种切入的巧妙程度,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跨出了顺利的第一步。
二、密度——课堂教学知识传授学生活动的密集程度
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预设、生成之间永远不可能画等号。一堂课预设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预设通过哪些活动才能实现的确很重要,预设得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如果设计活动过多,教师就会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的“目的”,而如果设计密度太小,并长此以往,“老牛拖慢车”,“高效”也无从落实。
笔者在教学《诗经》两首时,第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一读知大意”——通过放录音跟读,对照注释读,整体齐读等环节,让学生感知《关雎》大意;2“二读明思想”
有学生分组讨论抒情主人公感情、集体反馈、根据理解再读等环节:3“三读品情味”——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声”“情”“文”“义”等四个方面赏析本诗,理解古人为何把它(《关雎》)冠于三百篇之首。
三、深度——对教学内容独到的领悟程度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文章内容和表达“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首先要吃透文本,对文本的理解必须比学生更深、更新。正所谓“诗咏新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兼葭》的教学,我在让学生和前一篇《关雎》进行对比阅读、整体感知,初步赏析其艺术特色后,将我自己对该诗内容理解以疑问形式抛向学生:“很多人都说这首诗是爱情诗,但老师却觉得完全可理解为是一首抒写诗人理想志向的诗,郭沫若的《炉中煤》是借对‘年轻的女郎的眷恋来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本课中的‘伊人就一定是一情人(恋人)吗?我们是否也可以像理解郭老那首诗一样理解本诗呢?”抛出问题后,立即引导学生根据时代背景、《诗经》特征等因素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师的“一石”(对教材的独到理解)激起了“千重浪”(学生对文章产生各种新颖独到的理解)。
四、力度——学生情感的共鸣程度及参与热情度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听众和观众,这就是艺术。”教学艺术也应追求这种效果。新课标对我们触动最大的就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目标而且是长远目标,甚至是最新的目标。
教学活动如果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参与热情、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这本身就是高效的一种体现,即完美地实现了“教学、效果”中第二层含义。学《诗经》时,笔者导入环节的设计、研讨环节的设计、拓展理解环节的设计,甚至课堂结束的设计(播放邓丽君演唱的,由《蒹葭》改编谱曲的歌曲《在水一方》),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让学生感受了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
密度、深度,力度的恰当把握,有力地跳出了课堂高效的第二步。
五、远度——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度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渔”,而知“采”,而知“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效。
笔者就前面所举《诗经》教学案例,第一课时用“一读知大意”“二读明思想”“三读品情味”三个板块,以《关雎》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课的《蒹葭》教学则要求学生要仿照老师第一课时的做法进行比较阅读,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并通过教师的辅导实现知识、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迁移。
席勒说过:“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内容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和平衡里才可找到。”的确,强化“五度”,不仅符合思维规律,而且适应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做到这些,我们就一定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