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7-30陈友军
陈友军
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这里所说的“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路、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的能力。在中小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之养成创新的习惯,逐渐培养其创新能力,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那么,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则发端于问题情境,即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提供给学生想问、取问、愿问的课堂气氛与质疑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疑,才能使学生在明确问题上产生强烈的释疑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
第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例如,教学《春》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组画问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学生回答:喜欢)“可是课堂时间能不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呢?”(学生有点失望地回答:不能)我把握时机地说:“课堂时间不能到大自然中欣赏没关系,老师已经把春天的美景带来了,让同学们欣赏欣赏。” 这时学生都焦急地等待着“春景”的出现。我播放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美景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去观察美景,并用四句话概括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第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喜爱学习的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极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愉快的、教师是慈爱的、同学是友善的。要讲究课堂授课艺术,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显示语文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第四,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的头脑中具有创新概念,让学生知道到底什么是“创新”。针对目前众多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学生被动地“吸取、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教学模式,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因此,“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也只有这样,课堂上学生才能主动参与、纷纷介入、活跃而充满激情,才能使学生蕴含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闪现,才能使学生学会提问,敢做课堂的主人。
第五,通过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联想是从已知事物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或由某概念引起其他概念的思维方法。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彼此是相似的,它们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果把未知事物相互联系进行观察、类比,从中发现其特点,就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变未知为已知,从而有新的发现和发明。例如:在学了《行道树》一课后,我让学生依照课文的写法,写《粉笔》、《黑板》为题的作文,要求他们既真实地描述了事物的形貌,又联系相应的品格精神,表达了思想志向。通过联想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其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应始终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只要广大教师给学生“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构建一片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天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就会有助于他们训练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