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人的人文关怀与学术启航
2009-07-30谢廷秋谭琳妃
当代教育 2009年2期
谢廷秋 谭琳妃
随着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扩招,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精英群体开始变得庞大、模糊起来。在众声喧哗里,社会逐渐动摇了对拥有研究生身份的年轻学人的礼赞与膜拜,而代之以复杂而零乱的心态,当然其中也有着不少冷嘲热讽的声音。这一切,既源自整个社会、教育、文化大环境诸多因素的牵制,也来自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失语与精神萎缩。
如何在当下浮躁的学术环境下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真理?如何在学术滑坡的趋势下清醒过来用学术实力证明自己?这实在是一个关系到研究生自身形象重建的大事,也是一代青年学人学术启航的原点。也就是说,从关心身份、数量、就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换到关注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发现,实在值得我们大力呼吁与张扬。
我们希望,文科研究生仍要以“研究”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石,在现代社会里拥抱各自不可重复的人生,在人生体验的深入与博大方面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真正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文学即人学,是人的精神生活自我丰富与满足,意义不容抵毁。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几篇在校研究生的论文,目睹他们传承人文、激扬生命的风采。
不论是从古歌、刺绣角度对贵州苗族文化的切入,还是以具体作品对电影叙事策略的分析;不论是对现代作家单篇作品的细读,还是对一个当下作家的综述与梳理,这些声音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即以它们的朴实,较好地展示了青年学人扎实稳妥的学术之路。其中,有对基本史料的剔抉与梳理,也有论证展开的缜密丰富。但愿我们年轻的学友,不断有这样新的起点,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