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控制

2009-07-29余思勤

水运管理 2009年7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

高 珉 余思勤 袁 象

【摘要】从供应链宏观和中小航运企业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可以向投资机构购买欧式利差看涨期权,转移和对冲中小航运企业潜在的信用风险,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并对信用利差期权交易结构进行简单设计。

【关键词】中小航运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

1供应链金融风险概述

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新模式,供应链金融业务给中小航运企业带来很大的融资便利和优势,同时也因为供应链及物流企业的参与,转移和分散银行的部分风险,从而大大提高银行的信贷积极性。然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具体运作中,资金、货物(商品)和单证(仓单)等的流动关系涉及银行、物流企业和客户等多方利益,因而在给各方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信用、市场、运营操作和法律等各种潜在风险[1],而其中信用风险尤为重要。下文以供应链金融信用为重点,分析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是指处于供应链背景下中小航运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给中小航运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如信息传递、财务状况和市场波动等风险。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中小航运企业的信用状况,给企业带来融资优势;但另一方面,其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影响因素更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依赖,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正常运行。中小航运企业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面对危机的自我反应和调节能力较低,因而受供应链的影响就更明显和难以克服。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加强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2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成因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成因很多且很复杂,与其相关的因素、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并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

2.1供应链宏观层面

供应链给中小航运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有独家供应商的风险和物流配送、信息传递、财务状况、市场波动及合作伙伴等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对中小航运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状况直接产生影响,进而给中小航运企业带来信用风险。

(1)独家供应商和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一般是独家供应商供货,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风险。一旦供应商供货出现差错(缺货、时间延迟和质量不达标等)必将影响整条供应链,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同样,生产过剩和运输过程的不稳定在整条供应链中将会造成物流配送延迟,并由此导致供应链物流中断,影响供应链下游企业的运营。[2]

(2)信息传递。随着中小航运企业的发展,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信息传递延迟以及信息传递不准确现象都会增加,并使整条供应链陷入困境。例如,牛鞭效应就是因信息传递不准确导致链上各类库存严重积压,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成本增大,运营风险随之增大。[3]

(3)财务状况不稳定。大多数中小航运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可能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大量资金,如果其财务状况不够稳定,将随时给整条供应链以致命打击,随之给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带来风险。

(4)市场波动。影响销售的市场因素很多,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销售量下滑,市场出现逆转。中小航运企业的集中化经营风险可能使整条供应链濒临崩溃。

(5)合作伙伴。供应链各企业之间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以及各个合作环节应该获得的利益,其间的平衡决定着供应链稳定与否。

2.2中小航运企业微观层面

(1)融资信用能力。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信用意识淡薄,不能严格信守合同约定。一部分中小航运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航运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还有一部分中小航运企业由于没有还款能力,信用风险偏高,银行不愿意放贷。

(2)偿还能力。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或者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中小航运企业偿还能力发生变化,无法在规定的信用期内还款,从而使得信用风险增大,是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3)财务信用。财务信用缺失是中小航运企业信用缺失的突出问题。为了逃税避税,不少中小航运企业都曾提供过虚假的财务报告,制造虚假的财务数据,甚至有些企业通过设立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的账户,以达到其套利的目的。虚假财务信息欺骗了投资者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大量资金误投和流失,从而加大中小航运企业的信用风险。[4]

3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控制流程

3.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进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第1步。风险识别是指通过统一的标准分析确定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行为,目的是预见风险,在业务流程中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和产生风险的节点,防患于未然。[5]

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不仅包括对中小航运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信用记录以及行业状况等影响因素的考察,还包括对企业所处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供应链竞争力及信息化共享程度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和客观地反映供应链各中小航运企业的风险影响因素。

3.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是指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来测算及比较所有的授信风险,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量化,得到由于某些风险因素导致在给定收益情况下损失数额或在给定损失情况下收益数额的行为。[5]

风险管理是通过数量化风险度量逐步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风险的数量化度量,就不可能控制风险或设置限额。近年来,这种数量化度量已得到极大改进。CreditMetrics是由MORGAN与其合作者在已有风险度量制方法基础上创立的一种专门用于对非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贷款和私募债券的价值和风险进行度量的模型。因此,CreditMetrics可用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度量,通过掌握借款企业的相关信息资料(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资料、在下一年度该信用级别水平转换为其他信用级别的概率和违约贷款的收复率等),便可计算出任何一项非交易性贷款、债券的P值和值,从而最终可利用受险价值方法对单笔贷款或贷款组合的受险价值进行度量。

3.3风险控制

根据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分析,中小航运企业仍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存在潜在损失的风险。结合信用利差期权的相关理论,商业银行可以向投资机构购买欧式利差看涨期权,来转移和对冲中小航运企业潜在的信用风险。银行可以信贷期限作为期权的有效期,在信贷发生日,对中小航运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得出企业的信用等级,以确定其相对于无风险债券(同期限的国库券)的利差,作为参照利差。在信贷到期日,若债务企业履约,按时还款,则期权作废,债权企业损失的仅仅是期权费;若中小航运企业违约,则再次对其进行信用评级,重新确定其信用利差。此时,投资机构以两次信用利差差额作为支付依据,对银行等信贷机构进行赔偿支付,从而弥补或减少债权企业因中小航运企业违约带来的经济损失。

4中小航运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控制实例——信用利差期权转移的技术

运用信用利差期权转移中小航运企业信用风险的方法关键是确定参照利差和信用事件发生后的利差。只有确定了这两个利差,才能对银行进行赔偿支付,达到用信用利差期权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确定利差,可采用信用评级方法,首先确定中小航运企业的信用等级,然后再参考“美国公司信用评级等级与信用利差的关系”(见表1),确定企业相对于无风险债券(国库券)的利差,将其作为参考利差。当信用事件发生时,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期末利差,两次利差的差额即为赔偿支付依据。

下面对信用利差期权交易结构进行设计。

(1)交易主体。信用利差期权买方:银行等信贷机构;信用利差期权卖方:投资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信用资产:中小航运企业的信贷。

(2)交易价格。信用保护买方预先支付给信用保护卖方的费用,即信用利差期权的价格,可通过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计算。[6]

(3)或有偿付。到期日,若预先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信用利差期权的卖方对银行进行赔偿支付,支付额为V=T×(ST-SO)×B[7],其中:T为信贷期限,B为信贷面值,SO为期初企业的信用利差,ST为期末企业的信用利差。若信用事件未发生,银行正常收回提供的信贷,其仅仅损失期权费。

信用利差期权是一种复杂、新型的规避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仅为由信用事件引起的损失提供保护。在信用利差期权交易中,银行等信贷机构向投资机构预先支付一笔费用(信用利差期权价格),投资机构在接受费用的同时,承诺在有效期内当中小航运企业发生违约时,向银行赔付违约损失,信用利差期权在应收账款到期时终止,其基本交易结构如图1所示。

5结论

作为中小航运企业融资新模式,供应链融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本文从供应链宏观和中小航运企业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可以向投资机构购买欧式利差看涨期权,来转移和对冲中小航运企业潜在的信用风险,并对信用利差期权交易结构进行简单设计。只要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商业银行利用供应链为中小航运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士宁.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7):68-69.

[2]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3-35.

[3] 赵振智,于芳.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6(1):13-18.

[4] 黄虹,李贞玉,洪兰,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33-35.

[5] 安贺新.信用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68.

[6](美)伊斯雷尔·尼尔肯.实用信用衍生品[M].张云峰,宋瑞,范德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0-80.

[7](美)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M].刘宇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9.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供应链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分析
我国供应链融资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供应链融资模式问题浅析
杭州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