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质浅谈
2009-07-28李夏
李 夏
[摘要]办好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具备良好的师德、高超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格魅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比如,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在教师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 教师 职业素质
全球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他们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观点和社会道德传授给年轻一代,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重任。作为教师,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我们不仅要教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做人,要教学生如何在今后的人生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些都要求教师本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一、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1.师德。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就实现了它根本的功能。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的作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他们的全部。
2.业务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是指在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所限定的学制系统内,取得不同级别科类教师资格的教师在履行相应职务时所应具备的学科门类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肩负人才培养使命的教师,应该具有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底蕴,讲起课来就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3.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组成的重要部分,是人全面发展的心理基础。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主要是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影响。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又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它所包括的内容有:(1)认知因素: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观察力等;(2)一般情绪因素:情绪、心境、热情等;(3)意志及其品质:意志的果断性、顽强性、抑制性;(4)性格因素:谦逊、勤奋、内向、外向等;(5)气质因素:个性情绪和活动反应的强度等。
4.审美素质。审美素质就是一个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审美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努力提高审美品位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修养的迫切要求。教师审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地是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美带给学生,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知识、美的语言、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励他们的求知欲,丰富和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5.人格魅力。教师人格,是教师道德品质、学识才能、为人处世、心理品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格特征,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现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高尚人格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高尚人格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高尚人格有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总之,教师要以其渊博的学识、开拓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他们不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21世纪对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集中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这既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也是向教师素质提出的严峻挑战。任何国家要想实现经济腾飞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出路是发展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教师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师全脱产或半脱产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对中、青年教师,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教学、科研、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拓教师的视野,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源。
2.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学校应为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教师中引进竞争机制,并开展读书活动,组织研讨会,丰富他们各方面的知识,使教师不仅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善于把这些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促使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开阔知识视野。
3.在教师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去带动学生,从而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不良风气的干扰,比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为了及时地克服各种不良习性的侵蚀,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愿意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4.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随着电子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近年来一些学校使用的电化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革新。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和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具备良好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这就需要教师本人以及国家、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素质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应该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教师要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孜孜不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2]董修建,董彦莉.略谈教师素质与师资队伍建设.中国科学教育,2005,1.
[3]张林红.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西藏教育.